甘肃省靖远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35279610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靖远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甘肃省靖远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靖远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靖远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靖远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文科)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表明当时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A商品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自然经济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2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 B重农抑商政策抑制农业的发展C闭关锁国政策长期推行 D传统科技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3“锦上添花”、“丝丝入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

2、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丝绸产品远销欧洲B唐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D清朝官营手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4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期没有根本性突破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中国古代经济曾颇具竞争优势A B C D5“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儿歌中的“集”在宋代应属于A城市 B都市 C草市

3、 D夜市6张三正在撰写一部历史小说,背景是明末的江南,故事中的主角正在为他的儿子准备学费,张三不知道在这时候,主角应该使用何种货币。请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为张三判断最有可能的货币是A纸币 B黄金 C银两 D贝壳7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D土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8晚明时期,徐光启曾说:“私通者,商也。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据此可知“海禁”政策A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严重贫富分化 B严重阻碍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C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社

4、会安定 D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9到了18世纪,玉米和马铃薯在亚欧人饮食中的比重大大提高,支撑着众多的人口。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对这一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欧洲的本土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B工业化带来的粮食增长使世界人口激增C物种交流有利于改善世界各地的饮食结构 D粮食作物是早期亚欧贸易的主要交易品种10现代西方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对黄金的在热追逐 向海外传播天主教 开发土地资源 弘扬骑士精神因功封爵ABCD11据统计,1660年至

5、1688年,英国商船吨位由90000吨逐渐增加到178000吨;17世纪时期,从英属殖民地进口然后再转口的贸易额增速由5%迅速增加到25%。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海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B商品进口来源渠道增多C工业化水平有极大提高D推动殖民地经济多元发展12据统计,18511871年英国女性在商业、医药和教育领域的就业人数从95,000人增加到138,400人,增长率达45.68%。18511911年女性职员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材料表明A英国实现了男女政治权利平等 B妇女在就业竞争中占优势C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角色转变 D妇女参政意识增强13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

6、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年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A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C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141900年后,美国许多大公司纷纷成立工业研究实验室,其中通用公司、杜邦公司的实验室成为现代工业研究实验室的典范。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A当时美国科研开发力量最为雄厚B国力强弱取决于现代科技的发展C公司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D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紧密联系15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

7、经济与社会变迁的影响的是艾克斯穿着人造纤维的衣服去拜访亲戚 爱丽丝与鲍勃采用打电话的方式聊天迈克尔在远洋轮船上预订了上海的旅馆 摩尔根家族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ABCD16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17一个大国的真正崛起,最终要看其有没有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有没有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洋务运动在这方面的实践尝试主要体现在A求富举措 B求强举措 C育人举措 D外交举措18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

8、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19史料记载,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至10%,1933年提高至20%,到1934年更是达到25%。关税收入从1928年的1.34亿元增至19

9、31年的3.88亿元。关税收入的增加A促使近代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B使列强商品输出遭到毁灭性打击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使中国近代经济结构趋于平衡20“一五”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原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B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C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D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2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肯定国

10、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2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意味着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继续深化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将废除C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已经改变 D土地流转是发展农业的根本途径23有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的经济调整为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这里的“借鉴”主要指的是A通过物质利益激发生产积极性 B坚持发挥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C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D重视吸取西方发达国家

11、的经验24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B宣布珠三角为经济开放区C开放海南经济特区 D开发上海浦东252018年4月13日,我国宣布“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下列关于海南岛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B海南岛是中国首批设立的自由贸易区C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海南岛建立D海南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

12、外开放的标志靖远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文科)答题卡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材料分析题(26题15分,27题15分,28题20分)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 材料三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清世宗实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

13、识,简述我国古代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特点。(5分)座号:(2)材料二的图一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图一二与图三反映的经济活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有何消极影响?(6分)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中国新闻网:习近平呼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材料三: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此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英国修建了近万千米的铁路,把各个主要城市连接起来。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1)“古老的丝绸之路”是何时开辟的?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5分)(2)“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是指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3)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的动力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路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28(20分)中国梦,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