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35279330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凉山州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川省凉山州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凉山州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凉山州2020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凉山州2020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文科综合共300分,包括地理、思想政治、历史,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24.韩非子显学说:“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

2、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儒分为八。”这反映出战国时期A.“百家争鸣”已成时代潮流B.儒家思想学术分化趋向明显C.儒学的社会适应性日益增强D.儒学思想主张得到普遍认同25.唐代谏官可以向皇帝提意见,也可指陈宰相得失。“谏官谏朝政得失,史官书人君善恶,则领史职者,不宜兼谏议”。同时规定宰相的儿子不得做谏官。这主要说明唐朝A.中央官制不断的发展完善B.宰相地位受到威胁B.重史风气影响皇帝决策D.谏议制度职权分明26.宋代的一些地方官在审判中重视调解,并提出情、理、法相结合的理论,不再把民事诉讼视为“民间细故”,而是认为“此其有关于朝廷上下之纪纲”。这一做

3、法A.促进了儒学的新发展B.推动了地方司法独立C.有利于加强地方治理D.旨在强化君主的权威 27.下表为明清时期部分地方志的记载,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明清时期A.雇工法律地位得到提升B.劳动力交易种类细化C.亲邻之间盛行劳动互换D.自耕农经济全面衰退28.1843年中英订立的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以耆英为代表的士大夫们认为这有“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的好处。这体现出A.清政府昏庸不谙近代法权B.清政府平等的外交思想C.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D.领事裁判权能化解中英纷争29

4、.1940年6月开始,受德国在欧洲战场胜利的影响,日本相继攻占宜昌、轰炸重庆、切断中国西南国际交通要道,企图逼迫中国投降。在这一背景下A.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坚定国人抗战的信心B.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武汉会战以保护西南后方C.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以获取更多国际援助D.中国共产党组织大规模破袭战打击日本嚣张气焰30.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的冬学教育大多沿袭了根据地和解放区时期的传统,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诉苦、对比和算账等。同时,适时开展时事教育,培养农民整体观念,实行城乡互助。冬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A.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B. 促进民众的自我觉醒C.建构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D. 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31

5、.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在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而万民法则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万民法深受希腊自然法精神的影响B.罗马法重视保护私有财产C.罗马贵族势力的不断增强D.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32.美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都是排他性的,互相不得干预,但联邦宪法下的分权与邦联条例下的分权有一个重要区别,那就是联邦宪法把主权赋予联邦政府,使其对内对外都代表国家,而州只是联邦的一个自治成员”。这表明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A.联邦政府与州的共有权原则B.以联邦政府为主导的分权原则C.充分维护了民主共和制原则D.客观上否定了英国的殖民统治3

6、3.以下是英国专利授予量示意图。这反映出英国A.专利授予制度的实行开始于工业革命爆发后B.整体科技实力遥遥领先于他国C.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D.专利的授予量始终处于持续增长中34.19世纪晚期,随着大型高炉的问世,一些炼钢工厂开始经营它们自己的矿山,或者买下矿山的全部产权,要不然就将煤矿和铁矿置于附属地位;部分钢铁厂在生产钢的同时还生产钢铁制品,如轮船、铁路设备、军舰和军火等。这样,从采矿到结束生产,全部过程就集中在一个“纵向的”整体里了。这一现象说明A.生产集中导致产业结构变化B.土地兼并是资本的内在要求C.技术革新推动生产关系调整D.资源垄断是生产集中的前提35.下表是1938年

7、苏联和英国主要经济指标的比较。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应该是A.苏联二五计划实现了国家工业化B.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有制度优势C.英国的主要经济总量远远超过苏联D.苏联的生产力水平并未超越西方强国第II卷 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至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必须作答。第43题至第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徽州人口快速增长,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51.51口,远高于全国平均数。徽州基本无大的耕作平原,山多地少是徽州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徽州不仅可耕田地少,而且田硗地瘠,不利农耕,而向山要田更加剧生存危

8、机。从明代至清代中前期,徽州人均田地和全国总数相比,差距不断拉大,故此,徽州人不断向周边地区移民;这时新儒贾观及商业观也扩散开来。徽州的九都616户居民,为士者14户、务农者180户、事工者48户,经商者216户,从事其他职业者24户,职业不明者134户,徽州其他地方基本也是这种状况。摘编自徐国利明清徽州人地矛盾问题再研究材料二 英国原本森林资源丰富,但由于工业的发展、大农场及家庭等对森林资源的大量消耗,到18世纪英国的森林资源严重短缺,出现了能源危机。但英国在18世纪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发明了能够高效利用本土丰富的煤炭资源的技术改良蒸汽机,从而突破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了经济的起飞。相当

9、长时期内,人们过度相信“市场配置”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奉行自由放任政策,结果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后果,最终又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需要公共权力的介入,这也是19世纪下半叶英国环境问题加重并开启社会改革议程的历史背景,从而推动走上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之路。摘编自滕海键论经济史研究的生态取向(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清时期徽州发展问题凸显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徽州与18世纪英国发展问题带来的不同影响。(15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生态治理的经验。(4分)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危机”,是由“

10、危险”和“机遇”构成。面对危机如果每个国家仅捍卫自己的利益,将会导致波及全世界的严重衰退。未来取决于我们做出的选择,各国既可以选择争夺稀缺资源,奉行自私和孤立主义的政策,也可以选择全球团结,互帮互助,这个选择将决定危机的走向以及国际体系的未来。危机也能够帮助人类意识到新机遇,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彼得弗兰科潘指出,黑死病疫情后,大难不死的欧洲人的消费习惯发生重大改变,人们对奢侈品的消费量猛增,享受来之不易的好生活、改善生活质量成为普遍欲望,而一战和西班牙流感的灾难后也产生了“喧嚣的二十年代”,工业化浪潮裹挟下,民众旺盛的消费需求和欲望被激发出来。材料蕴含了历史上人类面临危机的诸多

11、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中外史实各举一例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用材料之外的史实论证,言之成理。)请考生在第45、46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把答题卡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5.(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汉初改革法律编纂的新法典是著名功臣、丞相萧何所作。他在秦代的六章法典之上增加了三章,这九章法典都是关于刑法的,汉代的全部法规有960卷,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隋和唐代的刑法则为500条。一个地区的行政长官同时也是他所辖地区的唯一法官。对罪大恶极的案件,如“大逆不道”或“不敬”,犯了这种罪的人一定被判死刑。对一定年龄

12、之外的老人和少年有特殊的规定,他们在监狱里受到温和待遇,不戴枷锁,处罚可以减轻;对妇女也有特殊的规定,她们被罚作的劳役不同于处罚男人的劳役。肢体(肉刑)的刑罚如刺面(墨)、割鼻(劓)、断一足或双足(非)等逐渐废止而代之以杖打多少不等的笞刑,甚至连笞刑也逐渐减轻。但地位高的人可以用实物来赎罪,如用马或几千竿竹子。摘编自费正清中国秦汉史(1)根据材料,概括汉初法律的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初法律改革的背景。(6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蔡元培在五四运动中支持北大学生到天安门示威游行,亲自出面至警厅作保,要求释放被捕学生;但他又恐事情闹大,学生运动失控,出现与

13、公开对抗的势态。作为一个教育家他坚持“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学生以学业为主,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蔡元培高度评价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先锋作用和引发的学生新觉悟、新气象,特别肯定学生的政治的、社会的觉悟,“因为学生有了这种运动,各界人士也都渐渐注意国家的重要问题”。强调五四运动对学生追求学业、完善人格的促进作用:一是自己觉得学问不足,所以自动的用功;二是学生们“知道政治问题的后面,还有较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他们努力实行社会服务,如平民学校、平民讲演,都一天比一天发达。这些事业,实在是救济中国的一种要着”。摘编自欧阳哲生蔡元培在五四运动中的真实角色(1)

14、根据材料,概括蔡元培对五四运动的态度。(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蔡元培持这些态度的原因。(6分)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4-28 BDCBA29-33 DCDBC 34-35 CD41.(25分)(1)人口快速增长使人均耕地减少;山多地少的地理条件;向山要田破坏环境;长期的农业开发和发展。(每点2分,任意三点6分)(2)徽州:推动了人口流动;冲击了传统儒商观念;客观上促进了商业发展并形成商帮(徽商);人地矛盾加剧。(8分)英国:推动了新技术的发明;探索了自由主义的新发展模式;促进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新的环境问题。(每点2分,四点7分)(3)

15、经验:推动科技进步治理;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言之有理也可给分,每点2分,任意两点4分)。42.(12分)示例启示:危机为国家提供振兴发展机会(3分)说明:历史上许多危机使既有经济政治秩序重新洗牌,也为一些国家提供了民族振兴的机会。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美、英、法等工业化强国遭受重创,而原来“只能生产锄头”的苏联,在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中跃居新兴工业大国。(4分)近代列强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民族危机,特别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亡种的危机,在危机面前中国民族意识全面觉醒,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前程。(4分)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危机带的来机会,促进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提升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1分)(孤立主义使危机愈发严重;面临危机时的全球团结推动世界发展;经济危机促进新发展模式的探索等,只要围绕材料,符合“启示”的题意表述皆可)45.(15分)(1)汉承秦制;条文繁多;注重公法;行政司法合一;礼法结合维护统治;减轻刑法。(每点2分,任意五点9分)(2)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汉初休养生息的需要;前代法律奠定的基础;儒家伦理的影参政行章用较响。(每点2分,任意三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