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春》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5224019 上传时间:2020-06-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春》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春》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春》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春》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春》教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 一、安排两课时二、第一教时1、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导入课文。2、 听录音,反复朗读课文,弄清全文的段落结构,熟悉文中描绘春天各种景象的五幅画面。3、以春草图为重点,经过老师对春草图的示范讲解和分析,学习春花、春风图时,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分析,这就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拓展思维训练,注意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5、 个性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三、第二教时1、 要求学生认真读书,在上一课分析的基础上,书面分析春雨图,引导学生细细体味作者描写各种雨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略讲迎春图2、

2、 结尾一段的三个比喻是深化题旨,寓意深刻的一部分。是本文的难点,引导学生细细品味。3、 学会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4、 体会本文的构思精巧,结构严谨的特色。5、 拓展延伸,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写一篇短文 校园秋色,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6、 本文以多读少讲。特别是描绘的那几幅图画,除开头春草图示范分析之外,其他以读代讲,以写代讲,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从反复的读写活动中细细品味文中节奏明快,朴实清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春第一教时设计学习目标:1、理解本课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来写景抒情的写法。2、弄清全文的段落结构,熟悉文中描绘春天各种景的五幅画面。3,、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春

3、草图”、“春花图”、“春风图”。4、培养学生想象、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指导学生深情阅读课文,欣赏作家笔下的美好春景,体会作者热爱生活,憧憬未来,追求奋发有为生活理想的炽热感情,教育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理想。学习重点难点: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揣摩、品味本文的优美语言。学习用具:多媒体、三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学习步骤:一、点一学生简介作者。二、由春天的美景导入课文(多媒体展示)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想到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明媚春光,就会感动有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

4、很多诗人曾用彩笔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我们已经学过杜甫的一首绝句,请大家齐背。它是怎样描绘春天的?明确:他是从鸟(黄鹂、白鹭)这个角度来描绘春天的。王安石有首诗泊船瓜洲也是描绘春天的,请大家齐背。诗歌中的哪一句是写春的?明确:“春风又绿江南岸”。这是从春风的角度来写春的。春风一吹,江南岸边就绿了。但是绝句只有四句,往往只能选取一两个景来描写 。朱自清这篇散文,那春的内容可多了!请同学们议一议、说一说。三、 整体感知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听录音。听前提出思考题:这篇文章应分几个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明确:第一段“盼望着-脚步近了”。写久盼春天的来临。第二段,从“一切-有的是希望”。写春到人间的各种景象

5、。第三段,从“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我们上前去”。热情的赞颂春天。四研读赏析(一)齐读第一段课文。问: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明确:是以十分向往的心情,盼望春天赶快到来。那么那一个字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来到,正渐渐到来呢 ?“近”字。用得多准确啊!这个大句子用了几个助词?明确:两个“着”两个“了” 。一开始就给我们非常亲切、柔和、春天渐渐到来的感觉 。“近”是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的 。从文章结构上来看,此句有总领全篇,开启下文的作用,下面五幅春景图描绘是这句话的具体表现,这样的开头值得学习。接下来,作者就用比较多的笔墨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一开始,作者就写了比较形象的一笔,描绘出春天总的

6、景色:“大地回春”。一切都睁开了眼,那么,这个时候春天到了没有呢?春天到来了,“欣欣然”是什么意思?高兴的样子,这里传神的表达出万物苏醒的欣喜之情。这是总括的写,接着分别描述了什么?明确:“山、水、太阳”写他们用了哪些词语?明确:“山”用“朗润” “水”用“涨”“太阳”用“红”来描绘。这自然段先总写后分写,勾画了春景的轮廓,为具体描绘五幅图,创造了广阔的背景。(二)指定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多媒体展示春草图)提问: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小草的?明确:(1)旺盛的生命力(钻); (2 )质地(嫩嫩的);(3)颜色(绿绿的);(4)范围(满是的);(5)姿态(软绵绵的)等方面来描写小草的,写得很细很传

7、神。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每天走进校园就看见树,知不知树是什么时候绿的?都好像没有感觉到,他怎么绿了,大起来了?因此,这儿用了一个什么词呢?“偷偷的(悄悄的,不知不觉的),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草钻出来了。人们非常高兴,当然孩子更高兴。有趣的是:“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还做什么呢?对“捉几回迷藏”。然后写:“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所以说这里写的很细。写出了儿童天真活泼,欢声笑语给草增添了生活气息,使大自然充满了的生气。(三) 默读课文第4节,多媒体展示春花图 ,学生讨论,书面分析春花图。多媒体展示:作者抓住那些景物有顺序的描绘着春花画图的、绘景时哪些词用的精确,哪些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8、?作者是怎样通过对春的描绘表现出早春季节特征的?请男女同学各一名上讲台对春花图进行分析,其他同学做扼要记录,自由发言 ,指出他们在哪些方面理解的正确。分析的中肯,哪些地方不够。作者自己补充修正。(四)多媒体展示春风图,学生看后,个人阅读第5节,再指名有表情的朗读,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教师提示议题:这节课文写春风。风是无形的。肉眼看不到,手碰不着,但平日我们却能够感觉到风的强弱大小,这就要借助其它的事物。请大家议论,作者是借助哪些事物来表现风的。学生阅读,议论后明确;“作者首先用了一个比喻,”直接写春风的柔和,接着第二句写各种气味:“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他们都是通过春风

9、徐徐送入人们鼻里,使人直接感觉到春风的和煦。三、四两句写声音:鸟鸣、流水、短笛声随风应和,在耳边鸣响。提问:作者借助的这些事物中哪一种写的最详细?明确:小鸟的鸣声写得最详细。追问:用哪些词语写的略呢?明确:用“呼朋引伴的卖弄”形象地写出鸟儿们活泼、愉快的情态,用“清脆”、“婉转”描写鸟鸣声的动听、悦耳。作者就这样借助各种气味、各种音响来表现春天柔和的特点和它给人以愉快的感觉。五、拓展思维训练:分小组说说自己的家乡,可以说家乡的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也可以说家乡的变化。六、个性创新思维训练1、 有重音、有感情的朗诵全文。2、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一段景,抒发感情。附 春花图分析(学生作业一)

10、著名作家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佳作。其中描写的春花更给人以清新、美丽、充满生气的感觉。“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儿赶趟儿。”这是作者描写春花中的一句,它仿佛使读者的眼前浮现出春花“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情景。然后,作者又把各种花儿的颜色写的鲜艳夺目,呈现在读者眼前。在那些花儿中,“红的像火,粉的向霞,白得像雪”,还不时地散发阵阵扑鼻的香味。“闭了眼”,满树的花儿不见了,变成了蜜桃、银杏、黄梨。似乎人们正在品尝着这些甜类的果实。是啊,有了瑰丽的春花,才有丰硕的秋实,这联想是多么的自然啊!这里,作者指出了一个真理:春天花团锦簇意味着秋天果实累累。紧接着作者又描写了那些忙忙碌碌工作的蜜蜂,色彩斑斓,上下翻飞的戏碟。刹那间,静景在作者灵巧的笔下动起来。蜂忙蝶舞 ,这不是也在突出春花那绚丽的丰姿吗?树上白花压枝低,地上野花铺满地。许许多多的无名野花,竞相开放,点缀着碧绿的草地,像清澈明亮的眼睛,像夏夜闪烁的群星。这些令人陶醉的景色,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地写,而是用“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些拟人的手法表现出来, 朴素而又真实的写出了充满生气的春天是多么可爱啊!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