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信贷政策-中信银行.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217146 上传时间:2020-06-13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信贷政策-中信银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014年信贷政策-中信银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2014年信贷政策-中信银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2014年信贷政策-中信银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2014年信贷政策-中信银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信贷政策-中信银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信贷政策-中信银行.doc(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014年授信政策目录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趋势与授信环境3一、总体经济稳中有进3二、拓展授信要抓机会3三、风险压力不容忽视6第二部分 授信政策总体要求8一、坚持风险文化理念8二、紧紧围绕战略目标9三、区域投向政策10四、行业投向政策11五、客户投向政策13六、产品投向政策15第三部分 公司金融板块授信政策16一、支持领域,落实战略发展16(一)全面加速进军现代服务业16(二)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24(三)稳健支持城镇化建设26(四)积极支持大型战略客户28(五)突出中型客户的核心地位28(六)积极开展保理业务29二、巩固领域,保持传统优势31(一)重点制造业31(二)能源行业34(三)交通

2、行业35(四)供应链金融业务37(五)投资银行业务41(六)国际业务44(七)政府融资平台46(八)房地产行业48三、压缩领域,控制不良风险51(一)钢铁及钢贸51(二)造船行业54(三)航运行业55(四)光伏行业55(五)焦化行业56第四部分 零售金融板块授信政策57一、消费金融57二、小微企业和个人经营贷款61三、信用卡65第五部分 金融市场板块授信政策67一、金融同业67二、金融市场71第六部分 专项板块授信政策74一、理财业务74二、网络银行77三、资产托管及养老金业务80第七部分 组织与实施80一、信贷增量投向目标81二、信贷存量限额要求81三、主动退出政策83四、差异化政策和差异化

3、授权85五、名单制管理86六、天信系统控制86七、执行与监督87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趋势与授信环境一、总体经济稳中有进(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全球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2014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也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4 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上升到3.6%, 高于2013年水平。(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增长速度趋势性下滑将导致中国经济迎来中速增长阶段,中国经济将由过去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阶段转而进入年均6-8

4、%的中速增长阶段,2014年GDP增速预计在7.5%左右,为授信业务发展提供机会。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仍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食品药品质量堪忧等突出问题仍没有缓解,对资产质量带来挑战。二、拓展授信要抓机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相关政策部署和规划项目将于2014年开始陆续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改革红利不断释放,这些新的变化为全行授信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预计未来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5、,并逐步成为推动制造业等其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而带动整个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逐步占领主导地位。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47%,总产值将超27万亿元。大力拓展现代服务业可为商业银行带来大量的基础客户群和新的授信业务机会。(二)城镇化建设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支撑起广阔空间。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一届政府破解城市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质量,助推国家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必将成为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将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相关行业及其

6、上游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增长,并将助力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较快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其对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及相关配套设施的需求将驱动相应行业的发展。这些在二三线城市表现得将更为明显,为各地分行带来了授信业务机会。(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务院明确提出,未来几年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8%,到2020年达15%,整体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政府规划的

7、新兴产业呈现出超常规增长的态势,为商业银行提供信贷资源配置、变革服务模式以及业务创新提供了机会。(四)社会收入结构向个人转移,个人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十八大提出中国的人均GDP到2020年将比2010年的4361美元翻一倍,意味着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加速升级,旅游消费、教育消费等将迅速发展。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后,居民消费将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其次,中国城镇化率提高将带动全国消费每年增长1000多亿元。截至2013年10月,中国居民消费信贷余额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中的占比才达到17.8%,但2013年前10个月已较2012年全年增长20.7%。未来几年,消费贷款市场

8、将保持45%的年均增速,为我行大零售战略实施带来发展机遇。(五)改革释放非公经济活力,经营主体和投资主体变化将给银行带来并购业务机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并进一步明确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可见,通过市场调配资源、开放更多领域让民营企业进入,带来经营主体和投资主体所有制的变化,势必会为银行带来并购业务机会,同时也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空间。三、风险压力不容忽视(一)经济减速企业困难,不良资产形势严峻。我国经济从10%左右的高速向8%左右的中速转换后,出现了很多矛盾和问题

9、,包括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货币政策扩张后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和其他虚拟部门,政府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使政府债务风险增加,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收入减缓等。这些问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加大了经济转型时期的困难。目前,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率继续“双升”。截至2013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921亿元,比年初增加99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比年初上升0.05个百分点。相比真实暴露的不良贷款,隐匿的风险对银行危害更大。基于不良贷款暴露的滞后性,预计银行业不良贷款将继续温和反弹,不良率短期也难以见顶,银行信用风险管控形势严峻。(二)地方政府平台债务风险积聚。政府平台贷款在

10、近几年陆续进入偿债高峰期,一方面政府通过举新债还旧债;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信托、BT和违规集资等方式变相融资问题突出,隐蔽性强、筹资成本高,蕴含新的风险隐患。同时,三中全会后土地财税体制的改革也将大幅度减少地方政府的收入,部分不具备自偿性的建设项目还款来源难以保证,偿债风险增大。(三)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系统性风险。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继续累积;三、四线城市由于土地供应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但产业升级步伐缓慢,难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房地产需求不足,出现严重过剩局面,“鬼城”现象增加,部分城市房价出现连续下跌。一旦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普遍出现衰退,将可能引发房地产系统

11、性风险,并引起融资平台偿还困难等连锁反应。(四)理财规模迅速增长,潜在风险加剧。银行理财总量近年来增长迅速,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一是大量房地产、政府平台贷款绕道以银行理财方式发放;二是表外发放,风险较为隐蔽,不易被监控;三是授后管理缺位,已出现到期不能兑付的群体事件;四是期限错配,流动性风险较大。 (五)利率市场化增大授信风险。2013年以来,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提速。随着利率竞争加剧,银行将面临利差收窄局面。银行将被迫通过扩大信贷规模以增加利息收入,不良贷款可能随之而增加,对利润构成压力。此外,银行被动进入收益高但风险相对也较高的小企业等授信业务领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是考验。国际经验

12、表明,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部分银行在业务转型中,往往因不能正确选择战略定位或有效管控转型中的风险而陷入困境。(六)QE3退出将加速资产价格泡沫破裂。美国经济的持续好转,促使美联储在2013年度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上启动QE退出程序。此情况将对我国带来以下影响:一是全球流动性由“过剩”转为“短缺”;二是资本流向逆转,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从资本流入地变为流出地;三是房地产、大宗商品等资产价格泡沫资产将面临破灭危险。第二部分 授信政策总体要求一、坚持风险文化理念坚持稳健积极的风险理念,回归“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三性经营原则。“三性”原则要求我们要执行三个策略:一是逆经济周期安排业务。经济周

13、期会带来机遇,但银行的业务结构与经济周期不能贴得太近。要避开经济周期波动的破坏力,在经济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能够守住底线和原则,确保银行的安全。要改变公司业务独大的格局,把零售业务、中间业务等远周期业务做大做强,平衡业务结构。二是轻资本占用安排结构。要把业务发展重点调整到资本消耗低的业务上来,把资源配置到经济资本占用少、风险敞口小的业务上来,优化银行的盈利结构。三是低信贷杠杆控制规模。要保持合理的信贷杠杆率和存贷比率,不能因追求业务规模而过度扩张资产杠杆,任何利益刺激下都要坚守这条底线。风险管理要回归本源,一是授信客户的选择、产品方案的设计都要围绕企业第一还款来源,不能舍本求末;二是收益要覆盖风

14、险,根据授信风险合理定价,主动经营风险;三是坚持合规经营,各项业务的开展必须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行业政策、准入政策、监管政策等要求。二、紧紧围绕战略目标坚持“建设有独特市场价值的一流商业银行”的发展愿景,坚持积极进取的发展战略目标,要求我们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集中资源做好传统银行业务,稳步推进非银行金融业务,通过差异化市场定位和特色产品服务,支持实体经济。二是树立大银行战略并保持中小银行灵活机制,公司零售业务并重,通过“公司客户重心上移新机构网点网络银行”三个台阶的自身发展以及并购整合等业务,力争进入银行第一梯队。三是要积极抓住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抓住消费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全面进

15、军服务业;抓住城镇化发展的机遇;抓住包括网络经济、电商等在内的新兴经济领域;抓住社会收入结构向个人转移的趋势,推进大零售战略。四是在科学的风险偏好下,整合内部资源,优化组织架构,夯实发展基础,做一家稳健、保守、能够守住风险边界的好银行,打造百年老店。三、区域投向政策坚持差异化区域定位。东部地区仍将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但区域经济重心将逐步下移,GDP和财富向三线城市分散,中西部经济增速和总量占比将逐渐增加,富裕人群也呈现由沿海地带扩张至内陆地区的趋势,诸多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正在形成,未来城市群经济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将日益增强。一是重点地区,重点投入。要根据区域特点,通过资源倾斜获得效益最大化。在沿海发达地区谋求全面发展,打造成为我行的“核心利润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中西部地区抓住产业崛起机遇,针对性投入,发展成新的“利润增长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注重资源投入效果,为中信银行长远发展构建坚实的“战略储备库”。要抓住上海自贸区投融资改革以及金融体制改革带来的市场机会,积极关注并参与自贸区的项目融资需求,并及时总结经验。二是重点业务,重点扶持。必须依据各区域经济与产业差异性突出优势业务,全面推进面向服务业的金融产品创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要突出发展总部经济、零售银行、中小企业和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