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215239 上传时间:2020-06-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公安工作的成果带来经济方面的治安效益( B )。 A、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力 B、维护经济秩序C、惩办贩毒分子 D、帮教工作2、公安工作下列成果取得的治安效益属于公民权利方面的治安效益者( B )。 A、保障了合法的经济关系 B、维护了公民的人格尊严C、提高了公民的守法观念 D、提高了公民同犯罪行为的斗争勇气3、治安效益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成果与投入要素相比,会构成(A)。 A、正效益或负效益 B、宏观效益或微观效益C、长期效益或短期效益 D、直接效益或间接效益4、治安效益属于( C )。 A、建设性效益 B、生产性效益C、保障性效益 D、生活性效

2、益5、治安效益(C)。 A、是建设效益的反映 B、是建设成果的增值C、是以折射的形式得到反映 D、是建设成果的直接反映6、以下属于政治方面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维护教学秩序取得的效益 B、警卫中央首长取得的效益C、追回被盗文物取得的效益 D、帮教青少年取得的效益7、以下属于文化方面的治安效益是( D)。 A、公安工作维护公共场所取得的效益 B、维护公民财产取得的效益C、维护公民人身安全取得的效益 D、维护历史文物取得的治安效益8、“效率评价”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治安效益即是治安成果B、治安效益=取得的治安成果投入的要素C、治安效益与治安成果成反比D、以治安成果的社会作用来

3、评价9、治安效益有以下的特点( A )。 A、需以折射形式得到反映 B、属建设性效益C、与公安目标是没有区别的 D、都是可以计量的10、公安法规是( D )。 A、所有性质法规的总称 B、各部门制定的所有规章的总称C、所有地方性法规的总称 D、关于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文件的总称11、适用公安法规的基本要求是( C )。 A、严格、公正、无私 B、严肃、谨慎、合理C、正确、合法、及时 D、合理、公正、迅速12、在公安法规汇编工作过程中( A )。 A、不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修改B、对某些过时的条文经批准后可以修改C、可以修改法律规范的某些词句D、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补充13、公安法规的实施,包括(

4、 )两个方面。C A、公安立法与公安执法 B、公安法规的遵守和监督C、公安执法和公安守法 D、公安立法和公安守法14、公安法规的适用是指( C )。 A、公安法规适用于我国情况 B、公安法规条文尚未过时C、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职权具体运用公安法规对社会关系的调整D、根据违法程度决定处罚轻重15、公安法律规范( C )。 A、简称公安法规 B、公安法律条文C、是国家颁布的以公安机关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准则 D、是有关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16、公安工作的总政策是( B )。 A、惩办与宽大相结合B、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C、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D、重证

5、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17、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总的精神是( D )。 A、从重从快 B、防止偏差C、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D、不枉不纵18、公安政策具有( C )。 A、指导作用、规范作用、教育作用 B、强制作用、教育作用、调整作用C、指导作用、规范作用、调整作用 D、规范作用、改造作用、强制作用19、依法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法律依据是( C )。 A、宪法 B、刑法C、刑事诉讼法 D、人民警察法20、依法从重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法律依据是( B )。 A、宪法 B、刑法C、刑事诉讼法 D、人民警察法21、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中的严肃是指( A )。 A、执法必严不能手软 B、十分

6、细微严防偏差C、不枉不纵 D、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得草率22、严肃与谨慎相结合中的谨慎是指( B )。 A、执法必严不能手软 B、十分细微严防偏差C、提高警惕有反必肃 D、不枉不纵23、稳、准、狠的关键是( B )。 A、稳 B、准 C、狠 D、既稳又狠24、公安政策与公安法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 B )。 A、公安工作要从过去的依靠政策转变为依靠法制B、公安法制与公安政策各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 C、有完备的公安法制就不再需要公安政策D、掌握公安政策是领导的事,了解法律才是民警的事25、下列政策中哪项属于公安刑事政策( C )。 A、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 B、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C、给出路政策 D

7、、管理从严的原则26、保安服务公司性质是( C )。 A、社会上的一支治安行政力量 B、国家的统治工具C、有偿保安服务的经济实体 D、群众自治性的治安组织27、公安工作基本方针是双方目标一致基础上的结合,其精神中包括( D )。 A、主要方面是公安机关 B、主要方面是群众C、主导方面是群众 D、主导方面是公安机关28、公安工作的群众,广义的理解是( D )。 A、专指普通劳动者 B、专指相对于公务员而言的老百姓C、所有的中国人 D、人民大众29、公安工作基本方针是( B )。 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 B、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C、 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 D、从重从快严厉打 击刑事

8、犯罪分子的方针30、公安工作基本方针是( B )。 A、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 B、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C、“严打”的方针 D、“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31、现行公安机关的领导体制是( A )。 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B、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条为主C、独立体系,垂直领导D、党委党组集体领导32、政府对公安机关的领导属于( B )。 A、政治领导B、行政领导C、思想领导D、垂直领导33、政法委员会是( A )一个重要职能部门。 A、党委B、政府C、公安机关D、政协34、“警察中立化”,是( B )。 A、一切国家适用的原则B、西方多党制国家的政治需要C、完

9、全是虚伪骗人的D、荒谬的35、对地方公安机关实行实际领导的同级党委有( D )。 A、镇党委B、乡党委C、矿党委 D、县党委36、地方党委对同级公安机关的实际领导包括以下的党委( A )。 A、地委 B、学校党委 C、工厂党委 D、区党委37、地方党委对公安机关的领导属于( A )。 A、政治领导 B、行政领导 C、业务领导 D、垂直领导38、党对公安机关的领导包括以下的党委( A )。 A、县党委 B、区党委 C、乡党委 D、街道党委39、关于公安机关的职责,人民警察( B )。 A、只能在工作时间履行B、非工作时间也可以履行C、不能在非工作时间履行D、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在非工作时间履行

10、40、关于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 D )。 A、职责是可以履行的B、权力是必须行使的C、职责与权力是一回事都必须行使D、职责是必须履行的41、下列说法哪个是对的?( A )。 A、狭义的警察权就是公安机关的职权B、广义的警察权就是公安机关的职权C、警察权就是公安机关的职权D、公安机关的职权包含了警察权42、下列内容属于公安机关职责的是( A )。 A、查找迷失儿童和下落不明的人B、对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人可以给予警告、罚款和处罚C、对被告人可以采取监视居住D、盘问检查43、属于公安机关刑事诉讼方面的权力的内容是(C )。 A、劳动教养审批权B、发布戒严令C、发布通缉令D、警告44、下列属于公安机

11、关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是( C )。 A、死刑执行权B、没收财产执行权C、紧急优先权D、执行管制权45、下列属于公安机关刑事方面的权力有( D )。 A、取缔B、许可C、罚款D、执行管制46、公安机关的实力性手段包括( D )。 A、警告B、限期整改C、吊销执照D、使用警械47、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是( C )。 A、严格、公正、无私、合法B、严肃、准确、合理、谨慎 C、合法、准确、及时、适度D、合理、公正、迅速、适度48、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B )。 A、调整社会关系B、维护社会稳定C、处置紧急状态D、完善公安法规49、社会治安秩序是由(C )确认和维护的社会秩序。 A、婚姻法B

12、、民事诉讼法C、公安法规D、公司法50、公安机关的实力性手段是( D )。 A、警告B、限期整改C、吊销执照D、使用警械51、保安服务公司的性质是( C )。 A、社会上的一支治安行政力量B、国家的统治工具C、有偿保安服务的经济实体D、群众自治性的治安组织52、我党建立的第一个保卫机关是( C )。 A、国家政治保卫局B、中央社会部C、中央特科D、延安市公安局53、公安机关的宗旨是( D )。 A、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分子B、依法调整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社会关系 C、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4、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 )。B A、打击职能

13、与预防职能B、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C、对内职能与对外职能D、侦查职能与治安行政管理职能55、公安机关的实力性手段是( D )。 A、警告B、限期整改C、吊销执照D、使用警械56、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4月,最早建立中心城市公安机关的是( C )市。 A、北京B、上海C、哈尔滨D、广州57、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人民革命政权的第一个公安机关是(B )。 A、中央特科B、国家政治保卫局C、中央社会部D、中央公安部58、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是( C )。 A、杨奇清B、邓发C、罗瑞卿D、彭真59、警察概念是指( D )。 A、警察机关B、警察人员C、警察作用D、警察行为60、中国警察行政

14、制度正式建立于(D ) 。 A、1949年11月B、1931年11月C、1937年10月D、1905年10月61、关于国家与警察的关系体现在( A )。 A、国家是不能没有警察的B、社会是不能没有警察的C、当国家产生以后,逐步产生了警察D、当警察产生以后,逐步形成了国家62、警察是( B )。 A、在国家产生之前产生B、与国家一同产生C、在国家产生以后产生D、原始社会就产生了警察63、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巴黎公社,成立了担任警察职能的(B )。 A、公安委员会B、治安委员会C、工农民警局D、国家安全委员会64、英国人罗伯特比尔建立的首都伦敦警察系统始建于(C )。 A、1790年B、1801年C、1829年D、1809年65、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认为,警察是与( D )同步产生和发展的。 A、自然界B、人类社会C、原始社会D、国家66、公安学从总体上说属于( B )。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交叉学科D、既是自然科学又是社会科学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