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演播室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章讲解材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5208226 上传时间:2020-06-1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演播室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章讲解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高校演播室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章讲解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高校演播室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章讲解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高校演播室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章讲解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高校演播室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章讲解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演播室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章讲解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演播室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章讲解材料(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报告编号:演播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审批人: 技术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资格等级: 证书编号: 编 审 人 员 名 单章节名称编制人审核人第一章总论第二章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第三章技术系统建设要求第四章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第五章项目环评分析第六章消防及劳动安全卫生第七章项目实施组织、运行维护和管理第八章项目招投标第九章项目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第十章综合效益评价第十一章项目风险分析第十二章结论及建议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背景11.1.1项目名称11.1.2承办单位及概况11.1.3编制依据11.1.4项目提出理由及过程21.2 项目概况31.2.1地理位置31.2.2建设规模及目

2、标31.2.3学校现状61.2.4项目投入总资金情况7第二章 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十三五”规划)82.1 项目需求分析82.1.1前端摄录设备82.1.2融合媒体云端工具系统82.1.3融合媒体运营与实践系统82.1.4课程发布与互动系统92.1.5校园融合媒体的发布与运营系统92.1.6媒资系统92.1.7演播室系统92.1.8可移动式虚拟演播室系统92.2建设规模92.2.1前端摄录设备92.2.2融合媒体云端工具系统102.2.3融合媒体运营与实践系统102.2.4课程发布与互动系统112.2.5校园融合媒体的发布与运营系统112.2.6媒资系统112.2.7演播室系统122.2.8可

3、移动式虚拟演播室系统12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划方案(一期)123.1融合媒体云端工具系统123.2媒资系统143.3演播室系统143.4可移动式虚拟演播室系统15第四章 项目建设效果(“十三五”规划)15第五章 项目环评分析165.1融合媒体云平台设备环保分析17第六章 消防及劳动安全卫生186.1 安全与职业卫生186.1.1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186.1.2 安全、职业卫生对策与措施186.2 消防196.2.1 遵循规范196.2.2 机房防火196.2.3 消防报警及控制20第七章 项目实施组织、运行维护和管理207.1项目实施概述207.2项目实施管理207.2.1项目组织结构207.2

4、.2项目实施计划227.2.3工程阶段说明237.3工程进度保障措施277.3.1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277.3.2专业安装队伍277.3.3经验丰富的培训队伍277.3.4多头并进的工作模式277.4实施环境准备287.4.1场地建议287.4.2环境建议307.4.3注意事项32第八章 项目招投标338.1 招标内容338.2 核准招标事项34第九章 项目进度、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369.1项目建设进度369.2 项目保障措施369.2.1组织保障369.2.2资金保障369.2.3建设管理369.2.4政策建议379.3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379.3.1编制依据379.3.2概算范围37第十

5、章 综合效益评价3810.1项目财务评价3810.2项目社会效益分析3810.2.1重要性38第十一章结论及建议3811.1 结论3811.2 建议38、附 表39附表一、建设总投资经费估算表39附表二、配置清单表40附表三、详细技术要求表41附件四:项目组织单位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人员名单471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1.1.2承办单位及概况1.1.3编制依据本系统在媒体融合框架下考虑,按照业务流程需要,考虑和其他系统的融合及调整,兼顾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的预研,根据全媒体产品教学、数字加工云平台特点,将严格遵循相关标准,根据学校教学、生产、发布需求制定与项目相关的技

6、术标准,标准完成后要提供验测方案及验测工具并进行符合性验测。项目拟遵循标准如下:(1)GB/T7400.11 数字电视术语;(2)GY/T134 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3)GB/T 17975.2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4)MPEG-2视频标准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广播中的实施准则; (5)MPEG-2系统标准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广播中的实施准则; (6)GY/Z 199-2004广播电视节目资料分类法;(7)B13GB/T14919 数字声音信号源编码技术规范; (8)各系统软件设计应符合 GB8567-88 等相关软件设计国家标准;(9)软件项目开发设计文档

7、国家标准 GB/T 8567-2006;(10)国际软件工程术语标准 GB/T 11457-2006;(11)国际软件工程产品质量标准 GB/T 16260-2006;(12)国家软件维护标准 GB/T 20157-2006;(13)GB/T 17544-1998 信息技术 软件包 质量要求和测试;(14)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带消息恢复的数字签名方案GB 15851-1995;(15)信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数字证书格式 B/T 20518-2006。1.1.4项目提出理由及过程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不仅

8、成为行业的共识,也成为国家级的发展战略。在媒体快速融合的背景下,传统视听媒体正从“单一渠道采集、封闭式生产、点对面单向传播”的运作模式向“媒体融合汇聚、共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的IP化和云化的新型制播方式转变,从打造媒体私有云向媒体公有云方向发展要求发展,基于混合云架构的融合媒体生产发布平台建设方兴未艾。同时,通过IDC和BBS等多家国际化专业调查机构的报告指出,2015年全球云服务将进入普及阶段,全球1500家媒体机构的调研报告表示,基于云计算技术,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视频云服务”市场已经成熟。因此,在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将云计算放到重要位置。广电总局的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

9、出“推进广播影视融合媒体云建设”。作为以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应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积极按照中央关于“新旧媒体融合发展”的精神,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为适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对媒体融合人才培养的要求,深刻把握融合媒体发展规律,紧抓融合媒体云和教育云快速发展契机,依照全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积极开展对基于媒体云与教育云的校园云建设。因此,学校提出了建设“融合媒体云平台”项目。1.2 项目概况1.2.1地理位置1.2.2建设规模及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的方针,对该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进行了如下规划,并将在十三五期间分阶段达成。1. 建设面向全校的统一基础架构服务平台针对融合媒体业务

10、对各类资源的要求,基于媒体云基础架构,建设满足全校各个专业院系开展融合媒体业务教学、科研、实践活动所需的“通用+媒体”资源的统一管理、按需分配的服务平台。并通过开放式架构,实现基础架构服务规模的弹性扩充,为后续业务的开展提供长期服务。2. 建设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云端专业工具平台通过媒体云桌面的方式,实现在校内任意地点,任意时间,通过普通笔记本等轻量化终端,访问在传统模式下需要本地安装,并占用大量资源的专业工具软件。如:NOVA 10专业非编,Premiere,AE等工具。3. 建设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融合媒体教学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媒体行业已有的先进技术,建设与行业发展趋势相符合的各类业务系统,支撑

11、学校师生开展融合媒体业务所涵盖的内容汇聚,多格式生产,多渠道发布,多模式运营等各个方面的教学与实践。并能通过对企业流程的完全仿真,进行相关业务的实践运营。并实现与企业系统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增强校企合作,在校内即可参与企业的实际业务工作。同时,该平台能够持续更新,保持与业界主流系统的能力相一致4. 建成创新型互动学习平台顺应当前碎片化教学、互动式教学的新模式,为师生提供可通过多种终端设备进行访问的在线学习平台。并实现融合媒体课程内容的在线点播、直播,师生在线问答,在线考试等功能。5. 建成并运营校园融合媒体业务系统实现校内电视台、广播台、报纸等多种媒体业务的融合,实现多来源、多格式的内容,在网络

12、、微信、App等多种终端平台的互动发布。在承担学校对外宣传展示,师生内容分享发布等功能的同时,也可作为学生运营实践中产生的优秀节目和创意的对外展现平台。6. 实现对融合媒体教学实践的综合管理和效果分析建立采编发业务教学的运行监测系统,完善及分解采编发教学流程,使采编实践教学业务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各个节点、各项工作内容和流程得到跟踪监控,健全采编发实践教学制度并实现可操作性,加强师生管理和采编发实践教学流程管理,为师生考核提供依据。并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信息数据的运行监测分析和洞察反馈。并预留基于融合通信的集融合报道采编发业务、采访车辆动态、师生实践出行动态、院系与职能部门监控等为一体的现代物

13、联网式实践教学运行管理指挥中心接口。7. 建立能够持续开展教学科研创新的机制通过相关业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支撑学校进行新型学科建设,加快相关科研进度,实现在教学模式上的持续改革创新。从而推动学校逐渐建立起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创新机制。8. 全面提升学校在融合媒体行业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增强融合媒体高等教育的个性化、多样化和移动化特征。采用智能化手段提供个性化教学内容推荐服务,加强教育的服务性属性,将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对接,丰富面向移动终端和社交媒体等移动平台的移动化、社交化教学形态和途径,提供立体化教学形式,提供文化创意、定制化、数据化融合媒体教学产品、内容服

14、务组件,丰富教学产品及服务形态,推进教学产品的多元化覆盖,进一步扩大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美誉度。同时,充分利用已有的各个业务平台,推动相关环节的科研发展,并增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切实提高学校在融合媒体行业中的影响力。1.2.3学校现状1.硬件设备使用年限方面,系统设备初建于 年,期间陆续更新设备硬件。设备使用年限已长达 年之久,硬件使用寿命较长,其稳定性逐年降低,非编站点频繁出现显卡、电源等配件烧毁情况。给日常使用人员工作及人身安全带来非常多的风险。2.硬件设备质保期方面,硬件设备已超过厂家基础质保期,且设备硬件已严重落后,相关硬件厂家已停止产品的销售及维护,一方面,相关硬件原厂商及市面上很难寻找到适配主机配件;另一方面,任何出现的故障维修成本需校内自行承担,且费用较目前最新硬件价格高,难以接受维持后续维修费用价格。给校内造成过多的设备维护成本支出。3.非编工作站设备性能方面,使用非编主机设备的CPU、内存、显卡等相关硬件运算性能较差,已远远落后目前市面主流产品性能。且原有硬件平台已无法扩展升级。硬件运算性能低下,给日常使用人员带来的为题是工作效率降低,节目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制约了校内节目内容的发展。其性能已无法满足目前台校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