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5205815 上传时间:2020-06-13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二节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二节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二节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二节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神经病学总论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康复医学系 第一章绪论 Introduction 1 神经病学 neurology 与神经科学 neuroscience 2 神经病学研究内容 CNS疾病 PNS疾病 骨骼肌疾病1 病因2 定位诊断3 定性诊断 第一章绪论 3 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1 缺损症状2 刺激症状3 释放症状4 休克症状4 神经系统疾病与其他系统疾病的关系5 辅助检查对神经疾病诊断的意义6 治疗与预后 第二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SymptomatologyoftheNeurologicalDisease 一 目的和要求1 掌握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Brocar失语 We

2、rnicke失语 命名性失语 和完全性失语的临床特点及病损部位 掌握周围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表现 系统性眩晕的分类及临床特点 深浅感觉的传导通路及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 2 熟悉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和鉴别診断 视神经传导通路及视野缺损的临床表现 核间性和核上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表现 感觉障碍的分类 3 了解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及其在临床各科中的地位 了解脑死亡的诊断要点 第一节意识障碍 disordersofconsciousness 意识的内容 定向力 感知力 注意力 思维 情感和行为等 影响意识的结构 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和中枢整合机构 临床分类 1 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1 嗜睡 somno

3、lent 2 昏睡状态 sopor 3 昏迷 coma 意识丧失 对言语刺激无应答反应 第一节意识障碍 昏迷程度的鉴别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疼痛刺激反应有反应重刺激可有无反应无意识自发动作可有很少无腱反射存在减弱或消失消失瞳孔对光反射存在迟钝消失生命体征无变化轻度变化明显变化 第一节意识障碍 2 伴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1 意识模糊 confusion 2 谵妄状态 deliriumstate 3 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即醒状昏迷 comavigil 1 去皮层综合征 decorticated apallicsyndrome 能无意识的睁闭眼 光反射及角膜反射存在 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呈去皮质强直状

4、态 可有病理征 3 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2 无动性缄默征 akineticmutism 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四肢不能活动 可有无目的睁闭眼或眼球运动 睡眠周期可保留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无锥体束征 第一节意识障碍 鉴别诊断 1 意识缺乏症 abulia 神志清楚但不言语 无自主活动 对刺激无反应 呈严重淡漠状态 多见与双侧额叶病变 2 闭锁综合征 locked insyndrome 双侧皮质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受损 引起几乎所有运动功能丧失 意识清楚并以能睁闭眼或眼球上下活动与周围建立联系 第一节意识障碍 脑死亡 主要表现 1 深昏迷2 自主呼吸停止3 深浅反射消失4 EEG呈静息电位5 除外药物

5、中毒 低温 内分泌代谢疾病等 第二节失语症 失用症及失认症 一 失语症失语与构音障碍有着本质区别 一 失语症 aphasia 失语症是由于脑损害所至的语言交流能力障碍 分类 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失写失读 失语症 1 运动性失语 Broca失语 口语表达障碍为突出特点 病变位于优势半球Broca区 额下回后部 2 感觉性失语 Wernicke失语 口语理解障碍为突出特点 病变位于优势半球Wernicke区 颞上回后部 失语症 3 传导性失语 复述不成比例受损为其最大特点 命名及朗读中出现明显的语音错误 伴有书写障碍 病变位于优势半球缘上回 4 经皮质性失语 特点为重复性语言 5 命名性

6、失语 anomicaphasic 又称遗忘性失语 病变位于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 6 完全性失语 见于优势半球较大范围的病变 7 皮质下失语 见于优势半球丘脑及基底节等皮质下结构 第三节视觉障碍和眼球运动障碍 视觉障碍 视力障碍 1 单眼视力障碍1 突发性 缺血性血管病变2 进行性 炎性 脱髓鞘性 肿瘤等 额叶底部肿瘤引起同侧嗅觉丧失及视神经萎缩 对侧视乳头水肿 称Foster Kennedy综合征 视力障碍 2 双眼视力障碍1 一过性 见于双侧枕叶一过性脑缺血 双侧视中枢病变所至视力障碍称皮质盲 corticalblindness 不伴瞳孔散大 光反射存在 2 进行性 中毒或营养缺乏性视神经病

7、原发性视神经萎缩 慢性视乳头水肿视乳头水肿应与其它眼底疾病鉴别 视觉障碍 视野缺损 1 双眼颞侧偏盲 视交叉中部受损2 对侧同向性偏盲 病变位于视交叉 外侧膝状体 视辐射 枕叶视中枢 视中枢病变所至视野缺损 其视野中心部常保留 称黄斑回避 macularsparing 3 对侧同向象限盲 双眼同向上象限盲见于颞叶后部病变 视辐射下部受损 双眼同向下象限盲见于顶叶病变 视辐射上部受损 二 眼球运动障碍 眼肌麻痹 1 周围性眼肌麻痹 1 动眼神经麻痹 眼外肌麻痹引起上睑下垂 眼球外展位 眼球不能向上 下及向内运动或运动受限 常伴复视 眼内肌麻痹表现瞳孔散大 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 动眼神经麻痹 1

8、周围性眼肌麻痹 2 滑车神经麻痹眼球外下方活动受限 复视 3 外展神经麻痹眼球内收位不能外展 复视 外展神经麻痹 二 眼球运动障碍 眼肌麻痹 2 核性眼肌麻痹 眼球运动神经核受损所至的眼球运动障碍 病变常累及邻近结构 3 核间性眼肌麻痹 病变位于内侧纵束 中脑的眼球运动核由内侧纵束与桥脑内对侧的外展神经核相联系 一个半综合征 oneandahalfsyndrome 一侧桥脑被盖部病变引起该侧侧视中枢 桥脑旁中线网状结构PPRF 受损 如病变同时累及对侧已交叉过来支配同侧动眼神经核的内侧纵束 则同侧眼球也不能内收 仅对侧眼球可以外展 见于MS或脑干腔隙性梗死 眼肌麻痹 4 中枢性眼肌麻痹 三个特

9、点1 无复视2 双眼同时受累3 麻痹眼肌的反射性运动存在上丘的破坏性病变引起双眼上视不能 称帕里诺综合征 Parinnaudsyndrome 上丘刺激性病变出现双眼发作性转向上方 称为动眼危象 中枢性眼肌麻痹 二 眼球运动障碍 瞳孔调节障碍 1 瞳孔对光反射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中脑顶盖前区艾 魏氏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2 调节发射 注视近物时双眼会聚及瞳孔缩小的反应 瞳孔调节障碍 3 阿罗瞳孔 Argyll Robertsonpupil 对光反应消失而调节反射存在 由于顶盖前区的光反射径路受损所至 多见于神经梅毒 4 艾迪瞳孔 Adie spupil 又称强直性瞳孔 ton

10、icpupil 一侧瞳孔散大 强光持续照射下瞳孔缓慢缩小 常有四肢腱反射消失 5 Hornersign 一侧瞳孔缩小 眼裂变小 眼球内陷 同侧面部无汗 6 瞳孔散大 Hornersign 第四节眩晕和听觉障碍 一 眩晕 vertigo 临床分类及表现 1 系统性眩晕 1 周围性眩晕 真性眩晕 眩晕 改变体位加重 闭目不减轻 眼球震颤 平衡障碍 自主神经症状 耳鸣 听力减退 耳聋等 一 眩晕 vertigo 中枢性眩晕 假性眩晕 眩晕 与体位改变无关 闭目可减轻 眼球震颤 平衡障碍 自主神经症状 无耳鸣 听力减退 耳聋等 脑功能损害表现 一 眩晕 vertigo 2 非系统性眩晕 前庭系统以外的

11、全身系统疾病引起 第六节感觉障碍 分类 1 普通感觉 浅感觉 深感觉 复合感觉2 特殊感觉 第六节感觉障碍 解剖及生理 1 感觉传导径路 末梢感受器后根神经节 I级神经元 脊髓后角细胞 延髓薄束核 楔束核丘脑外侧核 II级神经元 级神经元 内囊后肢丘脑辐射中央后回 第六节感觉障碍 2 感觉的节段性支配 第六节感觉障碍 临床分类 1 刺激性症状 感觉过敏 hypersthesia 感觉倒错 dysesthesia 感觉过度 hyperpasia 感觉异常 paresthesia 疼痛 a局限性b放射性c扩散性d牵涉性2 抑制性症状 感觉减退或缺失 第六节感觉障碍 临床表现 1 末梢型 2 周围神经型3 节段型1 单侧节段性完全性感觉障碍 后根型 2 单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后角型 3 双侧对称性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 前连合型 第六节感觉障碍 4 传导束型1 Brown Sequardsyndrome 2 脊髓横贯性损害5 交叉型6 偏身型7 单肢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