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 题要点总结精要培训讲学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5205775 上传时间:2020-06-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答 题要点总结精要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答 题要点总结精要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答 题要点总结精要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答 题要点总结精要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答 题要点总结精要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答 题要点总结精要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答 题要点总结精要培训讲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高考地理专题答题要点总结精要前言: 一个不规范的字词可能导致整个句子表达错误 一句不规范的话语可能导致整段文字失去意义十一、城市专题、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在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2、气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纬度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沿海地区。3、河流: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供水和运输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现在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2、、河流的汇合处或河口。社会经济因素:1、自然资源;2、交通;3、政治、军事、宗教;4、科技和旅游。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恒河和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原因分析: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 便利的水运。、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自然因素: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 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社会经济因素: 附近铁矿、棉花资源; 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 科技发达; 劳动力丰富,素质高; 湖

3、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 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上海市的发展:优越的区位因素: 便捷的交通; 广阔的消费市场; 高素质的劳动力; 宽广的经济腹地; 充足的商品供应; 丰富的农副产品; 雄厚的技术力量。城市化问题: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表现: 道路狭窄,交通堵塞; 居住拥挤; 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 用地紧张。浦东新区的规模和发展:作 用:解决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条件:位置:接近上海繁华市区; 面积:相当于建城的2倍;地形:平坦、开发空间大; 水源:河网密集,水源充足;产业:农业为主,

4、开发成本低城市规划: 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 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 纵横交错的快速干道和河流; 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建设成就:浦东新区已建成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城市道路网问题:形式:环行放射式 方格-环行放射式作用: 放射线: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为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环 线:缩短了城市各端点的距离,避免把大量人流、车流引入市中心,减少市中心的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两大问题: 交通线路拥堵; 交通环境污染措施 解决交通线路拥堵: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解决交通环境污染: 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广种花草

5、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二者共性措施)、逆城市化问题: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英国美国、西欧、日本北欧(联系经济发展水平记忆)表现: 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城市中工业区区位特点及原因: 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 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突出。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原因: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运输需求。、等地租线 由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向四周递减,原因是由于地租受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距离远近不同的影响。一般城市中心地价最高,在交通十字路

6、口形成地租的次高中心。十二、交通专题(一)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2、从人文因素考虑,归纳如下: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经济:经济发展了客货运量大增,

7、资金充足;反过来,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政治:京九线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进藏铁路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二)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1、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同样也要受社会经济、技术、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同的点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如对港口来说,自然因素起决定作用;而对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来说,社会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从总体上说:点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需要考虑场所条件、交通条件、

8、客货流集中程度等。港口需要考虑自然条件(水域、陆域)、经济腹地、城市等。2、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水域条件(包括航行条件、停泊条件)河港:沿河,水深、流缓、河宽提供淡水和空间。海港:沿海,水深、易靠岸、有避风浪的港湾筑港条件: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腹地条件:经济腹地:经济腹地的大小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经济性质: 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城市依托:城市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有利于港口建设和发展。政策条件: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口注:对港口来说,自然因素决定港口的位置;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着港口的兴衰。应用:如分析纽约港的主要区位因素

9、:哈得孙河为港口提供了淡水,避风的深水海港并且保证了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哈得孙河口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纽约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纽约港的经济腹地是美国最发达的东北部工业区,有多条铁路通往美国各地;纽约港以纽约市为依托,纽约市是美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影响汽车站的区位因素: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具体来说,要考虑以下4个因素:路宽;与市内交通联系;与市外交通联系;工程量。4、影响航空港的区位因素:自然条件:航空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地形;有平坦开阔

10、、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避洼地、盆地)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少云雾。跑道与风向平行。社会因素: 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周围不能有高层建筑等障碍物。经济因素:需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三)交通运输中的点、线的典型案例与区位选择:1、京九线、南昆线和青藏线区位选择的异同从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自然条件、科学技术5个方面加以比较。突出共同点: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不同地位:京九线是全国南北干线,南昆线是西南地区出海通道,青藏铁路有利于开发边疆,加强西藏和内地联系。不同的自然条件:京九线突出沟通五大水系,多穿山

11、跨河;南昆铁路穿越喀斯特地形;青藏铁路需穿越高山高寒气候区,此处地质地貌复杂。2、“西气东输”管道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建设“西气东输”管道的主要目的,是把西部塔里木盆地及沿线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能源紧缺的东部沿海地区,最终到达上海市。沿线选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沿线油、气田的分布(西段)以及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沿线穿越多座大山,三垮黄河并穿越多条河流。铁路建设区位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战略因素;科技因素等典型铁路:京九铁路;南昆铁路;青藏铁路;泛亚铁路等。3、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1)合理布局交通网(2)经济意义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西南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少数民族集中。南

12、昆铁路的修建解决了云南磷矿和贵州煤炭的外运,促进了红水河水能和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有利于发挥铁路对经济辐射的作用:铁路的辐射作用可加快对外开放,使西南区形成“沿海、沿江、沿边”的形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开辟旅游热线,使西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喀斯特地形,少数民族风情、世界文化遗产等),并能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3)政治意义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西南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中总数的一半以上,仅云南省就有20多个少数民族。南昆铁路所经之处分布着10多个少数民族,铁路的通车为他们带

13、来了致富之路。有利于加快西南区脱贫速度:西南区是我国贫困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南昆铁路通车前,全国贫困人口中的1/3分布在本区,1997年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后,贫困人口数大幅度下降。有利于社会稳定 ;(4)战略意义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南昆线的建设使西南区具有“三沿”的区位优势,南连北海、湛江、钦州和防城港等港口,东西有国际铁路、公路通往滇桂两省众多的过境口岸,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南昆铁路穿越在西南边疆,在战时对于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的作用不可忽视。4、公路建设注:公路选线的分析方法:国道选线的一

14、般原则: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地方性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尽量多地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从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因素:从微观上考虑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快的原因: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我国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公路运输的需求增加;国民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的宽裕,高速公路以较快的速度发展,高速通畅的道路为公路运输带来活力公路大桥的区位因素:典型地区:长江大桥;杭州湾大桥;渤海湾大桥等。区位因素:合理布局公路网;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加强一体化;缓解过江(海)的运输压力;有利于两地人员、经济、贸易物资的交流;有利于缩短两地交通路线的长度,节约运输时间;有利于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