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9月月 考生物试卷教学材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5205568 上传时间:2020-06-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9月月 考生物试卷教学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二9月月 考生物试卷教学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二9月月 考生物试卷教学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二9月月 考生物试卷教学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9月月 考生物试卷教学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9月月 考生物试卷教学材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富源二中高二生物9月份月考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尹丽鑫 审题人:蒋泽曦1、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D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2 三体综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病性染色体病A B C D3、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F1杂

2、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4、下图为动物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某个阶段的模式图,此时细胞内( ) A已经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因交叉经换发生了基因重组C姐妹染色单体排列在细胞中央D正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5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000个,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成mRNA的DNA分子,至少含有碱基的数量分别是( )A3000个和3000个 B1000个和2000个C2000个和4000个 D3000个和6000个6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包括以下几步,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

3、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提取目的基因。ABCD7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 )A1/4B1/6C1/8D1/168已知某DNA分子片段所转录的信使RNA中腺嘌呤占17%,尿嘧啶占21%,则这个DNA片段中胸腺嘧啶占( )A17% B19% C21% D38%9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黑棕1匹黑 黑黑2匹黑 棕棕3匹棕 黑棕1匹黑1匹棕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B棕色是显

4、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C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D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10下列属于单倍体的是()A玉米种子发育成的幼苗 B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C由花粉离体培育成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长成的小麦植株D由三个染色体组的花粉直接发育成试管幼苗11生物在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影响下将可能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易发生在()A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 B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C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D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1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 B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C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5、酶来自噬菌体D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13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下面对这五种育种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而产生新性状14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

6、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15已知玉米的黄粒(D)对紫粒(d)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将纯种紫粒抗病植株的花粉涂抹在去雄的纯种黄粒不抗病植株的柱头上,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从而获取黄粒抗病优良品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它所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在F2中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数量占总数的9/16C在F2中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D上述育种方法中作为父本的是纯种黄粒不抗病植株16、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A体液 B细胞内液 C消化液 D细胞外液17、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

7、不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C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18、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组织液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血浆量增加 D淋巴减少19、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A. a和b处 B. a、b和c处Cb、c、d和e处 D. a、b、c、d和e处20、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8、 ( )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21、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2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 A.比较缓慢 B.比较广泛 C.时间比较长 D.迅速准确23、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增加、增加、减少、降低B增加、减少、增加、不变C增加、增加、减少、不变D减少、减少、增加、不变24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

9、、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I、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5.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 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26.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 ( )A.参与体温调节 B.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27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

10、述中,正确的是 ( ) A下丘脑既可以使血糖升高,又可以使血糖降低 B血糖升高是神经调节,血糖降低是体液调节C血糖升高是体液调节,血糖降低是神经调节 D下丘脑可以使血糖升高,垂体使血糖降低28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A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29、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A. B. C. D.30、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B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

11、调节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1班级 学号 姓名 -装-订-线-富源二中高二生物9月份月考试卷答题卡1、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非选择题(4题共40分)31(7分)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人们把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内环境指图中的标号 部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2)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 、 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器官系统。(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 。(填字母)32、(14分)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乙图是甲图中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 _ _。(3)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