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学案例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35197450 上传时间:2020-06-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学案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地理西亚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西亚地区是一片连结欧亚非三洲的土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在这片土地上起源。战争与和平,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几千年历史纷争留下来的恩怨至今还没化解,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又使这片土地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西亚地区在世界地理中具有独特性、重要性和与时事紧密的联系性。课本注重人地环境的内在关系,可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和人地协调的观念。本节课包括四个内容:五海三洲之地,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阿拉伯国家,世界石油宝库。本节课重难点的安排比较分散,这对于学生自学是有利的。课本中大量的图片有助于

2、学生学习如何读图,并掌握有关读图的技巧。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于地理学习方法已经初步掌握,对各种地图的使用也较为熟练,对地理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都已经习惯成自然,能够在课堂中熟练的应用,学习小组之间能够积极地进行讨论、展示,并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另外,本节课是本单元了解地区的第三节课,学生对地区的学习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我所任教的学校以农村学生为主,家庭中报刊杂志、电脑等方面的配备较为欠缺,所以学生在知识的储备量上明显不足,知识面比较狭窄,相关的信息材料都需要教师给予补充。三、教学理念地理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对学生们来说应当是个实用性强,能引

3、起学习兴趣的学科,但是我们的教学普遍缺少实践,地理成为了一个“纸上谈兵”的学科,学生普遍觉得地理抽象难学。我们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生活经历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的学习,鼓励学生积极的探究,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了解地理学习是对生活有用的,是对自己的终身发展有用的。课时计划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西亚的国家及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3、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及农牧业的发展。(二)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三

4、)情感目标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进一步培养学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教学难点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2、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课前安排上课前一天下发导学提纲,要求学生完成其中的自主学习部分,并思考合作探究的题目,写出自己的观点。上课前的课间,由学习委员分派任务,各学习小组派组员将自主学习部分的答案展示在黑板上。出示“西亚”导学提纲 1、自主学习上课前一天下发导学提纲,要求学生完成其中的自主学习部分,并思考合作探究的题目,写出自己的观点。上

5、课前的课间,由学习委员分派任务,各学习小组派组员将自主学习部分的答案展示在黑板上。“西亚”导学提纲一、自主学习1.读图填写:国家:A ,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B ,C ,D 是西亚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E ,F ,G 。水域:海:1 ,2 ,3 ,4 ;湖:5 ;海湾:6 ,7 ;海峡:8 , ;运河:102.西亚位于 、 、 三洲交界,位于 、 、 、 、 之间,连接了 洋与 洋,因此被称为“三洲两洋五海之地”。3.波斯湾沿岸盛产 。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 海峡,被称为“西方的生命线”。4.西亚畜牧业: 的安卡拉羊毛, 的紫羔皮, 、 的羊毛地毯。农业多分布在 和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喷灌

6、和滴灌技术; 的椰枣产量居世界首位。5.西亚是 、 、 三种宗教的发源地,都把 奉为圣城;阿拉伯人普遍信奉 教,把 作为第一圣地。 是世界最大清真寺。6.西亚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的 ,产量占世界 ,本区所产石油 %出口,主要输往 、 、 。7. 、 、 、 是世界重要产油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 ,总部位于 。2.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全面分析西亚地区战争频繁多发的原因。材料一:西亚是亚、非、欧三大洲的汇合点和交通枢纽,由此向东可通住印度洋和南亚、东南亚各国,向西进入地中海,向西南可达非洲各国,向西北则与东、西欧各国相通。此外,土耳其的黑海海峡、塞浦路斯及其周围的水域、亚丁湾及其曼德海峡、波斯湾及其霍尔

7、木兹海峡等等,又分别是沟通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的交通要道和从西亚到欧洲的重要石油通道。因此,这里一向被西方国家称之为“生命线”,历来就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激烈争夺的场所。材料二:西亚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波斯湾及其周围广大地区蕴藏着石油资源,有“石油海洋”之称。据统计,其蕴藏量约占全世界的2/3以上。海湾地区素有西方世界“经济生命线”之称,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供应基地。按1990年的开采速度,沙特阿拉伯可开采100年;伊拉克可开采约150年;阿联酋可开采约126年;科威特可开采约173年;伊朗可开采约81年。除石油外,西亚地区的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已经探明的储量有21300O亿立方米,

8、其中储量最多的是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卡塔尔,这三个国家的储量是178000多亿立方米。材料三:西亚的各民族保留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看作是圣城。由于伊斯兰教具有排外性,所以阿拉伯人对于以色列人和他们的犹太教怀有一种抵触情绪,双方最大的争议不在于所谓的巴勒斯坦问题,而是在于圣城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 材料四:西亚石油资源十分丰富,但水资源却非常紧缺。西亚地区雨量很少,有的国家境内没有一条河流。因此,各国间围绕水的矛盾斗争层出不穷。西亚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以及约

9、旦河谷区。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土耳其东部山区,从土耳其进入叙利亚再到伊拉克,90%的水来自土耳其山区,它是三国的重要经济命脉。约旦河为约旦、叙利亚、以色列三国共有。多年来,水资源匮乏问题严重地困扰着阿拉伯国家,并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一直围绕水资源进行殊死的斗争。作为初中地理学科,每周仅两课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锻炼学生能力?基础知识的课前预习可以帮助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另外,关于合作探究部分的题目,许多教师都习惯于留到课堂上再让学生思考讨论,但我认为,既然学生在讨论题目时,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观点,与其到了课堂上再去思考,不如预习时就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整理下来

10、,课上与组员们直接交流即可。3、导入新课(8分钟)小品“战争提高妇女地位”演员:男生身披白色长袍,头缠黑白方格头巾女生身穿黑色长裙,头缠黑色丝巾,仅露眼睛小品表演:战争之前:男生抬头望天,双手背在身后,趾高气昂地前行;女生跟在一米以后,手捧扇子、水杯等,唯唯诺诺地小心跟随。男生不时向后招手:“太热了,拿扇子来”!“热死人了,把水送过来”!两人保持距离地绕行讲台一圈。战争之后:女生低头,小心翼翼地慢慢前行。两米之后,男生东张西望,如履薄冰,踏着女生的脚步前行,不时喊着:“快走,快走!”绕行讲台一圈后,男生鬼鬼祟祟的举起一个牌子,上书“小心地雷”。 学生看完小品后,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从小品中看到了哪

11、些地理信息。通过这个小品表演,既展示了西亚地区的民族、风俗、气候,也夸张地揭露了战争对当地的影响。比单纯地放映一些风景图片,或者一些战争数字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震撼。4、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6分钟)学生对比黑板上的答案与自己导学提纲中的答案,有不同之处就提出质疑,由在黑板上书写答案的同学负责解答,学生们争论不下的问题由教师来解答。答案统一之后,留三分钟让学生记忆,然后小组之间互相提问检查或者教师默写等方式来进行检测。根据“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要讲”的原则,课本上写的很明白的知识点,由学生通过这种自学的方式来完成即可。这部分题目多以填空或读图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自行到课本中去寻找答案。有的教

12、师怕学生找到的答案不准确,在题目后面加上第*页第*段,我不赞成用这种方法。我们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就是在老师不讲的情况下,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与基础图,学生必须要通读、精读相结合地将课文看上几遍才能达到这个效果。若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所在的位置,学生只需将答案抄在导学提纲上就可以,其他内容可能根本不看。这样学生只是从课本中捡拾了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对课本知识的整体脉络的把握就没有了,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也断失了,这并不符合我们对现代地理教学的认知。学生自主学习之后的检测必不可少。这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点的巩固,也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若是基础知识都没有记住,有何能力去进行探究学习呢?(2

13、)合作探究题目一:以波斯湾为中心的石油运输路线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对照课本51页图2.24,写出三条石油运输路线,课上组内交流,互相查缺补漏,然后各组再派组员到黑板指图介绍本组答案。在学生介绍本组路线的时候,教师适时插入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只能经过马六甲海峡吗,还有没有其他路线可走?波斯湾的石油运往西欧和美国的两条路线路程相同吗,为什么不都走近路呢?题目二:这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非常综合的题目,几乎包含了本节课所有的重难点内容。我们常见到的出题方式多为:西亚地区是一个战乱频繁的地区,有人说是因石油而战,有人说是因水而战,还有人说是因民族而战,你认为是因

14、何而战?请说明理由。但是,作为农村的孩子,受实际生存环境的影响,他们知识储备量不足,对时政的关注度也不够。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们的合作探究只能停留在表面,因此我补充了大量的材料,把这个题由问答题变成了材料分析题。这样,学生对西亚的战争背景有了全面了解,探究起来才能有的放矢。在初中地理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探究的题目,既不应该是那种学生从课本上就能直接找到答案,以确保探究结果准确完美的题目,也不应当是那种以学生目前能力无论如何也解答不了,仅仅体现教师高水平的题目。前者会让学生觉得地理过于简单,对探究学习失去兴趣,从而丧失了探究活动的意义;后者则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认为地理太难学了,怎么也学不好,失去地理学习的信心。最合适的探究题目,应当是教师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再通过学生间的互相帮助或者是教师的指引点拨,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就能找到答案的题目。(3)巩固与课堂检测学生探究学习后一定要留出几分钟整理答案,然后师生进行本节课知识点的回顾,最后学生完成课堂检测题目。检测题,学生都答对了的题目教师不要讲,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讲解的题目教师也不要讲,只需讲多数学生出错,或者学生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