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的古代农业最新版本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35181715 上传时间:2020-06-1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达的古代农业最新版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发达的古代农业最新版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发达的古代农业最新版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发达的古代农业最新版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发达的古代农业最新版本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达的古代农业最新版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达的古代农业最新版本(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心灵之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子孙 我为自己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所陶醉 穿越时空隧道 我来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头 三湘四水 这里是中华民族远古创始人炎帝神农氏的领地 就是在这里 炎帝神农氏始种五谷 以为民食 制作耒耜 以利耕耘 遍尝百草 以医民恙 织麻为布 以御民寒 陶冶器物 以储民用 削桐为琴 以怡民情 首辟市场 以利民生 剡木为矢 以安民居 走进绍兴 我在大禹陵前徘徊观瞻 仿佛看到大禹手持河图 开山斧 避水剑三件宝正率领民众 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 正是在这一个个美好的传说中 我们的祖先完成了从游牧到定居 从渔猎到田耕的历史转变 实践了从蒙昧到文明的过渡 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跨越 开始

2、了男耕女织的美好生活 历史的沧桑一去不返 今天只有 董井寒泉 董孝贤祠 这些文化遗存告诉我们昨天曾有的生活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是怎样出现的 中国的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到明清时期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历史特征本单元讲述的主要是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即古代中国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生产的发展状况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制度 经济政策 包括土地制度 赋役 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农业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概况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等内容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 先进的手工业和繁荣的商业 为文明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然而 自给自足的

3、自然经济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 重农抑商 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成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高考聚焦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 是高考的热点之一 从内容上看 古代农业 手工业 商业发展的特点和成果 土地赋税制度的演变 重农抑商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等内容都是高考重要的入题点 从命题上看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 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表现 影响 制度等与当前的三农问题相结合 将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 随着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和东西互动战略的深入实施 商业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条件 表现 特点 影响 东西部经济差距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将是高考的

4、重点 三维目标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及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目标分解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 掌握中国古代水利灌溉技术发展及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精耕细作的突出成就 难点理解和掌握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情境设疑 上图为神农架景区神农坛的炎帝神农氏塑像 塑像高大雄伟 庄严肃穆 双目微闭 似乎在洞察世间万物 它以大地为身躯 高21米 象征中华民族在21世纪蒸蒸日上 宽35米 与它的高加起来共56米 象征着56个民族的大团结 神农氏在传说中是牛首人身 实际上牛角是古代农耕部落的图腾 以神农塑像为中心的神农坛是集中展示神农始祖业绩与功德

5、 突出寻根祭祖主题的文化旅游区 寻根祭祖 成为这一文化旅游区主题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基础梳理一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和 的国家 距今 年时 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 3 商周时期 出现了 农具 4 时期 农作物更加丰富 有粟 稻 黍等 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 水稻 粟 七八千 刀耕火种 青铜 西周 二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 春秋战国时期 人们开始使用 农具和 并将其逐渐推广 2 西汉 推广的耦犁 要用两牛牵引 三人驾驭 3 隋唐时期 江东地区出现了 使耕犁相当完善 一直为后世沿用 4 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 已经使用 西汉

6、时 赵过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 推行 在当时很先进 铁 牛耕 赵过 曲辕犁 垄作法 代田法 5 古代一直重视农业灌溉 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四川地区的 汉朝的漕渠 和龙首渠等 灌溉工具主要有曹魏时经改制的 唐朝时创制的 都江堰 白渠 翻车 筒车 三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从 到 的变化 2 春秋战国时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 逐渐形成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集体劳作 个体农耕 小农经济 重点透析一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影响1 特点 1 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的基本单位 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 精耕细作 2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

7、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 影响 1 有利影响 小农经济之下 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 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 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 具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基础 2 不利影响 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且条件简陋 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 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 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不利于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随着人口增加和土地兼并 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土地的过度开垦 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例1 促进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铁犁牛耕的

8、出现及普及B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 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D 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解析 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使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小农经济由此产生 答案 A 二 多角度评价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历史影响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由于其拥有部分土地 生产积极性较高 同时由于其生产条件不稳定 为了解决一家数口人的温饱问题 只能在小块土地上集约经营 精耕细作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高度繁荣 同时 小农是中国古代封建政府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可见 农民的辛勤劳动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基础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其狭小的生

9、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 很难扩大再生产 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明朝中期以后小农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也是封建政府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经济根源 到近代以后 它已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 封建社会统治者重视维护小农经济的原因和措施1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民也是封建王朝的兵源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农民的长期斗争也使统治者认识到 解决好农民问题是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大事 所以小农经济的兴衰和农民是否安居乐业是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安危的大事 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注意解决好农民问题 扶植小农经济 2 从内容上看 明智的统治者大都注意采取以下

10、措施 吸取历史教训 与民休息 轻徭薄赋 缓和阶级矛盾 重用人才 整顿吏治 清正廉洁 简约节俭 重视生产 以农为本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并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相对限制统治阶级权益等 例2 下图是北京天坛祈年殿 古代封建皇帝在此祭天并祈祷五谷丰登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 封建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B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 迷信色彩浓厚C 五谷丰登是古代农民的美好愿望D 出发点是维护农民的利益 解析 古代封建皇帝在天坛祈年殿祭天并祈祷五谷丰登 其出发点是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 而不是为了农民的利益 答案 D 难点阐释先秦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1 火耕 和 耜耕 反映了远古社会生

11、产力水平的低下 在这样的耕作方式下 土地利用率很低 人们的生活很艰苦 但相比之下 耜耕 比 火耕 有了一定的进步 2 商周时期 出现青铜农具 人们也懂得灌溉 施肥等生产技术 土地利用率提高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但是 由于青铜农具的昂贵 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还是非常有限的 3 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开始使用且范围日益扩大 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同时 施肥与灌溉有了新的发展 地力大大提高 这些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 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例3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 古代中国的农业耕作技术仍没有革命性进步 其含义是 A 牛耕技术始

12、终停滞在耦犁技术状态B 牛耕和铁铧犁没有得到普及C 铁犁牛耕的耕作技术一直占主导地位 没有发生质的变化D 由铁犁牛耕过渡到机械化作业 解析 从春秋战国开始直到鸦片战争前夕 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答案 C 提示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古代中国的主要经济形态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铁犁牛耕标志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但它长期以来并未取得 革命性 进步 知识升华一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1 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政治清明 例如汉唐时期曾出现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等太平盛世局面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 统治阶级注意调

13、整统治政策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如与民休息 轻徭薄赋 抑制兼并 保护小农经济等 这些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保证了农业的发展 汉 唐 明 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有关 3 重视兴修水利 改良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如治理黄河 修建都江堰等 再如唐朝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 制成曲辕犁 发明了筒车等 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4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 二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 历史地位 中国是独立发展 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2 生产组织形式

14、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 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3 土地制度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4 农业生产结构 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 以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5 农耕技术的发展 借用牛力耕田 不断改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重视水利的兴修 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例4 自耕农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式 下面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 不正确的是 A 自耕农经济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B 自耕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男耕女织 C 自耕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D 自耕农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自

15、耕农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 D 典例剖析 典例1 黄梅戏 天仙配 中有这样一段唱词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这段唱词反映了 小农经济下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单位 小农经济下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方式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A B C D 解析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 这段唱词反映了这种经济的基本状况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反映出小农经济下农民并不富裕 因此排除 答案 A 新题研习 典例2 2010 山东枣庄文综 下图出自 天工开物 这一组图反映了中

16、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注 耙 碎土 平地 耔 培土 农事精耕细作 农业技术先进 农民辛勤劳作 水利设施的完善A B C D 解析 耙 和 耔 都是中国古代基本的农业生产技术 属于较高的农业生产技术 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具体体现 无法从材料中获取 答案 A 教材知识拓展中国古代的牛耕形式关于牛耕形式的记载 最早见于汉代 汉书 食货志 说 用耦犁 二牛三人 即用二牛挽犁 三人操作 一人扶犁 一人牵牛 一人控制犁地的深度 耦犁是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 赵过对牛耕的推广起过重要作用 汉代的牛耕技术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得到改进 这在考古发掘中可以得到证实 如在山西平陆枣园村西汉末年的墓葬中 发现了二牛抬扛一人扶犁的壁画 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用牛鼻穿环来控制犁牛方向以及用犁箭来控制耕地深浅的技术 这样 只用一人驭牛即可 节省了两个劳动力 又如甘肃武威磨咀子山出土的西汉末年的木犁模型 用一牛挽一犁 表明当时还出现了单牛犁耕 东汉时期的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的此类例证就更多了 牛耕的发明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创造 在农业耕作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用牛代替人力耕田 不但解放了人力 而且使耕作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