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六大平台做好群众工作.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180939 上传时间:2020-06-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六大平台做好群众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打造六大平台做好群众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打造六大平台做好群众工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打造六大平台做好群众工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打造六大平台做好群众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六大平台做好群众工作.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造六大平台 做好群众工作一是打造执政为民的党性锤炼平台。每一名干部都能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是做好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我们注重强化教育,开展了“老百姓的事比天大的群众观、老百姓利益无小事的服务观、老百姓满意最重要的政绩观”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强化了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的意识。抓好典型示范,继续叫响“潘作良精神”,宣传树立了邓长辉等一批真情服务群众的新典型,引导党员干部把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作为自觉行动。坚持领导带头,亲自阅处群众来信,不断强化领导包案,让大家在为群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宗旨意识。二是打造利民优先的预警防范平台。只有将民生第一取向体现在制定决策、推进工作

2、全过程,才能把发展第一要务与稳定第一责任统一起来,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我们建立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应上工程、项目可能存在的社会矛盾提前预防、提前化解,实现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社会矛盾化解有机联动。目前已实施风险评估项目167个,其中整改36项,暂缓实施4项。下一步,我们将综合信访问题的发生频度等参数,探索建立社会和谐度指标监测体系,对“超标”的地区、部门出“黄牌”、亮“红牌”,进一步把握维护稳定的主动权。三是打造知民所需的诉求表达平台。在群众表达意愿途径日益多样的情况下,要确保群众始终与党一条心、跟党一起走,必须畅通群众与党委政府对话、说心里话的渠道。我们坚

3、持面对面沟通,自两级信访大厅设立以来,依托驻厅部门的窗口,接待群众来访179029案次、350153人次。坚持全天候对接,在开通24小时诉求热线的同时,设立了手机短信平台,共收到市民短信1790条,办结率99%。专门成立了信息管理办公室,集中梳理分析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分门别类反馈到决策机关。今年,针对群众反映突出的供暖、城市环境问题,大力推进整改,赢得了群众广泛好评。四是打造为民排忧的解决问题平台。我们始终以“事要解决”为目标,做强做优做实信访大厅。根据信访问题的集中程度,对入厅部门进行动态管理,今年将市行政执法局、工商局、环保局等部门入厅,强化了大厅解决信访问题“终点站”的职能;成立疑难复杂

4、信访事项调处办公室,协调有关地区、部门组建专案组,攻克了一大批“骨头案”;依托信访稳定分流调处中心,一对一做好越级访人员的疏导调处工作;对三级终结的信访事项实行公开评议,增设了强化社会监督的环节,增加了群众表达诉求的机会。五是打造便民周到的基层服务平台。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要求我们必须把群众工作的网络、资源、优势运用于信访工作,将重心向基层转移,将触角向基层延伸,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我们开展了“四进四建”活动,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进支部、进楼院、进责任区,建立双向联动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服务机制,零距离倾听民声,实打实排解民忧,强化了广大党员服务群众的主体作用。在乡镇(街道)和

5、村(社区)分别建立群众工作站、工作室,设立2300名代理员,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里。六是打造安民顺气的教育帮扶平台。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增强信访工作效能的重要手段。我们积极引导群众树立依法、逐级、有序反映诉求的意识,特别是把接访过程作为思想教育的过程,探索了依靠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方式。针对那些法律之外、情理之中的信访事项,构建了工会、民政、劳动等部门参与的帮扶救助体系,通过帮扶救助息访5598人,息访率达91%。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加强领导作为重要环节,坚持把机构配优,依托信访局,组建市委群众投诉受理和权益保障工作部,并增设了专司社情民意收集处理、信访稳定风险评估和信访群众帮扶救助的处室;坚持把干部配强,群工部领导班子由5人增至7人,班子副职满5年可享受正局级待遇,选配专职副局级纪检组长,由工青妇以及公安局、法院的副职兼任副部长;坚持把资金配足,设立专项救助资金,严格报批程序,确保该花的一分不少、不该花的一分不多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