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典型案例.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178319 上传时间:2020-06-1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0.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典型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典型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典型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典型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典型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典型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典型案例.doc(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典型案例 案例一:化学工艺专业“理实一体”人才 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1-13案例二:“引德国双元模式 建特色现代学徒制” 14-20 案例三:“工作导向,任务驱动”计算机专业 联想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 21-30化学工艺专业 “理实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一、实施背景坚持“立德树人,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推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基础较差,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抽象的专业理论课,学生感觉较难入门,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2、,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要想达到培养目标有很大困难。针对这样的情况,绝大多数(不少的学校)学校都开展了如校内综合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化学工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模式,但是这种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企业不会也不放心把核心的工作任务交给学生来做,以致学生的顶岗实习只是流于形式,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顶岗。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专业知识能力,无法满足社会技术岗位发展的需求。这样导致教学目标发生了偏离,没能真正将学生培养成具备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为了克服办学中出现的上述的弊端,寻找出适应中职学生基础,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能学

3、到够用的理论,真正的学到技能的教学模式,我们通过对化工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以满足山东省、菏泽市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化工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并根据我校的办学条件及师资队伍情况,确立把化学工艺工专业办成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及较强应用能力的化工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确定其主要培养方向为满足市场需求的单元操作、总控室操作、分析检验的应用,毕业学生至少具备其中一方面应用能力。因此,化工部针对调研数据建设了一些理实一体化教室。以校企合作产业项目为核心,学生参与其中,老师作为指导这样一种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二、主要目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顺应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是职

4、业学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及能担任专业理论又能胜任专业技能的教学,将有关专业设备和教学设备同置一室,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师生双方共同在专业教室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教学任务。将应知的专业理论和应会的操作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强化专业理论的指导作用,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习理论兴趣,促进了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实训兴趣,为学生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同时还可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过程(一)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了切实加强专业建

5、设,使各类学校专业更好地对接产业,培养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实用型人才,经研究,决定成立东明县职业中专化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是我校确定有关专业建设和发展、审订专业教学计划、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专业技能的智囊团和指导机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宗旨是:应用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集中专家的智慧和经验促进专业建设。 化学工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名单 主 任:王德臣 东明县教育局副长 副主任:李东魁 东明县职业中专校长 委员: 孟凡增 东明县职业中专副校长 段红鹰 东明县职业中专副校长 余洪勇 洪业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胜伟 玉皇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卫河 方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6、总经理 张军堂 东明石化人力资源部经理 王柱宝 东明县职业中专化工部主任 薛风采 东明县职业中专化工部副主任 张东好 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东明石化大学校长 (二)成立理实一体化研讨小组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校化学工艺专业教师极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为了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由校内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及来自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研讨小组。小组成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理论教育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积极参与了教研教改工作和各种学术活动,有开展教学和科研经验;多数参与了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指导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组员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一部分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曾在东明石

7、化、玉皇化工、洪业化工等公司从事相关领域的技术工作。这些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起到强有力的后盾作用。(三)“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知,要成功地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一个专业必须有过硬的师资队伍和与专业规模相吻合的教学设施,也要对原来的专业课进行课程整合。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习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因此,化工专业部在学校领导关怀指导下大力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也要具有较熟练的实践技能,更要具有理实结合的教材分析及过程组合的能力,教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

8、双师型人才,更要具有创新综合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有一支技高一等、艺高一筹的专业教师队伍,对此,化工部采取多种途径加强专业教师培养。1.以老带新,以传、帮、带方式带领年轻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明确带教目标,落实带教措施,定期检查带教结果。传、帮、带是人们熟知的对快速培养年轻教师的一条最有效的传统的方法。我们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也要切实地执行这个传统的方法。现在我们的专业教师队伍有两个极端,其一:理论知识较强,但实际应用较少,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经验较少;其二,实践能力强,理论知识较少。就算是已经有一定从教年限的专业理论课或实习指导教师,由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时,如果由

9、上述的教师马上独立担任一体化教学工作,是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无助于他们发展成为“双师型”教师的。我们专业部根据实际情况,首先认真选择好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较丰富的教师担任一体化教学工作,让年轻教师或只有单方面教学经验的教师以学徒的形式跟着学习,拜师学艺,时间(一般为1-2学期),掌握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要求和步骤,为以后的独立教学工作打下基础,积累教学经验,实现教师的理实一体。在经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和培训学习后,年青教师对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一体化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既确保了教学的效果,也锻炼了任课老师,使任课老师能真正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任课老

10、师逐步趋向成熟,逐步地向“双师型”教师发展。2.加强校外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到职业师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和实际训练,强化实践性学习,使他们能更好更系统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强化培养职教教师的实践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专业实践。职教教师“双师型”专业发展目标,需要改变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加强专业实践教学,要让学校教师中的专业教师多到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多接触生产实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他们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训,我们派周光伟、吕改花、田明瑞、陈红春等老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二是加强教育实践。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需要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习得,教师在实际教育

11、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师的自我探究与反思,寻求解决方案的方法,唤醒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强化研究结果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它可以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与途径。3.组织年青专业理论课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进入工厂的生产一线单位,进行专业实践的锻炼学习。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机结合深入到行业生产第一线,参加具体岗位技能培训,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的教师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在他们的实践角度来提升教师对专业理论的认识。重点了解新技术应用以及进行产学研实践探索。专业部还要求

12、专业理论教师在一定期限内,都必须取得中级以上的技能等级证书。增强教师的“双师”能力。4.大力引进“能工巧匠”和各类专家,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二是聘请企业和社会上的行业专家,积极引进从企业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才到学校做实习指导教师,同时积极与企业建立联系,请企业专家来学校实训中心指导一体化教师,协助理实一体化老师开展相关工种的技能辅导。我们聘请石化集团分析检验室主任范培云老师到我部兼职。他们到学校任教,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入学校,传授给学生,也与本校教师相互促进,形成互补,促进了教学和实践的结合。通

13、过以上的方式方法去培养教师,能帮助教师较快地培养成为一名既熟悉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实践操作也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并通过教学的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使中等职业学校的迅速发展得到了有力的师资力量保证。(四)教学资源库的组建课程体系改革期间,课程建设小组通过充分的调研,并按照企业项目式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化学工艺专业各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把专业课程的理论内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有机的组合和统筹安排,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进度,编制相应的教学讲义。另外,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本着理实一体化教学原则,编制了化工实训操作实训的优质校本教材。(五)理实一体化教室的建设为了更好地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

14、学校配备必须的教学及实习硬件设施、实现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练习法教学的有机统一。为确保教学的质量,我们除采购批量实训设备外,还购进多台一体机等理实教室需要教学设备的,用来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需求。(六)承办市级技能大赛与参加山东省技能大赛通过竞赛,推进化工技术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促进适应石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搭建化工技术类职业院校的交流平台,促进职业院校间化工技术类及相关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经验的学习与交流,促进教学质量与师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提升职业院校化工技术类专业建设水平;展示职业院校化工技术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我校成功举办了三次菏泽市技能大赛,并积极参加山东省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四、保障条件(一)师资保障我校化学工艺专业师资梯队人员雄厚,其中王柱宝为菏泽化工教学名师,夏素花为专业带头人,薛风采为专业骨干教师,李倩韵、刘雪玲为青年教师,周光伟、陈红春、吕改花等具有业界经历。很多教师曾获得省和市级技能大赛一、二、三等等奖项。(二)校企合作保障学校以创建山东省中等职业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