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5129115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书记扶贫事迹材料5篇【篇一】,男,汉族,1968年9月出生,省厅经济责任局一处调研员。他1986年11月入伍,20年1月转业到省厅,20年5月31日,服从组织安排,到国家级贫困县县村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长。一年多来,先后带领四名工作队员按照省委组织部的要求,认真履行工作队职责,以精准扶贫工作为中心,以产业项目为牵引,以抓好村“两委”班子为己任,狠抓党员队伍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驻村工作成果显著。20年7月,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8月,被绥化市委授予全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入户调查,精准施策进驻村之后,身先士卒,带领两名工作队员和村“两委”班子成员逐户走访,对村民的拥有土地情

2、况、家庭成员、收入情况、支出情况、是否有危房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记录。对确定的贫困户,和两名队员会同村干部、帮扶责任人深入走访,分析其致贫原因,逐户研究帮扶措施,由帮扶责任人具体负责落实,做到因户施策。一是对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户,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帮助克服思想障碍,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主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尽快脱贫致富。二是对“因老、因病、因残、无劳动力”等原因致贫的贫困户,户重点在生活上进行救助,同时帮助发展一些种植、养殖业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生产项目。三是对“缺技术、缺资金”等原因致贫的贫困户,通过联系相关方面技术专家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致富技能,对那些有脱贫愿望和

3、信心,因缺资金无法起步的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的方式,引导选准致富产品和项目,确保贫困户增产增收。做好规划,改善村容村貌针对村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全村道路泥泞不堪,人车出行极其不便利;村内生活环境长期无人治理等现象,带领驻村工作队迅速行动,一方面,对村内道路等基础设施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并做好赵希武屯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工作,制定了村赵希武屯规划图,并协调争取资金412万(厅对上协调一事一议资金140万,其余由县里配套)用于村美丽乡村建设;另一方面,多次与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开会研究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制定了村规民约,禁止百姓随意乱倒垃圾、粪便,并由村内专人负责村内垃圾的清扫及道路的清洁工作。目

4、前,已经建设完成村级道路2.43公里,路边沟3968米,村内统一铁艺栅栏4800米,入户涵228个,大门228个,单孔过路涵38座,路灯80盏,并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广场,村内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得到极大地改观。解决危房问题,解燃眉之急对贫困户危房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发现在确定的107户贫困户中,有8户贫困户的危房亟待解决,其中李立福和李新臣家情况比较严重,如遇雨季降水量较大,极可能出现坍塌的危险,危及生命及财产安全。针对8户危房户,和村“两委”班子及帮扶人反复地做思想工作,让其搬出危房,尤其是贫困户吴桂芝、李新臣不愿搬出现居住危房,经做其子女思想工作,同意转移到安全住房生活,由于担心

5、贫困户们的生命安全,多次带领两名队员夜间检查确认是否及时搬出危房,发现吴桂芝仍然在危房中居住,通过耐心劝导,当晚搬到亲属家。同时积极帮助协调资金、由村里采取担保的方式联系彩钢厂家对危房进行改造新建。目前,共改造危房22户,其中8户D级危房户于20年全部完成了新建,并住进了安全的新房。抓好基层党建,培养后备力量一年多来,严格落实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注重“抓两委,带班子、抓党员,带队伍”,共召开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代表大会20次,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及村内党员学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指示精神。组织全村党员开展党日宣传活动,并建立党员微信群,及时动态发布

6、最新党的政策方针,组织党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每周答题活动,增强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党组织凝聚力。9月,他带领驻村工作队与省国家开发银行贷委办党支部联合组织党建活动,捐赠教育培训器材,完善村基础党建设施,丰富了教育活动。丰富活动,显扶贫实效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帮助百姓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和增强自觉爱护家园的意识。一是开展送医下乡活动。20年11月,该同志组织协调专家到村为百姓义诊,现场接诊群众70余人次,并发放5000余元的药品,获得村民的一致好评。二是开展新春慰问活动。春节期间,号召厅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捐款2万余元。春节前夕他还带领工作队为贫困户送去了大米、豆油等

7、慰问品,并带去了全厅干部对村百姓的新春祝福。三是开展防火知识教育活动。联系县消防队,在村内开展了防火知识宣传教育,讲解了春季放荒、清明祭祀、家庭用火等注意事项,提高村民的火灾防范意识。四是开展“文明卫生示范户”评选活动。为提高村民的卫生意识,让村民能够主动遵守村规民约,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在全村开展了“文明卫生示范户”评选活动,专门定制了文明卫生示范标志牌,对评选出的10户示范户进行挂牌奖励,激发了村民主动维护卫生环境的热情。【篇二】,区市政局执法一大队副大队长,20年8月被选派到镇村担任第一书记。自任职以来,通过抓党建促脱贫、办实事促和谐,用真情打动百姓,用发展造福百姓,用行动赢得称赞。村先

8、后被区授予“精准帮扶工作先进村”“环境卫生先进村”“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他本人在20年被示范区党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年村党支部被确定为区软弱涣散党组织,作为下派第一书记,深感责任重大,他常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走东家、串西家,与农民膝促谈心,虚心请教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老党员,掌握村情民意,加班加点扎实学习与农村干部息息相关的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党员管理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驾驭工作的能力。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坚持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结合“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教育引导村“三委”干部和全体党员,不断增强大局意识、树牢

9、规矩意识、强化宗旨意识。在各项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身作则,带头维护班子团结,带头执行工作纪律,带头抓好工作落实,带头推进“三务公开”,带头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在他的带动下,村彻底扭转了以前那种软弱涣散的局面。“三委”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党员群众的信任度和拥护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发挥,普通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村务民主管理和村级集体事业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多措并举,扎实开展精准脱贫“村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这句话是同志担任村第一书记后常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在精准脱贫工作中,他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先后给17户26名学生办理了教育助推助学资

10、金52026元;给1户贫困户落实了产业帮扶资助资金1200元;给3户贫困户落实了住房保障资助资金62000元,给5户贫困户落实爱心超市资助资金18000元,给4户贫困户落实临时救助资金20000元。另一方面为贫困户积极寻找致富门路,多次主动上门与用人单位协调,先后为5户贫困户推荐了就业创业岗位13人。关心关注特困家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解民忧、解民难。二组低保户郭凤英,20年3月查出患有肺癌,丈夫因患尿毒症于2009年去世,儿子外出打工因车祸受重伤需要三次手术,肇事司机家庭十分困难,无力赔偿医药费,加之郭凤英本人需要化疗,连番灾难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得知后,立即向区镇两级各部门领导汇报,申请到

11、临时救助资金5000元;号召区市政局及镇村党员干部为郭凤英募捐8600元;他先后到示范区工商局、杨凌德威堡酒庄组织开展献爱心募捐18300元;与杨凌电视台积极联系,对这个特困家庭进行专题报到,发起网上“轻松筹”募捐活动,得到社会捐款53048.18元。郭凤英逢人便夸:“我和我娃能有今天,全多亏了村里的第一。”着眼长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没有集体经济发展,村里的公益事业就举步维艰。他积极与村“三委会”班子集体研究,寻求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路子。一是通过招标的方式,将50亩闲置土地租赁给金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实现集体资产租金收益38.7万余元。二是推进村级组织示范阵地建设,拓展服务功能,新建“福

12、万家”便民超市,通过外包经营实现集体资产租金收益14.39万元。三是发动群众流转土地356亩,支持杨凌伟隆公司建成小麦玉米良种繁育基地,实现年租金收益42.72万元。四是完善农田基本水利设施建设,新打机井3眼,完善配套设施,新修农业节水设施管网10000米,为群众发展洋葱、苗木等经济产业奠定了基础。他还积极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举办洋葱种植、苗木嫁接、家政服务等农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6期,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320人次。20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真抓实干,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只要是群众的事,再苦、再难,也要去做!”这句话又是他在村不畏严寒酷暑,日夜忙碌的又一生动写照。村原有街道柴草

13、乱堆乱放、污水乱流,脏乱不堪,夜间没有路灯群众出行很不方便。他及时召开两委班子专题会议,统一思想、做好规划,通过与上级部门积极沟通争取“一事一议”奖补项目,筹措项目资金160万元,组织发动党员群众80人次,对村南臭水沟进行了清理和改造,新修文化广场3处;部水冲式厕所1座;硬化街道9630多平方米;修建排水管道4360多米;完成门前统建2730米;加固水泥栏杆1890多米;安装锌钢栏杆300多米;栽植绿化乔木5730棵,灌木5218棵,清理、平整村内柴草垃圾累计30000多平方米;定时给街道两旁新栽植的绿化树木进行浇灌和养护,对街道进行了冲洗,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原来村里街道一到晚上漆黑一片,

14、向镇政府、示范区市政局、区市政局等有关部门多渠道争取资金20多万元,村四号路主干街道安装路灯18盏,灯具37副。彻底改变了村上原来“街道污水流、垃圾到处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晚上黑漆漆”的落后面貌。在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特别注重村民素质提升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村木偶戏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但近年来因青年人多外出务工等原因祖辈们流传下来的木偶戏演出技艺濒临失传。他得知这一情况后,全力支持村里现有一班艺人传承优秀文化,自掏腰包帮助木偶戏班添置购买演出服,积极组织他们参与各种演出活动,每逢遇到外出演出,他都要亲自驾车义务接送演出人员,为他们加油助威。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村里木偶戏有人表演、有人

15、传承、与时俱进,先后多次在示范区新春团拜会、元宵晚会,尤其是今年11月29日央视七套“乡约”节目组走进杨凌等一些大型活动演出。20年底,村的木偶戏被杨凌示范区列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木偶戏更是成为村一个靓丽的名片。如今的村“三委”班子战斗力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弱势群体有人帮,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纷纷夸赞“第一书记来了,村真的变了。”【篇三】20年由于组织需要,作为县扶贫局工作人员的,被组织选派到界头庙镇范家卓子社区村担任第一书记,他说:“能够选派到村担任第一书记,这是组织对我们的信任和肯定,也为能报效农村、服务农民提供了难得的机会,难,怕什么,用点心,勤奋点,就没有难倒咱们的事”。两年时间说长则长,说短则短,村留下了他挥洒青春的汗水与泪水,有付出也有收获。上任伊始,从“抓班子”提升支部凝聚力入手,围绕“重民生”和“促脱贫”两大任务开展工作,带领村庄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一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主要任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严肃党组织生活,扎实落实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党员年初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