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1_6篇共6套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5117658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1_6篇共6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1_6篇共6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1_6篇共6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1_6篇共6套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1_6篇共6套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1_6篇共6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03709模拟题1_6篇共6套(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制造着全世界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工厂”。D、英国参见教材P38。2、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A、集中表现为它鲜明的政治立场B、公然申明了自己的阶级性C、坚决批判一切剥削阶级的理论观点D、整个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解析:答案选A。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参见教材P48。3、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在各方面素质中,()起着统领作用。B、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在各方面素质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起着统领作用。参见教材P55。4、在()阶段,资本国

2、际化的形式除了商业资本国际化继续发展之外,借贷资本的国际化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资本国际化进程加速。B、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参见教材P214。5、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国际化中()资本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D、产业参见教材P214。6、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更替,是在生产力发展及其与()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D、生产关系参见教材P219。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C、实践的观点参见教材P69。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重论成果。A、实事参见教材P95。9、指出:“(),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A、解放思

3、想参见教材P96。10、在下列社会制度中,商品经济消失的社会制度是()。D、共产主义社会参见教材P253。11、1917年,()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俄国参见教材P224。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国情,以()为中心。C、经济建设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4、家。参见教材P265。13、在当代中国,坚持(),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参见教材P265。14、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参见教材P235。15、列宁在领导维埃俄国的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下列不属于这些特征的是(C)。A、在所有制上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并存B、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C、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但是比资本主义低的劳动生产率D、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制度解析: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髙的劳动生产率。参见教材P237。16、我国

5、()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C、十八届三中全会参见教材P147。17、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中,()是动力。A、改革18、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中,()是关键。B、发展19、下面对人的认识运动描述正确的是()。C、螺旋式的上升运动解析: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里讲的循环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人的认识运动既不是简单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上升运动。这就是认识运动发展的总规律。参见教材P109。20、真理不具有()的功能。A、指导实践B、再认识C、教育和激励D、

6、继承您的答案:D正确答案:D参见教材P117。21、下面对党的的群众路线的描述,错误的是(D)。A、一切为了群众B、一切依靠群众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D、干部领导群众22、资本原始积累在历史上最著名的国家是()。D、英国23、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来源于()。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参见教材P184。24、解析:现在的德国、意大利是实行议会制的典型国家。参见教材P187。25、“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写照。B、价值观 参见教材P193。二、简答题26、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的新特点。正确答案:主要有:资本流向的变化,从原来的主要是发

7、达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发展到当代的多方向输出,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在私人资本输出增长的同时,国家资本的输出也在增长,并日益成为占重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与过去时代不同,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多采取所谓“援助”的方式进行。解析:参见教材P210211。27、什么是共产主义精神境界?正确答案:(1)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完全超越了“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的新人。(2)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表现在多方面,是在人们长期的集体主义生活实践中,特别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巨大

8、发展基础上的共产主义新型社会经济关系的建立而逐渐形成的。解析:参见教材P255。28、简述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转化。首先,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的有意识的行动的产物,它随观念上层建筑的变化而变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把政治上层建筑看做是观念上层建筑的物质附属物或物质设施。其次,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成的物质力量,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例如,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建立起来以后,就广泛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9、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人们的头脑。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政权和领导国家政权的政党是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随着阶级的消灭,国家也将随之消亡。解析:参见教材P133。29、简述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正确答案: 首先,从认识客体方面来考察。其一,客观事物本身往往是多种矛盾的统一体,每一个矛盾的双方以及各个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有很多特点和非常复杂的情况,这就决定了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开始就显露在外面,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才逐渐暴露出来。

10、其三,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而一定社会所提供的科学技术条件是与那个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相联系的。这就使得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认识客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人们对它的认识必须经历反复的过程。其次,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认识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其必须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解析:参见教材P109。30、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正确答案: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

11、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解析:参见教材P173。三、论述题31、论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正确答案: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集中制是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相结合,是与集中的统一。它要求充分发扬党,健全制度,保障党章规定的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权利,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朝气蓬勃,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为党的事业做出贡献,并对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有效的监督。要在充分发扬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集中,从而保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在行动上做到步调一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团结统一的党。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原则,在马克思

12、主义基础上团结一致,是党保持强大力量、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党的团结统一的坚实基础,是共同的指导思想、共同的阶级基础、共同的奋斗目标。虽然党在具体问题上会有不同观点、不同意见,但党的宗旨、方针、路线是明确的,在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下,党可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个人恩怨都可抛弃,为了党的事业,必须遵循集中制的原则维护好党的团结统一。应在党开展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充分发扬,克服缺点、纠正错误,统一思想。要严守党的纪律,服从组织决定。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服从党的决定,但可在尊重多数人意见的前提下保留个人意见。绝不允许搞破坏党团结统一的派别活动、分裂活动。因为这是

13、有违党的宗旨和人民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是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党是工人阶级的有严密组织的先锋队,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这是党的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的重要条件。一个没有严格纪律、组织涣散的党不可能有强大的战斗力。马克思主义政党有明确的目标和铁的纪律、雷厉风行的作风和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因而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解析:参见教材P247。32、论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正确答案: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当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发生尖锐冲突的时候,只有通过

14、社会革命,才能推翻或摧毁旧的国家政权,建立革命阶级的政治统治,消灭旧的生产关系,确立或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从而用较高的社会形态代替较低的社会形态,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扫清道路。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革命是被剥削者和被压迫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那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列宁曾经指出:“人民的、特别是无产阶级的以及农民的组织者的创造性,在革命旋风时期比在所谓安定宁静的(牛车似的)历史进步时期强烈、丰富、有效千百万倍。”再次,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革命不仅要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要建设一

15、个新世界。革命阶级只有在革命实践中,才能学会建设新社会的本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一切旧肮脏的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解析:参见教材P144。一、单项选择题1、列宁在()等著作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B、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A、理论联系实际4、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前,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阶段。D、自由竞争5、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来实现的。A、垄断价格6、提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是()。C、列宁见教材P64。7、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参见教材P62。8、下列所有制形式中,不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所有制形式的是()。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C、社会公有制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