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115668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85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ppt(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0诗四首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一 整体感知 思考 说说 渡荆门送别 一诗的主要内容 写作者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二 研读欣赏 写景的句子是哪句 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由远到近的顺序 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 并说说理由 例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 渡过荆门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 山逐渐消失了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 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

2、的气勢 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辽阔高远的景色 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三峡 见到广阔的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的朝气 再如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 再以天上的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 天空的高远 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 从不同的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 奇妙多姿 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不直接说出对故乡的思念的之情 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 怀着深情厚意 万里送行舟 从另一方面写来 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 背景资料 唐代自开国以来 各方的番夷部落不断侵入 唐政府不得不加强边防

3、 以应站事 有时也趁胜逐北 有扩张领土之意 开元天宝年间 有许多诗人参加了边塞高级将领的幕府 做他们的参军记事 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的见闻写成诗 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唐代诗人的新题材 这一类诗 在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今天 我们学习的 使至塞上 就是一首边塞诗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 都护在燕然 大漠风光 一 整体感知1 朗读诗歌2 思考 出使人是谁 在什么情况下出使的 出使的目的是什么 二 研读赏析1 说说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一句的含意 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自己过了居延 就象 征蓬 一样 飞出了汉塞 又象北

4、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 蕴涵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愁怅 暗写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忧郁 2 赏析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一句 大漠茫茫无际 在这纯然一色 荒凉无边的背景上 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 显得非常醒目 孤烟 两字能状其神韵 一 直 字 使景物显得简单纯净 长河落日圆 写出了苍茫的沙漠 没有山 没有树 只有黄河横贯其中 视野所及 大漠无边无际 黄河杳无尽头 笔力苍劲 意境雄浑 视野开阔 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归园田居陶渊明 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 一名潜 字元亮 寻阳柴桑 今江西九江 人 他生活在东晋后期 这时政治黑暗 贵族腐败 门阀制

5、度森严 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其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 官至大司马 封长沙郡公 他的祖父和父亲曾经作过太守一类的官 但到陶渊明时 家境已经没落 因此他从小就过着贫困的生活 他少年时曾有过豪放的生活 志向远大 他接受了儒家的用世思想 有 大济于苍生 的抱负 很希望建功立业 他曾写道 少年罕人事 游好在六经 少年壮且厉 抚剑独行游 忆我少壮时 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 他少年好学 知识渊博 诗 赋 文写得都非常出色 但由于政治黑暗 门阀制度的排挤 无法施展他的政治抱负 这就是他仕途不通和悲剧的原因 陶渊明辞官归隐 是对黑暗现实的有力反抗 但文中有些乐天知命思想是不足取的 这篇文章语言清新 朴

6、素自然 叙事 写景 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感情真实充沛 富有抒情意味 宋代著名作家欧阳修曾赞扬说 晋无文章 惟陶渊明 归去来辞 而已 陶渊明在 归田园居 少无适俗韵 中写道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归园田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意译 在南山脚下种豆 草长得很茂盛 豆苗却很稀疏 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晚间顶着月亮扛着锄头回来 道路狭窄 草木丛生 晚上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服沾湿不值得惋惜 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写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 写出了作者的勤劳与执着 2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7、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 闲适的心情 3 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指自己隐居躬耕 不与丗俗同流合污的愿望 问题探究 1 诗的首联和颔联写了什么内容 登岳阳楼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朗读 j ng x y 图景欣赏 登岳阳楼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恨悲 注释 酒店或茶馆的幌子 缓慢 瓜分 徘徊 靠着 高处 登楼 意译 在洞庭湖的东边 长江的西边 酒店和茶馆的幌子一动不动 夕阳缓缓地下沉 在这当年吴国和蜀国瓜分的地方登上城楼 黄昏时 徘徊在湖光山色中 不远万里 来此游赏 登楼远望 三年来的逃难生活 登上高楼更觉苍凉 满头白发在多变的世界中凭吊古人 更增加了我的无限伤悲 1 诗的首联和颔联是景物描写 对下面诗句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从大处着墨 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 在一个宏观视野中推出岳阳楼 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 转而为强烈的抒情 经过前面的蓄势 诗的颈联终于发出了最高亢 最强烈的呐喊 2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 流离失所 天涯沦落的憤懑与伤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