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上传人:墨渲 文档编号:1351099 上传时间:2017-06-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灾害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气象灾害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气象灾害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气象灾害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气象灾害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象灾害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灾害基本术语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地方标准气象灾害基本术语 (征求意见稿)编 制 说 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2017 年 5 月目 录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12、编制的目的 .13、起草单位 .24、主要工作过程 .25、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 .3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41、标准编制原则 .42、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5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6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 .7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7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7七、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7八、贯彻

2、地方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7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8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81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2016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发了关于下达2016年第一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6198号),将气象灾害基本术语列为2016年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项目编号为2016-0118,项目起止年限为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2、编制的目的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 70以上,像台风、暴雨,包括暴雪灾害每年的损失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 1%-3%。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

3、、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成为保障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由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涉及气象、民政、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海洋等多个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和相关组织。随着气象灾害的频发,如何做好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为我们整个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相关部门职能分工不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和相关组织参与减灾救灾的角色定位不同,他们对气象灾害种类、气象灾害风险、气2象灾害防御内涵理解不一致的问题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开展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为了规范气象灾害的基本术语,有效地统一气象灾害防御内容的认识和理

4、解,很有必要制定气象灾害基本术语,强化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对促进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和相关组织协同参与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起草单位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4、主要工作过程(1)2016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召开气象灾害基本术语地方标准制定启动会,成立标准编写小组,明确了目标和任务,确定了标准编写技术方案,进行了任务分工,制订了工作进度计划。(2)2016年6月-2016年12月,编写组查阅了大量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学术专著、科技论文等关于气象

5、灾害基本术语的资料,认真学习了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570号)、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办函2009120号)”、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等法律法规文件,以及GB/T 26376-2010 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GB/T 327962-2011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QX/T 116-2010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等级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初步确定了标准编制提纲。(3)2017年1-4月,编写组根据标准编制提纲,起草完成了气象灾害基本术语标准初稿。(4)2017年5月,编写组召开研讨会,对标准初稿进行了充分讨论,并逐条对标准条文进行修改,形成了气象灾害基本术语的征求

6、意见稿。5、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有:苏志、罗红磊、郑凤琴、何 如、周绍毅、黄梅丽、李 强。苏 志:第一起草人,负责制定标准起草方案,确定标准内容,负责主体内容编写、修改,全面把关。罗红磊:负责完成标准第一章、第二章的起草和标准的编辑排版。郑凤琴:负责完成标准第三章的起草。何 如:参加标准第二章、第三章的起草。周绍毅:参加标准第二章、第三章的起草。黄梅丽:收集与气象灾害术语有关的文件、标准和资料,参与标准的起草。李强:参与资料收集和整理。4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1、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遵循科学性和协调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1)科学性和协调性本标准

7、的制定遵循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办函2009120 号) ”、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 570 号) 等法律法规文件的规定,以及民政部和中国气象局有关气象灾害的标准和规定,同时是在有较丰富的气象防灾减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的,因此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协调性。(2)可操作性本标准规范了广西气象灾害类别、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等术语。标准的内容简单易懂,易于在社会上普及和宣传,可操作性较强。(3)实用性本标准有利于统一社会各行业对气象灾害基本术语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全面提升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开展和气象灾害风险的管理水平,对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

8、意义。本标准可直接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应用,实用性强。52、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气象灾害基本术语给出了关于“气象灾害类别”和“气象防灾减灾”两部分内容的基本术语。其中, “气象灾害类别”给出了热带气旋、暴雨、寒潮、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等灾害的术语和定义;“气象防灾减灾”部分重点给出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预案、应急响应、灾害评估、灾害防御规划、气象防灾、气象减灾等方面的术语和定义。确定本标准主要内容的主要依据有:(1)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 570 号) ;(2)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办函2009120 号) ;(3) 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

9、92020 年) ;(4) GB/T 26376-2010 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 ;(5) GB/T 27962-2011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 ;(6) QX/T 116-2010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等级 。本标准根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 570 号) 和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办函2009120 号) 的规定,确定“气象灾害类别” ,相关术语参考了QX/T 116-2010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等级 、 GB/T 19201-2006 热带气旋等级 、GB/T 21987-2008 寒潮等级 、 GB/T 27964-2011 雾的预报等级 、 GB/T 28592-20

10、12 降水量等级 、 QX/T 48-2007 地面6气象观测规范 第 4 部分:天气现象观测等国家和行业标准。 “气象防灾减灾”相关术语参考了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办函2009120 号) 、 GB/T 26376-2010 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 、 QX/T 116-2010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等级 、GB/T 27962-2011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等文件和标准。三、主要试验(或验证) 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 70以上,因此,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成为保障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11、。气象灾害基本术语规范了气象灾害种类、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等方面的术语,可有效地统一民政、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海洋等多个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和相关组织对气象灾害基本术语的理解和认识,对促进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协同参与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本标准无采用的国际标准,是国内首次制定“气象灾害基本术语”标准。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7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遵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 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12、 、 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 QX/T 116-2010 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启动等级 、GB/T 27962-2011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图标 、 GB/T 19201-2006 热带气旋等级 、 GB/T 21987-2008 寒潮等级 、 GB/T 28592-2012 降水量等级 、 QX/T 48-200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第 4 部分:天气现象观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没有出现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发生冲突的条款。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无。七、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建议本标准为地方推荐性标准。八、贯彻地方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为统一民政、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海洋等多个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和相关组织对气象灾害基本术语的理解和认识,促进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协同参与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建议本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后组织宣贯,便于对标准内容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