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石头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开发规划.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108390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磐安县石头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开发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磐安县石头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开发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磐安县石头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开发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磐安县石头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开发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磐安县石头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开发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磐安县石头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开发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磐安县石头村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开发规划.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磐安县石头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规划文本目 录第一章 旅游开发背景与战略意义1一、石头村基本情况1二、石头村重要旅游资源1三、石头村旅游开发前景和战略意义2第二章 旅游规划总则3一、规划范围与规划分期3二、规划规范和规划依据3三、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3四、规划目标与规划任务3第三章 旅游开发条件评价4一、旅游资源条件4二、旅游客源条件4三、交通区位条件4第四章 旅游开发战略和思路4一、旅游开发战略SWOT分析4二、旅游开发战略5三、旅游开发总体思路6第五章 旅游开发总体构想6一、旅游开发定位6二、旅游主题策划6三、旅游景区结构与功能规划7四、旅游组织与旅游线路设计7第六章 旅游景区旅游

2、项目开发规划8一、重点景园旅游开发规划8二、旅游项目开发规划9三、旅游产品开发规划10第七章 旅游形象设计与旅游营销策划11一、旅游形象设计11二、旅游市场细分11三、旅游市场营销目标和策略11第八章 旅游开发建设专项规划12一、旅游景观建设规划12二、旅游建筑建设规划12三、旅游设施建设规划12第九章 旅游开发建设思路和措施13一、建立旅游联动开发机制13二、多渠道筹集资金,启动旅游开发13三、整合旅游资源,分期开发建设13四、框架控制,市场运作,滚动建设14附件:磐安县石头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开发规划图件1磐安县石头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景区鸟瞰图2磐安县石头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景区交通区位分析图

3、3磐安县石头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分析图4磐安县石头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景区旅游功能分区图5磐安县石头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景区旅游景观规划图6磐安县石头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景区旅游建筑景观规划图7磐安县石头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景区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图8磐安县石头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景区基础和服务设施规划图第一章 旅游开发背景与战略意义一、石头村基本情况1、区位和历史沿革石头村位于磐安县西部,磐安县城东南方向40省道沿线,离磐安县城4公里,离花溪风景区5公里。石头村是磐安县安文镇的一个行政村,村庄原名式团村,全村246户人家,718多人口,全村人均为朱姓。先祖是东夷伏羲部落联盟中的一个部落,是商王朝

4、的后裔。元代中期(公元1330-1340年),石头村祖先反抗元朝官府的残酷压迫,从台州黄岩避世隐居于现居地,并从附近村落购买山林、旱地和水田,繁衍生息至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2、自然环境与资源石头村坐落于四面环山的一个山间谷地。四周山峦叠嶂,景色优美,有世外桃源之形。石头村年平均温度在13.917.4之间,夏季气候凉爽宜人。村庄四周树林茂密,栽培有百亩银杏林,村口有二十多株树龄已有500多年的古树,特别是红豆杉,是石头村的“镇村之宝”。石头村重要生物资源还有各种中草药、各色水果、瓜果蔬菜和银杏。其中特色水果“牛心柿”个大味甜,曾经是贡品。3、经济与文化石头村现留存山坡旱地800多亩,全村

5、仅有200多人口留村务农,其他人口或外出经商办厂或外出从事木雕、建筑等工作。经济收入,农业主要来源于药材种植,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村民外出务工。村域内有中小企业十多家,主要从事木制品、工艺品、农产品加工、小五金等产品的生产。石头村有浓厚的耕读传家文化,多出文人和贵人。据统计全村在外任职的人员有1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5%。村中尚保存数座古建筑,显示石头村古时的兴盛。二、石头村重要旅游资源1、红豆杉古树群在石头村村口有二十多株红豆杉、枫树等古树,树龄都在500年以上,见证着石头村古老悠久的历史。石头村古树群参差挺拔,具有很大的旅游观赏价值。特别是红豆杉,是世界濒临灭绝的“国宝级”珍稀植物,50

6、0年树龄的红豆杉更是国宝中的国宝,具有很大的观赏和科普价值。另外红豆杉中的紫杉醇具有抗癌功能,红豆杉生长的空气环境中含有紫杉醇芳香,具有防癌、抗癌疗效。2、百亩银杏林在石头村南部山地栽培有百亩银杏林。银杏俗称白果、公孙树、鹅(鸭)掌子,属裸子植物。在第四纪冰川降临之前,曾与动物界的恐龙一样称王称霸于世。银杏为银杏科唯一生存的种类,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由于具有许多原始性状,对研究裸子植物系统发育、古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四纪冰川气候有重要价值。银杏叶形奇特而古雅,是优美的庭园观赏树。银杏对烟尘和二氧化硫有特殊的抵抗能力,为优良的抗污染树种。银杏种子可作干果,叶、种子还可作药用。3、中草药和蔬菜瓜果

7、石头村留村村民主要从事中草药和山地蔬菜瓜果种植。中草药可以赏花、可药膳,是重要的旅游资源。石头村的山地蔬菜和瓜果由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有机的种植方式,味道鲜美。尤其是石头村的“牛心柿”,个大味甜,曾经是贡品。这些生物资源是石头村乡村旅游重要的旅游吸引物。4、朱氏红豆杉图腾文化在上古时代伏羲部落联盟中有一支部落,他们对生活环境中的赤心木(即红豆杉)产生了神秘而深厚的特殊情感。把赤心木称为“朱木”,并当作本部落的神来崇拜,认为自己是神圣朱木的后裔,并把自己称为“朱”氏族,于是古老的朱氏氏族便形成了。8000年过去了,石头村的朱氏祖先仍崇拜赤心木(红豆杉),迁徙至石头村后在村口栽种了红豆杉,祈祷朱

8、氏之神保佑石头村朱氏家族平安、兴旺。石头村的朱氏红豆杉图腾文化具有很高的文化旅游价值。朱姓起源主要有五大支系:朱襄氏之裔、曹姓、狸姓、子姓和外族改姓。这几支朱氏后裔多出名门望族。如朱氏本支朱襄氏是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之后的部落大首领。朱襄氏后裔朱虎是舜帝名臣。朱虎的子孙表现不俗,西周的名隐士朱张、战国时齐人朱毛、魏国大力士朱亥、西汉中邑侯朱进等名人均是朱虎的后代。另外几支系朱姓也都源于古天子改姓而来。如曹姓朱氏源于黄帝之裔,狸姓朱氏源于尧帝之子丹朱之裔,子姓朱氏源于周成王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之裔。外族改姓朱氏多为一些少数民族部落首领之裔和明朝朱皇帝恩赐大臣国姓朱。中国朱氏族是一个伟大的大族,出现

9、过无数名人。先秦以来,朱姓称帝者有25人,先后建立了高句丽、后梁、明等政权。杰出的人物有:西汉大臣朱买臣、高句丽国君朱蒙,东汉大将朱儁,三国时魏国名僧朱士行,东晋名将朱序,南朝梁国大将朱异,唐朝宰相朱敬则、名将朱环、割地称秦的朱沘、割地称冀王的朱滔,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宋朝医学家朱肱,词人朱敦儒、诗人朱弁,南宋理学家兼教育家朱熹、学者朱震,元朝医学家朱丹溪,数学家朱世杰,地理学家朱思本,画家朱德润,戏曲作家朱凯,元明之际学士朱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剧作家朱权和朱有炖,历史学家朱载堉,明清之际学者朱之瑜,清朝书画家朱耷,文学家朱彝尊、文字训诂学家朱骏声,民国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民主革命家朱执信

10、、地质学家兼古生物学家朱森。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朱德,物理学家朱经武、美学家朱光潜,语言学家朱德熙,民族乐器演奏家朱英,化学工程学家朱亚杰、电子学家朱物华,生理学家朱壬葆,实验生物学家朱洗,鱼类学家朱元鼎,病毒学家朱既明,理论物理学家朱洪元,土壤化学家朱祖祥,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总理朱镕基。还有诺贝尔奖物理学家、美国史丹福大学教授.朱隶文。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朱姓历代名人653名,占名人总数的1.44%,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一位;朱姓的著名文学家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92%,排在第二十一位;朱姓的著名医学家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9%,排在第十二位。朱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二十大姓之一,占了当代人口的1.3%,总人

11、口大约500余万。朱姓分布很广,在全国都有分布。在华东地区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尤其是浙江、安徽、江苏、江西、福建等省份分布密度更高。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东部,每平方公里的朱姓人口达到64人以上,有的地区最高达到11人以上。5、隐世耕读文化石头村四面环山,高悬于山间盆地中。经过上马石的公路,很难发现上面的山间盆地还有一个村庄,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情景,是一个天然的避世隐居之地。石头村朱氏祖先崇尚隐世耕读文化,鼓励子孙耕作和读书。祖先的隐世耕读文化影响了石头村一代又一代人,使石头村多出文人和贵人。据统计,全村700多人口,有100多人在外工作,其中处级以上和和硕博以上的人才有20

12、多人。对于一个山区小村出了这么多人才,实为罕见。三、石头村旅游开发前景和战略意义1、石头村旅游开发前景(1)发展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具有集群依托优势。磐安是“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药材之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卫生县城”,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浙中大盆景、天然氧吧城”之称,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条件优越。随着乡村度假休闲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大,磐安县将成为长三角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旅游目的地。面对日益扩大的乡村生态旅游需求市场,磐安县如果能以花溪夹溪风景区、大盘山自然保护区等重要景区为核心,选择周边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村落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必将形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乡村生态旅游“集群”

13、,成为一个乡村生态旅游大县。磐安县乡村生态旅游集群的形成,将给石头村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2)乡村生态度假休闲旅游方兴未艾,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提高,乡村度假休闲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西欧国家有33%的国内旅游者度假旅游选择乡村度假旅游,占旅游消费市场的40%。目前在发达国家,乡村度假旅游被认为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并以10%的年均速度增长。磐安主要旅游客源地长三角地区人均收入已接近2万元。按照世界银行组织以人均3000美元为进入现代化的标准,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国际旅游发展经验和我国旅游发展实践,未来长三角区域将出

14、现一个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市场需求的井喷期。石头村山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有特色,历史文化内涵深厚而有魅力,发展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客源市场前景广阔。2、石头村旅游开发战略意义安文镇发展工业,征用农地,石头村农业经济逐渐萎缩,大多数农民外出务工。石头村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石头村开发乡村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发展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具有重要战略意义:(1)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收入。(2)可以实现农地资源整合,集成人力、物力、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发展生态、特色、高效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经营效益。(3)可以实现村民房产、农地、林地的多重利用,提高农民资产收益

15、。(4)建成磐安县乡村度假休闲旅游示范基地,搞活一点,带动一片,有利于带动磐安县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开发,促进磐安旅游业发展。第二章 旅游规划总则一、规划范围与规划分期1、规划范围本旅游规划范围为石头村整个村域。具体包括石头村的水口区域、村庄及其周围山坡农地和山林、石头村南部山坡地(银杏林)和谷地,规划面积为0.8平方公里。2、规划期限本规划属近中期旅游开发规划。规划基年为2009年,分为近期和中期两个开发阶段。近期为2009年2015年,中期为2016年2020年。二、规划规范和规划依据1、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3年5月。2、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3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