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98491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doc(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 (20012015)规划文本北京市人民政府2002年12月目 录第一章 导言3第二章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总则5第三章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的目标8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9第五章分期(近期与远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其重点17第六章 北京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24第七章 实施规划措施26第八章附则31第一章 导言第一条 规划编制的必要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北京地区由于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类对大自然过多的索取和不合理的工程活动,使人类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使北京的地质环境负担沉重并趋恶化,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地质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

2、失不断加大。在世界大都市中,北京是发生地质灾害较多较严重的城市之一,由于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断裂构造发育,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致使北京地区的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并且地质灾害具有灾害频发、灾种多、群发性强的特点,又因灾害的突发性与隐蔽性,故存在着大量的灾害隐患,地质灾害已成为限制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二条 规划编制的意义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具有独特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因此,防御和治理地质灾害,保证北京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在21世纪中叶把北京建设成为当代世界一流城市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世纪初始,改革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

3、办权、我国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北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做好北京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建好“新北京”、迎接“新奥运”、提升北京的国际大都市地位,又不乏深远的国际意义。编制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至2010年),并付诸实施,是有效地减轻地质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保卫首都的安全、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造福子孙后代的重大举措。第三条 规划编制的过程为了充分认识和有效地防治地质灾害,八十年代后期北京地勘局(原北京市地质矿产局)开始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展开调查,除专项调查外,还有全市范围内的综合

4、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对地质灾害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对其防治力度也在逐渐加大,并于1996年编制了北京市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规划,为使北京地区地灾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入,创建良好的地质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新世纪初始再次开展北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修编工作。第二章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总则第四条 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勘察、监测、治理)的全局性、指导性文件。地质灾害的管理、勘查、监测、信息网络建设、科普宣传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应以本规划为依据。各地区城镇建设规划应参照本规划制定。第五条 本规划范围是北京市辖区内除地震外的地质灾害(下同),包括泥石流、滑坡、崩塌(

5、滑塌)、矿山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沙土液化、土地沙化。在本区内进行的各项有关上述灾害的防治工作,均应符合本规划的有关规定与要求。第六条 本规划以2001年为基准年,2005年为近期规划年,2015年为目标(远期)规划年。第七条 规划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2001.3.2)(2)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国土资发200179号)(3)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4)北京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京政发199915号)(5)北京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待批)第八条 规划的指导思想本规划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三个代表” 精神,为使北京地

6、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实现由过去行政手段为主向引导型转变、追求经济、社会、环境持续协调发展,本次规划力争与时俱进,从北京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突发性致灾地质作用为重点,以群测群防为主要手段,以改善地质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保障社会稳定为主要目的,把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长远与当前、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为我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服务。第九条 规划的原则1.适应北京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管理体制,以保证规划的有组织实施;2.坚持对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全面规划,综合规划的原则;3.坚持规划工作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原则;4.坚持确保国土

7、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原则;5.坚持围绕“数字北京”、“绿色和科技奥运”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而制定本规划的原则;6.地质灾害防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北京地质生态环境不仅是首都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而且与北京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必须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7.坚持综合治理、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的原则;8.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究实效,平原与山区防治重点各有侧重的原则。山区和平原区分别以突发性地质灾害(泥石流、崩塌、滑坡、采煤区地面塌陷等)和缓变性地质灾害(地面沉降、土地沙化等)的防治为主;9.勘查、治理、监测、科

8、普宣传、信息系统建设并重。要屏弃重治理、轻保护的观念,严禁边治理、边破坏,通过法律、经济等手段,明确保护责任,落实保护费用,切实保护好地质灾害防治成果。第十条 规划编制技术要点从战略性出发,本规划将特别重视对全区地质灾害的自然背景及区位变化分析,将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同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开发、人口密度等因素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区域的特殊性和具体特点,重视灾害防治与预期效果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地质灾害防治的战略方向。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新技术手段与方法,进行制图与面积量算,确保方案及成果图编制的精度与效率。多方征求不同部门专家意见,以保证本规划的规范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根据不同

9、灾种的影响因素、发育状况、危害对象等特征,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灾种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第三章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的目标第十一条 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的总目标根据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结合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北京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总体和分阶段目标。北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编制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切实加强对全区地质灾害防治的宏观调控与指导,依法开展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率和损失。分阶段目标是:到2005年:进一步摸清北京地区地质灾害发生规律,提高全民的减灾防灾意识和防治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到2015年:建立起与北京市经

10、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第十二条 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的具体目标1.在全市地质灾害多发区(县)进行防灾区划和在地质灾害严重地段进行重点勘查的基础上,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以群测群防为基础,现代化专业监测为主导的、群专结合的、覆盖全市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达到监测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传递、分析处理及预报的自动化,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2.在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和高效的行政监督管理体系支持下,将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与防治管理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3.完成全市地质灾害危害严重地段的地质灾害勘查,在防治技术方法和地质灾害体综合开发治理等方面取得重要

11、突破,使一些危害特别严重并需要治理的危险点得到有效治理,最终实现使我市地质灾害的发生率和损失量有明显降低的总体目标。第四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第十三条 总体部署根据北京地质环境条件、致灾地质作用特点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北京地区国土总体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北京地区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密集区、地质灾害严重区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按平原区、山区进行部署,平原区以防治地面沉降、地裂缝、土地沙化为主;山区以防治泥石流、滑坡、崩(滑)塌和矿山地面塌陷灾害为主。山区再按崩、滑、流及采矿塌陷重点发育区和一般发育区进行部署。平原地区包括北京山前平原和延庆山间

12、盆地,这一地区地势平坦,经济较发达,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主要的问题是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大量超采地下水引起严重的地面沉降、地裂逢,此外还有活动断裂、土地沙化等致灾地质作用。这一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首先是要加强行政管理,科学部署地下水开采井位和开采层位,通过高效的全自动监测网络,严密监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减缓地面沉降;其次,要做好以国土经济开发区、奥运场馆建设区为重点的环境地质综合评价和地质灾害防治区划,并据此及时调整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布局。山区北京山区以中低山为主,岩性分布不均,地形坡度多在2030之间,林木覆盖率不等,除个别地区较高外,大部分地区较低,沟谷发育,流水侵蚀切割作用

13、强烈,沟床纵坡多在15以上。这一地区自然风光秀丽、旅游景点众多,是北京地区休闲度假、观光赏景好去处,但是这一地区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是暴雨频发的地带,因此普遍发育有规模不等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给景区建设、景点开发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灾害隐患。在该区应加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此外,还应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预防知识的科普宣传,以减少人员伤亡,降低地灾损失。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是北京西山地区(门头沟区、房山区)比较常见的致灾作用,同时北京西山地区西部大洼尖百花山灵山一带及大石河、清水河、拒马河流域也是北京地区泥石流重点发育区之一,这一地区矿业经济发达、人口相对稠密,因此,对这一地区的建设项目

14、要地质灾害评估,避免将重大工程和重要设施建在矿山采空区和泥石流灾害隐患区,杜绝人为诱发或规划选址不当而引发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北京北山地区,特别是密云县与怀柔区交界处的凤驼梁黑坨山云蒙山大洼尖一带和延庆县的海坨山南麓地区是北京强降雨中心,暴雨大暴雨机率最高,泥石流灾害尤为发育,此外,周边采矿业较发达,水土流失严重,本区拟建立完整的泥石流防治工程体系,不仅要修建抵御1020年一遇的暴雨洪水的防护工程(如谷坊坝、拦挡坝、排水沟等),而且还要修建能够抵御50100年一遇的暴雨泥石流防治工程;同时,还要加强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评估,将崩、滑、流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对于国道、铁路、河流沿线、旅游风景区及其

15、它地区存在的、程度不等的崩、滑、流灾害,要有的放矢、深入调查、合理防治,开展地质生态环境的评价工作。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灾害类型、发育状况及危害程度,调查北京市全区采矿业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它地质生态环境改变,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第十四条 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强度、分布状况、发生发展趋势、危害目标(或潜在的危害对象)、发生频率、地形地质条件、气候降水条件及人类活动强度等因素,本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对北京地区的地质灾害进行易发区划,本市可以分出四类易发区,即不发育区()、低易发区()、中易发区()、高易发区()。第十五条 泥石流防治规划完成全市泥石流灾险勘查工作,补充勘查西山大石河流域、密云水库周边及延庆、平谷等地区的泥石流灾害,与气象部门紧密协作,达到预测预报之目的。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泥石流防治工程体系,除了要对现有的一些防护工程,如谷坊坝、拦挡坝、排水沟等进行加固维修外,还要修建百年一遇的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继续搬迁险村险户。同时,还要加强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设。第十六条 地面沉降防治规划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北京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