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术员最新图文实习报告.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94482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技术员最新图文实习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建筑技术员最新图文实习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建筑技术员最新图文实习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建筑技术员最新图文实习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建筑技术员最新图文实习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技术员最新图文实习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技术员最新图文实习报告.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用纸目录一、实习目的 (1)二、实习任务 (1)三、实习内容 (2)(一)工程概况 (2)(二)测量放线 (3)(三)钢筋工程 (4)(四)模板工程 (8)(五)混凝土工程 (12)(六)墙体工程 (14)(七)抹灰工程 (17)(六)屋面工程 (19)(六)保温工程 (20)四、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23)三、实习体会 (24)一、实习目的认识实习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增长实践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现场参观,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建立一定感性认识,初步了解概况,为后续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对本行业的工作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巩固专业思想。二、实习任务1、通过对实际建筑物施工过程的观摩和参与,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2、通过对在建工程和其施工图纸的认识和了解,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3、通过参观,运用所学知识品评建筑的优缺点,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欣赏水平,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4、通过实习,了解建筑工程施工工艺,熟悉房屋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特性及应用。5、通过实习,培养我们劳动的观点,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为今后从事生产工作及管理工作奠

3、定基础。三、实习内容1.工程概况工程项目名称“兴元小区经济廉租住房1#”本程属于政府开发项目。总长度87.06m,宽7.4m。占地面积9973.8,住宅面积8748.72,仓房建筑面积1225.08,每户平均面积(含阳台)39.58,筑高度20m,共七层,平均层高2.9m,九个单元,每梯四户,阳台,共计252户。砖混结构。预计工期210天! 2.工程施工1)测量放线在工程开工前,建筑物位置的确定也是很重要的,在从事测量的工作中,我了解到为确定建筑物的位置首先应根据规划院给定的建筑物坐标点及坐标线、建筑红线进行定位测量,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以外轴线作为基本纵横线,绝对标高作为0。00标高,分别

4、将基本轴线标高引到临近建筑物上。(1)建筑物的垂直测量。A:建立辅助轴线控制网。B:建立施工线控制网,根据辅助轴线控制网画定墙边线、柱边线等施工线。(2)建筑物水平标高测量建筑物的高程控制。采用分层传递法,根据0。00标高线,将建筑物的标高引至一层柱的竖向钢筋面上,并以此层向上传递测量。2)钢筋工程钢筋使用必须坚持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按国家规范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工序为:钢筋机械安装钢筋对焊锥螺纹加工弯曲成型钢筋绑扎。 (1)钢筋性能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主要包括:钢筋的化学成分、拉力试验取得 值,弯曲试验取得的冷弯、反向弯曲情况

5、,显微组织、脱碳、晶粒度、夹杂情况,冷热顶锻及硬度情况。 钢材的力学检验主要包括:钢筋拉伸试验所测得钢材的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试验所测钢材弯芯直径及弯曲角度情况。 (2)钢筋加工 本工程钢筋,技术人员根据图纸及规范认真作出钢筋翻样,对复杂节点的钢筋要求进行放样,同时给据图纸机构分区、分部配套翻样,并按施工进度安排好钢筋的加工计划。钢筋加工现场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可加工。根据施工进度和钢筋下料表加工成型。钢筋制作前应对弯曲、变形的钢筋进行调直处理,剔除有表面缺陷的钢筋。加工成型后应挂有明显料牌,标明形状规格、数量、部位、分段、分层、分部位、分施工顺序堆放整齐,专人发放。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

6、差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3)钢筋绑扎 1梁和柱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勾离合处,应沿受力筋方向错开设置,梁上(下)部受力,则弯勾离合处在下(上)方。为防止柱箍筋位移,柱筋上的外伸部位要加箍固定。 2板的主筋绑扎,短向钢筋在下,长向钢筋在上,梁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及时搭设人行道和混凝土运输道,严禁踩踏负筋。 3确保钢筋保护层和负筋高度,必须放垫块,垫块要按一定间距均匀布置。 4主梁与次梁相交时,均应在主梁两侧附加箍筋,箍筋加密区可以提高主梁的抗剪强度,另外次梁底筋应放在主梁纵筋之上。 5柱与梁相交处钢筋过密,且该处有搭接时则可将

7、搭接部分移到柱的一侧,保证该处梁尺寸便于浇筑混凝土。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验方法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网眼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三当,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 10 钢尺检查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 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排 距 5 取最大值 保护层厚度 基 础 10 钢尺检查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壳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接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3 钢尺和塞尺检查 注:1、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

8、、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到其中的较大值; 2、表中梁类、板类构件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点率应达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过表中数值1.5倍的尺寸偏差。 3、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各百分率不大于25%时,其最小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15 C20C25 C30C35 C40 光圆钢筋 HPB235级 45d 35d 30d 25d 带肋钢筋 HRB335级 55d 45d 35d 30d HRB400级、RRB400级 - 55d 40d 35d3)模板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

9、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况时有发生。为避免事故,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维护和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处理的要求。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2、现浇多层房屋和构筑物的模板及其支架安装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以利于混凝土重力及施工荷载的传递,这是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有效措施。 3

10、、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4、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5、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6、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7、无论是采用何种材料制作的模板,其接缝都应保证不漏浆。木模板浇水湿润有利于接缝闭合而不致漏浆,但因浇水湿润后膨胀,木模板安装时的接缝不宜过于严密。模板内部和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以避免夹渣等缺陷。本条还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所使用的模板提出了要求,以适应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发展的要求。 现浇结构

11、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 -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8、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打针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9、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

12、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 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 寸 +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10、对预埋件的外露长度,只允许有正偏差,不允许有负偏差;对预留洞内部尺寸,只允许在,不允许小。在允许偏差表中,不允许的偏差都以“0”来表示。 1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由于过早拆模、混凝土强度不足而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沉降变形、缺棱掉角、开裂、甚至塌陷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保证结构的安全和作用功能,提出了拆模时混凝土强度的要求。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