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9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素材新人教版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087002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9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素材新人教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9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素材新人教版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9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素材新人教版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9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素材新人教版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9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素材新人教版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9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素材新人教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9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素材新人教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1、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为有无生殖细胞的结合。1、 无性生殖的优点为繁殖速度快,能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有性生殖的优点为能产生可遗传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2、 无性生殖包括: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3、 无心插柳柳成荫为扦插,一棵树上多种花为嫁接。4、 嫁接的关键是接穗的形成层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5、 嫁接产生的新植株保持接穗的性状。6、 嫁接分为芽接和枝接。(如右图)7、 题中凡是提到开花、

2、传粉、受精、结果和种子字样的都为有性生殖。8、 受精卵发育成胚;果皮和果肉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9、 组织培养的原理是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10、 椒草用叶繁殖;月季、葡萄用茎繁殖;果树用嫁接的方式繁殖,土豆用芽繁殖。11、 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叫变态发育。12、 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蚕丝产生于幼虫期,抽丝在蛹期):家蚕的四个时期:卵、幼虫、蛹、成虫。13、 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例如:蜜蜂、菜粉蝶、蝇、蚊、家蚕、蝶、蛾14

3、、 蝗虫的三个时期:卵、若虫、成虫。15、 不完全变态发育:一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蝉。16、 金蝉脱壳中的壳指“外骨骼”因为外骨骼限制昆虫的生长,所以昆虫有蜕皮现象。17、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例如:青蛙、蟾蜍、大鲵、蝾螈是两栖动物,但是乌龟、鳄鱼属于爬行动物)18、 蛙生殖发育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变态发育 。19、 发育过程(变态发育):受精卵 蝌 蚪 幼 蛙 成 蛙20、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环境被污染不利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21、 雄蛙

4、鸣叫的意义:求偶 雌雄蛙抱对的意义:提高卵的受精率22、 雄蛙鸣叫的器官:鸣囊 注意:两栖动物的发育只说是变态发育,不再区分到底是不完全变态发育还是完全变态发育。2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24、 鸟类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25、 鸟卵的结构:(右图)卵壳和卵壳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卵白对胚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在卵黄外面包裹着卵黄膜。26、 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求偶 交配 筑巢 产卵 孵卵 育雏(杜鹃是个例外。)27、 胚盘将来发育成雏鸡。28、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

5、家新燕啄春泥。”描写了鸟的繁殖行为中的筑巢行为。29、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性状。30、 遗传学把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31、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第二章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32、 分析资料转基因超级鼠的实验得出结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33、 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4、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35、 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36、 龙生龙,凤生凤为遗传;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是变异。

6、37、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38、 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内的少一半 。39、 大小关系: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40、 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右图)41、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42、 禁止近亲结婚原因:减少隐形遗传病的发病率。所以,我国婚烟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43、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44、 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1对染色体,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

7、为XX。(男:44XY 女:44XX) 45、 染色体数目等于DNA数目,但不等于基因数目。46、 人体中的生殖细胞为:精子和卵细胞,其中精子中的染色体为22+X或Y;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2+X。47、 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1:1)。48、 无中生有,有为隐性;有中生无,无为隐性。49、 生物的变异根据遗传性分可分为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和不可遗传变异(环境改变)。50、 根据对生物的意义,可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51、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养新品种。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52、 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53、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54、 原始大

8、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没有氧气55、 生命起源的过程:(紫外线、闪电、高温)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56、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57、 米勒试验说明原始地球上无机物能够形成有机物58、 根据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在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59、 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为(化石),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复杂变化形成的。化石在地层中埋藏的顺序比较: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化石也越多;在

9、越晚近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60、 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61、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62、 植物进化历程:原始藻类原始藓类原始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63、 动物进化的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无脊椎动物古代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64、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65、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 过度繁殖(条件)、生存斗争(动力)、遗传变异(基础)、适者生存(结果)。66、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内因),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

10、力(外因)。经典例题分析 ( )1. 下列图所示为无性生殖的几种方式,其中属于嫁接的是 【点评】选择C答案,嫁接,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嫁接时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A是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B是压条,将植物的枝、蔓压埋于湿润的基质中,待其生根后与母株割离,形成新植株的方法,又

11、称压枝;C是嫁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应属于嫁接。D是分株繁殖,就是把花卉植株的蘖芽、球茎、根茎、匍匐茎等,从母株上分割下来,另行栽植而成独立新株的方法。分株法分为全分法和半分法两种 ( )2.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指 A 卵蛹茧 B 幼虫成虫C 卵幼虫蛹成虫 D 卵蛹成虫【点评】选择C答案,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理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 )3.正常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A23对X B23对Y C22对XX D22对XY【点评】选择D答案,男性体细胞染色体22对+XY,女性体细胞染色体是22对+XX。 ( )4自2

1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科学高速发展,新成就层出不穷。1978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为不孕症患者带来了福音;1996年第一只克隆动物“多利”问世,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然保持有全能性。制造“试管婴儿”和克隆动物所采用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A.都属于有性生殖 B.前者属于有性生殖,后者属于无性生殖C.都属于无性生殖 D.前者属于无性生殖,后者属于有性生殖【点评】选择D答案,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是有性生殖“克隆动物”是用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作为供体细胞进行细胞核移植的,它利用了胚胎细胞进行核移植的传统方式克隆技术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只需从动物身上提取一个单细胞,用人工的方法将其培养成胚胎,再将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子宫内,就可孕育出新的个体因此“克隆”实际上属于无性生殖 ( )5. 20世纪9 0年代,北京大学陈章良教授成功地将固氮基因转移到了小麦的DNA分子中。他利用的生物技术是 A转基因技术 B克隆技术 C细胞杂交 D杂交育种【点评】选择A,由于基因重组,利用了基因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