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素材新人教版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086996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素材新人教版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素材新人教版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素材新人教版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素材新人教版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素材新人教版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素材新人教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考生物必背知识专题05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素材新人教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遗: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2、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P73图4-43):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尿道(排出尿液)。3、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P73图4-44)(P75图4-45) 尿液的形成: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肾小球及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肾小球尿液的形成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单位 肾小囊 肾小管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

2、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尿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4、排尿的意义:(1)排出废物。(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5、排泄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

3、知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P79图4-47)眼球的结构:角膜、巩膜、虹膜、视网膜、晶状体、玻璃体。2、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成像于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产生视觉3、近视眼:病因:晶状体曲度过大眼球前后径过长 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矫正:戴凹透镜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要”(P82图4-51)4、耳的结构: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半规管和前庭(P84图4-52)5、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内耳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体觉中枢听觉 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的平衡6、其它感觉器官:鼻气味;舌味道;

4、皮肤冷、热、痛、触、压等刺激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脑:大脑、小脑、脑干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脊髓 脑神经: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大都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2、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细

5、胞体上有许多突起,突起有两种:长的突起(轴突)和短的突起(树突)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结构:P90图4-55长的突起 +鞘神经纤维神经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反射1、概念: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者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膝跳反射:快速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大腿的一些肌肉就会迅速收缩,从而使小腿突然抬起。3、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二、反射弧 1、概念: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2、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反射弧的结

6、构)三、反射的类型1、简单反射:简单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眨眼反射。2、复杂反射:出生以后通过长期生活积累,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望梅止渴”。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最复杂的,也是人类特有的反射。3、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和适应各种环境变化。第四节 激素调节1、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卵巢、睾丸)等,它们共同组成人体的内分泌腺,分泌各种激素。 3、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7、 分泌不足:侏儒症 幼年时分泌异常 分泌过多:巨人症4、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幼年时分泌不足-呆小症分泌异常 成年时分泌过少-大脖子病 (地方性甲状腺肿) 成年时分泌过多-甲亢缺乏时可以通过食用含碘的食物来治疗。如海带、紫菜等。5、胰岛素由胰岛分泌,能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转化等。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过高,患糖尿病。患者的典型表现是多尿、多饮、多食等。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控制饮食和适当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6、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经典例题分析( )1.

8、下图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当血液流经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 B当血液流经后,血液由鲜红变成暗红C图中虚线为体循环路径,实线为肺循环路径 D若为小肠,则血液流经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点评】选择B答案,本题主要考察血液循环知识。侧重考察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依据血液循环的知识可知: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实线部分)和肺循环(虚线部分);肺循环血液流经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变成了动脉血;体循环血液流经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气分离,变成了静脉血。答案:B( )2不能随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A.痰内含有坏死的各种细胞 B.痰内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C.痰迹污染地面,影响卫生

9、D.吐痰有碍精神文明【点评】选择B答案,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往往会有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随地吐痰,以免传播呼吸道疾病因此从生物学角度看,随地吐痰的危害主要是痰中往往会有病原微生物( )3近期广东发现大量湖南产的含铬毒大米,铬在肾中累计到一定量,就可能影响肾小管的功能,肾小管的主要功能是A 滤过作用 B重吸收作用 C形成原尿D储存原尿【点评】选择B答案,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

10、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因此肾小管的主要功能是重吸收作用( )4既能消化淀粉、蛋白质,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A、 胃液B、唾液C、肠液D、胆汁【点评】选择A答案,解:能够消化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液必须含有多种消化酶A、肠液里面含有胰腺、肠腺等分泌的多种消化液,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还含有肝脏分泌的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乳化脂肪,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故符合题意B、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

11、粉酶,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将糖类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故不符合题意C、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对脂肪和糖类不能消化,故不符合题意D、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乳化脂肪,将较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增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对糖类和蛋白质不能消化,故不符合题意( )5.(2020年威海市)若下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皮肤中的感受器,位于皮肤的表皮层 B属于周围神经系统C是大脑皮层中的神经中枢 D是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点评】选择B答案,A、皮肤中的真皮中有感觉神经末梢,所以此反射活动的感受器1位于皮肤的真皮层中,A错误;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图中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是脊髓发出的神经,2、4属于周围神经系统,B正确;C、3是脊髓灰质中的神经中枢,C错误;D、5是效应器,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