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086935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3章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练习(无答案)(新版)北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单选题 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 ) A.数量不改变B.比例不改变C.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相对平衡D.数量暂时平衡2.此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B.蛇的数量迅速增加C.水稻虫害严重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 ) A.生物圈B.食物链C.生态平衡D.食物网4.如果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引起()

2、A.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D.甲、乙、丁的数量都增加5.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C.物质循环能持续进行D.能量流动能持续进行6.黏虫在麦田里繁殖,导致小麦大量减产,引起该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可能是()A.青蛙大量被捕杀,破坏了食物链B.大量消除杂草C.大量捕杀母鼠D.大量捕杀黄鼬7.下列措施中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A.减少生物的种类B.减少生产者的数量C.增加生物的种类D.增加消费者的数量8.生态平衡

3、是一种 A.动、植物的数量相对平衡B.动态平衡C.绝对平衡D.永久的平衡9.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牧草的实验区用 网子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罩的牧草生长良好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网罩影响了牧草的光合作用B.破坏了牧草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C.降低了牧草抵抗害虫的能力D.造成了牧草周围环境的污染10.图中能正确表示狼在一个动态平衡的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变化的是() A.B.C.D.11.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A.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B.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C.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12.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4、() A.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C.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后都能够得到恢复D.保护生态平衡不只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原始稳定状态1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 () A.生物平衡B.生态平衡C.生物稳定D.生态稳定14.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A.对池塘来说就是禁止捕鱼B.对森林来说就是禁止砍伐C.就是在遵循生态系统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建立新的平衡D.就是维持生态系统原有的稳定性15.蝗虫在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引起了该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A.青蛙大量被捕杀,破坏了食物链B.大量

5、清除杂草C.大量捕杀田鼠D.大量捕杀黄鼬16.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种类保持不变B.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总数量保持不变C.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不变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17.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平衡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平衡B.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稳定不变D.生产者大量死亡会破坏生态平衡18.某农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草地罩起来,后来发现草的叶子被虫吃了许多,草长得并不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植被被破坏B.食物链被破坏C.环境污

6、染D.气候影响19.食人鲳原产于亚马孙河,我国有人非法引人后,导致江淮流域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的破坏B.环境污染C.食物链的破坏D.非生物因素的破坏20.下列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 ) A.毁林开荒B.围海造田C.退耕还林D.过度放牧21.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河流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沙漠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22.用一个网罩将一片草场罩起来,草可能会被虫子吃光了,其主要原因是( ) A.罩住后虫子的天敌进不去,虫子的数量迅速增加,把草吃光了B.罩住后阳光能进去,植物不能生长而很快被吃光了C.网罩内还有其他

7、的动物帮助吃草D.罩住后虫子迅速繁殖而把草吃光了23.此图为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B.蛇的数量迅速增加C.水稻虫害严重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24.下列哪种方法能够加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A.减少捕食者的数量B.使消费者和生产者数量相等C.增加各种生物的种类D.减少分解者的数量25.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狼杀绝,一段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是( ) A.迅速下降B.永远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D.上升后又下降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鄱阳湖位于我省北部、水域流

8、经九江、上饶和南昌,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近年来,枯水期提前、持续时间延长已成为常态今年冬天,鄱阳湖已严重干枯,截至2020年1月18日8时,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仅266平方公里,仅为丰水期最大面积的120然而,相对平浅的湖面上,三步一小网,五步一大网的现象却十分显眼村民们黑压压地设置着一道道网阵,高高的竹子牵拉着一张张大网,向湖内延伸,水域被圈成块状,将本就狭小的湖区挤占得严严实实有的是定置网,网孔非常小,直线摆设;有的是“迷魂阵”,大网套小网,迂回布设鱼儿进入这些非法网具后根本无法脱身,连小鱼苗都要被“一窝端”这导致很多鱼类的繁殖地也遭受破坏,鄱阳湖检测的鱼类种群在年年减少这种竭泽而渔的方式

9、,还直接威胁到鸟类的生存繁衍“人鸟争食”的现象在鄱阳湖不少地方存在,这个矛盾已经成为“候鸟保护”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1)鄱阳湖属于淡水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淡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_(高/低)(2)从上述材料分析,鄱阳湖生物多样性面临危险的原因有_A湖泊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外来物种竞争 D人类滥捕乱杀 E偷猎 F滥砍乱伐(3)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还包括_的多样性和_的多样性鄱阳湖鱼类种类多样性的减少实质是_多样性的减少(4)“候鸟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_(5)为了改善鄱阳湖现状,保护鄱阳湖生物多样性,鄱阳湖保护管理处向广大市民征集宝贵建议除上题中提到的措施,你有什么好的

10、建议吗?(写出两条)_;_ 27.通过以上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_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_的关系,使得各种生物的_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 28.如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有_,它们在生态系统中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2)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大黑鱼 (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_,写出这条食物链_(3)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数量又会处于_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4)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会是_(5)为维持这一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作为中学生的你,能够做些什么?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