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压力蒸汽灭菌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086904 上传时间:2020-06-1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压力蒸汽灭菌(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指导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梅改芳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 管理规范第二部分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第三部分 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一 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 2009年12月1号执行 其他医疗机构 按照卫生部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中的规定医疗机构除了综合医院 专科医院还包括 卫生院 疗养院 各类别综合门诊 各类诊所 村卫生室 所 急救中心 站 护理院 站 等 上述这些医疗机构 如果已经实现了污水的集中处理 均可参照本标准进行管理 常规处理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操作流程 专项处理 被朊毒

2、体 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 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技术操作规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清洗 清洗指去除医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表面附着的污物 包括血液 组织 蛋白质等 及部分微生物的过程 有效的清洗操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 冲洗 洗涤 漂洗 终末漂洗 冲洗 是指用流动水进行清洗 去除器械 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流动水下的清洗 可更有效的清楚污染 洗涤 是指使用清洗剂 乳化 分解和分离表面污物的过程 漂洗 用流动水冲洗去被清洗剂分散脱离的污染物和化学清洗剂残留的过程防止污物重新沉淀在被清洗器材的表面 保证器材洁净度 终末漂洗 终末漂洗用于机械清洗 精密器械的清洗步骤终末漂洗是最后

3、一次清洗的步骤 应选用软水 纯化水或蒸馏水进行漂洗 可进一步提高器材洁净度 超声波清洗器 超声波清洗器是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 空化效应 进行清洗的设备 是常用的清洗方法不同的超声频率可达到不同的清洗效果 一般选用超声频率为30 10KHz也可多频联合应用 在同一个清洗舱内通过不同频率转换进行超声清洗 清洗消毒器具有清洗和消毒的功能通过旋转喷淋臂将水喷淋到器械表面或通过管腔清洗架形成的喷射水流对管腔内进行冲洗清洗舱内的水经过加热器加热 能够达到消毒的温度和时间清洗消毒器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可添加清洁剂 完成预清洗 洗涤 漂洗 终末漂洗和消毒 干燥处理程序清洗消毒设备有双扉门 单扉门 单舱和

4、多舱式 长龙 清洗消毒器 闭合 闭合是指使用包装材料经过反复折叠形成弯曲路径的包装方法 起到阻止细菌进入的无菌屏障作用通常采用棉布 一次性使用医用皱纹纸 无纺布等材料进行的包装 都属于闭合的包装操作 密封 密封指采用粘合剂或热熔的包装方法 密封的结果可形成无菌屏障作用 例如 采用医用热封机进行医用纸塑袋 纸带的密封方法 或者采用自封袋上粘合剂手工粘贴也属于密封方法 闭合完好性 闭合完好性是描述包装后的闭合状态和能够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通常情况下密封包装方法的闭合完好性更接近包装材料的阻菌程度 湿热消毒 规范中所指的 湿热消毒 方法是利用热水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 代谢发生障碍致使细

5、胞死亡 从而杀灭微生物 达到消毒作用水平 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的重点 应用 标准预防 的理念 实施 标准预防 的措施 制定技术程序 根据这一原则应将 所有污染器材视为具有传染性 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被朊毒体 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处理 新规定要求污染器材 包括对乙肝 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病人用后器材的处理程序为 先清洗 后消毒 改变过去 先消毒 后清洗 操作程序 改变过去将污染器材划分为 非感染和感染 的理念 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先清洗 后消

6、毒 的优点防止蛋白质凝固 提高清洗质量 保证消毒灭菌质量参照卫生部 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卫生部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国际通用的方法被朊毒体 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处理程序为 先消毒 后清洗 朊毒体 是对理化因子抵抗力最强的病原生物 气性坏疽 是由梭状芽孢杆菌所引起的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 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所指范围包括 突发公共事件和医院感染爆发事件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本规范第六条目制定了以上器材专项处理流程 属于非常规使用的方法

7、对器械破坏性较大 以降低发生感染危险应根据WS310 1的规定 选择清洗 消毒或灭菌处理方法 如何应用清洗 消毒 灭菌技术和方法 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过去处理的方法和程序非感染 消毒 消毒 清洗 灭菌感染 消毒 消毒 清洗 灭菌 灭菌消毒 消毒 灭菌 清洗 灭菌等过去的选择通过反复消毒处理增加安全性通过选择超出规定的消毒作用水平增加安全性忽视环节质量 器械损伤问题 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重新调整选择思路根据器械危险程度应用清洗 消毒 灭菌技术和方法 符合WS310 1和 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中的规定处理方法和程序关键器材 清洗 消毒 灭菌半关键器材 清

8、洗 消毒 高水平消毒 非关键器材 清洗或消毒简化重复的程序提高技术操作有效性严格控制环节质量 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 耐湿 耐热的器械 器具和物品 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 强调选择效果可靠 安全 环保的消毒灭菌方法 减少化学消毒剂的使用 湿热消毒和压力蒸汽灭菌是消毒供应中心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 适用与大部分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的处理 因此 提倡凡是耐湿热的常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首选物理消毒或灭菌方法 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本条款规定了重复使用器材处理的标准化流程和技术操作要求 包括十个程序即 回收 分类 清洗 消毒 干燥 检查 包装 灭菌 储存 发放 由污

9、到净的单向操作流程 包括过期物品处理流程 要求提升全部过程的质量 10个工作程序是技术操作重点 也是质控环节和追溯的重点 操作流程 回收回收是指收集被污染的可重复使用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的程序 原则 防止污染扩散 人员 物品 环境 采用封闭回收方式 临床对用后的物品不再进行浸泡消毒回收过程由使用者和消毒部门共同协作完成条款对使用者和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器材封闭和回收程序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使用者应将用后的重复使用器材与一次性使用物品分开 用后的一次性使用物品统一由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回收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可使用原有包装进行包裹封闭或直接放入专用封闭容器中待集中回收处理被朊毒体 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

10、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 器具应使用黄色医疗垃圾袋 双层封闭包裹 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 放置于污染物品封闭容器中 进行单独回收处理 操作流程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 应定时 集中的进行污染回收回收人员注意保持手卫生 应携带快速手消毒液在回收过程中污染的手不应接触清洁的物品和公共设施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 采用封闭方式回收 避免反复装卸要求建立安全的无菌器材交换方式明确规定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器材进行清点 交换避免反复装卸减少污染环节 统一封闭容器的使用管理 操作流程 回收工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 消毒 干燥备用回收用具清洗消毒要求 回收运送车 箱等工具均应一用一清洗或消毒

11、 并干燥备用 污染回收和无菌发送车 容器分开使用应清洗或根据污染情况进行消毒 污染回收和无菌发送车 容器共用时 每次装载污染器材后 必须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采用湿热消毒方法 消毒温度90 1min AO值600化学消毒方法通常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有效氯浓度1000mg 2000mg L 分类分类程序是污染器材回收到消毒供应中心污染区后进行清洗 消毒前的操作过程 主要工作包括 器材的清点 核查 清洗前的准备 操作流程 操作要点 回收的污染器械 器具和物品应经污染专用通路进入去污区进行清点 加强器械回收清点工作的责任 发现问题应及时反馈 完善记录呼吸机管路等消毒后使用的物品与高度危险物品应分开处

12、理 不应混同装载进行清洗 应根据器械物品材质 精密程度等进行分类处理 器械清洗前的分类操作原则 根据器械物品材质 精密程度进行分类 保证清洗的质量 防止器械损伤 将器械关节打开 摆放在清洗篮筐中 管腔器械应放在专用清洗架上 难以清除的污染器械 应分开放置处理 操作流程 清洗 清洗 是去除物体表面附着的污物 包括脏物 血液 组织 蛋白质等 及大部分微生物的过程提高清洗质量是落实标准的重点内容 现存问题 不能严格执行清洗质量标准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 手工清洗 机械清洗 机械清洗是采用清洗设备进行清洗的方法该技术具有ENISO158831 2006的国际标准和质量验证标准是技术发展趋势清洗设备包括台

13、式 落地式的各类超声清洗设备 喷淋清洗设备机械清洗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器械的清洗 手工清洗适用于精密 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 机械清洗方法 手工清洗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机械清洗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器械的清洗机械化清洗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固化的程序 排除手工清洗中人为因素的不稳定性 保证器械清洗消毒的质量 减少化学浸泡消毒可能造成的职业暴露 感染和环境污染 决定因素水流量时间清洗剂温度 清洗效果的保证 通常影响机器清洗有以下因素 清洗和消毒 运行参数 清洗臂和清洗喷嘴 清洗剂 介质 水和空气的质量 物品装载 清洗死角 预处理 血液清洗 血液是一种含有水溶性和非水溶性蛋白质 糖分和其

14、他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 清洗血液最大问题是血液凝固 尤其在高温情况下 这些凝固物很难清除 为预防凝固 器械使用后应在2小时以内清洗预洗温度必须在45 C以下 预处理 清洗臂出水压力 需对清洗臂进行定期清理维护 清洗剂 了解清洗剂的影响 保证清洗剂的温度和配比的正确定期对配比泵进行检查校准特别在更换清洗剂种类时需重新校准配比泵随时关注设备提示信息 及时添加清洗剂定期监测清洗效果 及时发现问题 清洗温度合适的清洗温度可提高酶的活性 依据厂家的说明设置高温下使用碱性清洗剂通常会得到很好的清洗结果 通常在70 90度范围清洗 温度 日常维护 每天清洗机器底部过滤网每天清除清洗腔内异物定期检查管路有无漏水

15、现象定期检查架子及旋转臂是否工作正常 操作流程 超声清洗 手工清洗后 精细清洗 不能用于电镀设备 不能用于精密超微设备 不适宜橡胶和软塑类材质器械 用恰当的清洗剂和温度 用自来水漂洗 最后用去离子水漂洗 至少每班换溶液 清洗时间小于10分钟 一般器械40KHz 精密器械30KHz 手工清洗方法适用以下情况机械清洗难以去除的污渍 在使用机械清洗之前 采用手工清洗方法进行预处理 针对性地去除器械上湿性 干性的血渍和污渍锈迹 水垢 化学药剂残留 医用胶残留等情况不能采用机械清洗方法的精密器械 如一些软式窥镜 电源类等器械非关键器材的清洗 充分认识到高压灭菌代替不了清洗 彻底改变重灭菌轻清洗的习惯 目

16、测清洗效果器械经过清洗后 外观上应光洁如新 无血渍 无水垢以及其他任何残留物质 达到此标准的器械方可进入消毒灭菌程序 锈渍的处理和判定 原则上清洗完毕的器械不应该有任何锈渍 如有则应做除锈处理 对于一些难处理的锈斑应该重新清洗或淘汰 器械表面 包括关节和齿等处 不应该有腐蚀斑点 如出现黑色腐蚀斑点 应该予以淘汰 管腔器械如何检查清洗效果 目测或使用自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 白通条检测 使用白色的棉通条擦拭管腔内壁 通条应不变颜色 白纱布实验 未干燥的情况下用气枪等将管腔内的水吹向洁净的白纱布上 纱布应该洁净如初 不变颜色 蒸馏水检测 将蒸馏水从一段注入 应从另一端顺畅流出且纯净无杂物 使用血液残留检测工具检测 内镜及附件的清洗 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以下原则 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 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 如腹腔镜 关节镜 脑室镜 膀胱镜 宫腔镜等 必须灭菌 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 如活检钳 高频电刀等 必须灭菌 凡进入人体消化道 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 如喉镜 气管镜 支气管镜 胃镜 肠镜 乙状结肠镜 直肠镜等 应当按照 消毒技术规范 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 内镜及附件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