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副城(杜桥城区)分区规划(2009-2020).pdf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78589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2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海副城(杜桥城区)分区规划(2009-202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临海副城(杜桥城区)分区规划(2009-202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临海副城(杜桥城区)分区规划(2009-202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临海副城(杜桥城区)分区规划(2009-202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临海副城(杜桥城区)分区规划(2009-202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海副城(杜桥城区)分区规划(2009-202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海副城(杜桥城区)分区规划(2009-2020).pdf(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临海副城 杜桥城区 分区规划 2009 2020 批前公示 为落实 临海市域总体规划 2007 2020 和 临海市临港新城分区规划 2009 2020 要求 贯彻临海市及杜桥镇关于杜桥城区发展的战略方针 协调并促进杜桥城区的各项建设 发展要求 特编制本规划 2008 年 12 月杜桥镇人民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 临海副城 杜桥 城区 分区规划 2009 2020 的编制工作 项目编制组经过现场调查 资料收集 广泛征 求意见 多次沟通 专家论证等大量工作 于 2010 年 6 月完成了设计成果 根据规划审批 程序要求 现将 临海副城 杜桥城区 分区规划 2009 2020 向

2、社会公示 希望广大市 民和社会各界对此规划进行评价 多提宝贵建议和意见 为规划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次规划公示时限为三十天 公示结束后规划编制单位将根据公示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 完善 形成最终报批成果 按法定程序上报政府审批 一 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为 2009 年 规划期限同 临海市域总体规划 2007 2020 和 临海市临港 新城分区规划 2009 2020 远期至 2020 年 二 规划范围 1 城区范围 杜桥城区规划编制区范围为北至环城北路 西至外环西路 杜前公路 南至外环南路与 纬八路 东至经十路 规划编制区总面积为 17 5 平方公里 2 规划协调区范围 为加强规划城区与周边村庄建设

3、关系 规划划定规划协调区 该范围北至 83 省道改线 西至椒江二桥北向规划省道 南至规划台金高速公路东延线 东至甬台温高速复线 规划协 调区范围内各项建设均应与编制区规划建设要求相协调 远景宜将该协调范围纳入规划城区 范围 为加强城乡统筹 规划对杜桥镇域内村庄居民点提出体系规划要求 用于指导下阶段 的村庄规划 三 城区性质 杜桥镇行政 商业 文化 教育 医疗等公共服务中心 临海市临港新城主城区和公共 服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地区性公共服务和特色产品制造 销售为主要特色 具有良好 居住生活品质的综合功能性现代化新城区 四 人口及用地规模 规划至 2020 年 杜桥城区规划总面积为 17 5 平

4、方公里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 15 6 平 方公里 规划至 2020 年 杜桥城区居住人口 14 5 万人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 107 67 平方 米 人 五 城区空间布局结构 城区空间布局结构为 一带两轴 三心三片 1 一带 杜西路与杜川路共同组成的南北贯穿规划城区的公共服务核心带 是呈区块状发展的商 业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集中布置区域 2 两轴 分别为东西向沿滨海大道展开的城市生活服务型功能轴和沿沿海大道展开的区域商贸 型功能轴 3 三心 规划的城市主要公共服务中心 包括依托老城中心形成的老城商业中心 规划位于杜西 路与滨海大道交叉口附近的新城商业中心 位于沿海大道与杜南大道交叉口附近的城市

5、专业 商贸中心 4 三片 主要根据主导功能确定的三大发展片区 分别为杜南大道以西的产业主导功能片区 位 于规划城区东南方位的都市工业功能片区 以及主要由综合服务功能和生活居住功能组成的 生活服务功能片区 六 各类用地规划 1 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主要采取居住片区和居住小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规划居住用地 并根据规 划居住片区和居住小区的规划人口规模及分布 规划布局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规划布局城北 老城 新城 3 个居住片区 以及松山 眼镜工业区 凤凰山 城南 都市工业园 5 个居住小 区 2 公共设施用地 1 行政设施用地 现状杜桥镇政府及镇区内的各部门办公用地规划保留 规划在沿海大道 环城东路交

6、叉 口周边 沿海大道 杜川路交叉口周边 以及滨海大道 牌门路交叉口周边预留行政办公用地 2 商业金融设施用地 规划城区商业金融设施主要集中在 一带两轴三心 的商业设施空间内 一带为公共服务核心带 跨越杜西路与杜川路 贯穿老城与新城 城市主要金融 宾馆 餐饮 零售等商业设施应沿该核心带集中布局 两轴分别为滨海大道和沿海大道沿线 其中滨海大道沿线应重点布局零售型商业设施 沿海大道沿线应适当发展大型商贸服务 宾馆 酒店和商业办公设施 三心为三个公共服务中心 分别位于老城区杜川路 南大路交叉口周边 滨海大道 杜川 路 杜西路交叉口周边 沿海大道 杜南大道交叉口周边 三个公共服务中心应引导商业金融 设施

7、集中建设发展 3 文化娱乐设施用地 规划新城区中心湖面周边集中建设城区级文化馆 青少年宫 图书馆等文化娱乐设施 形成城区文化娱乐中心 保留现状城区内部文化娱乐设施 依托规划社区中心集中设置邻里 级文化小广场 娱乐室等设施 为新建住宅区的居民提供服务 4 体育设施用地用地 规划在杜南大道与外环南路交叉口东南地块内新建城区体育中心 集中设施体育馆 游 泳馆 体育场等体育设施 部分设施应达到市级体育设施标准 依托规划社区中心集中设置 邻里级体育设施 主要包括户外运动场地和室内健身设施 5 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城区级医疗卫生设施中 现状临海第二人民医院和杜桥中心卫生院原址扩建 规划在杜 川路 外环南路交

8、叉口附近建设一座新的临海市级医院 邻里级医疗设施中 城区内现有卫生站予以保留 并结合规划社区中心 设置社区卫生 服务站 6 教育设施用地 规划保留现状电视大学以及杜桥职业中学 现状杜桥镇中学规划撤并 杜桥中学 学海 中学予以保留 并宜进行局部用地功能置换或改建完善 规划在杜南大道 外环南路交叉口附近新建完中一所 在杜川路 纬六路交叉口附近 新 兴路 外环东路交叉口附近新建两所初中 现状杜桥实验小学规划撤并 包括在建杜桥镇第 二小学在内的城区内其余小学予以保留 并建议进行局部用地功能置换或改建完善 规划在外环西路 纬七路交叉口 牌门路 纬六路交叉口 经九路 纬七路交叉口附近新建 三所小学 7 其

9、他公共设施用地 规划迁移城区养老院至城区南部经九路 百里大河附近 规划保留城区内部现有的宗祠与庙宇 3 工业仓储用地 1 工业用地 规划期内重点集中建设三个工业园区 分别为机械工业园区 眼镜工业园区和都市型工 业园区 城区内其他零星工业用地应逐步迁改 新建工业项目统一进园区 2 仓储用地 规划逐步搬迁城区内的零星仓储用地 在规划眼镜工业园区西南角布局仓储用地 七 综合交通规划 1 城区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城区道路系统采用方格网模式 道路系统分为区域干道 城区主干路 城区次干路 和城区支路 4 个等级 规划杜桥区域干道包括 75 省道改线和 83 省道改线在城区内部的区段 以及环城北路 沿海大道

10、外环西路 杜南大道 外环东路以及杜川路南段 滨海大道以南 2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规划沿城区干路设置公交线路 结合大型公共建筑 集散广场 轻轨站点 公共停车场 客运站等处设置公交站点 规划公交线路密度达到 3 4 公里 平方公里标准 规划按照每 1200 1500 人配置一辆标准车的标准 配置公共交通车辆和场站设施 规划 在外环西路 纬六路交叉口东南角设置一处小型公交保养场 3 交通设施规划 1 社会停车场库 按照服务半径约 500 米设置社会停车场 并鼓励结合大型公共设施和交通集散节点统筹安排 规划城区内共设置 14 处独立占地的社会停车场 2 广场 规划保留位于老城区内的现状广场 解放路牌门

11、路西侧 牌门路客运中心北侧 南大路 下街路东侧 凤凰山公园西侧 规划在城区沿海大道西侧入口 中心湖公园 凤凰山脚 长途客运站等处新建广场 满 足人流集散和市民活动 参观 休憩等多项综合功能需要 成为城区内重要的开敞性公共活 动空间 3 加油站 规划保留城区内 2 处现状加油站 在沿海大道东端规划新建 1 处加油加气站 4 客货运站 规划保留并扩建现有的牌门客运站 规划远期在杜川路 沿海大道交叉口处新建 1 处长 途客运站 并与北侧轨道交通站点共同组成新的城区交通枢纽 八 绿地与水系规划 1 绿地布局规划 规划继续重点依托松山和凤凰山 2 处山体建设城市公园 规划结合城区主要入口建设 5 处城郊

12、公园 分别位于环城北路 杜北路交叉口内侧 沿 海大道 杜前公路交叉口外侧 外环西路 外环南路 百里大河 经一路地块 杜北路 经六路交 叉口西南侧和经十路 百里大河处 城区中部老城区结合旧区改建 水系两侧各控制宽度为 10 米的绿化用地 城区北部及 南部水系规划建设地区两侧各控制宽度为 20 米的绿化用地 2 水系布局规划 规划城区以百里大河和松浦河为主要的水体系统 经过整治后的河道宽度最窄不应小于 10 米 九 环卫设施规划 规划期末城区垃圾产量 180 吨 日 城区内共需建设垃圾中转站 12 座 其中中型中转站 3 座 小型中转站 9 座 规划期末城区内环卫专用车辆应不少于 40 辆 应结合

13、中型垃圾中 转设置专用环卫车辆停车场 十 防灾设施规划 1 消防规划 规划结合城区行政中心设置消防指挥中心 规划在原址上将现状消防站规模扩大 配备 4 辆消防车及相应消防队员 在城区西北和西南部另外新增 2 个消防站 2 民防规划 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防空建设 长期准备 重点建设 平战结合 方针 按照战时留城人口 比例为 70 人均人防设施面积 1 平方米核算城区人防工程设施积 十一 环境保护规划 城区内划分 3 类环境功能区 制定相应的环境质量控制指标 如下表 表 环境功能分区表 功能区 区域名称及范围 功能说明 重点保护区 公共绿地 水源地 河道 山体及农田 休闲娱乐 发展旅游及生态农田 一般

14、保护区 建设用地范围内除工业区和重点保护区外的其他区域 居住 文教 商贸 行政办公区 污染控制区 眼镜工业园 机械工业园 都市工业园 以眼镜 机电 都市工业为主 十二 镇域居民点体系规划 1 城区村庄改造规划 规划城区范围内村庄分为两种类型进行分类规划引导 对于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内遗留的村庄 应严格控制村庄式改造更新方式 按照城市型社 区模式引导逐步更新发展 对于规划新纳入城镇建设范围的村庄 应重点加强规划引导 原则上有条件的情况下逐 步迁并入城区 或就地改造成城市型社区 严格控制村宅新建与改建 重点加强现状村容村 貌等村庄环境整治 主要公共服务需要宜纳入城区内统筹解决 2 镇域村庄规划引导 对处于城区外的镇域村庄按照 中心村 基层村 方式进行分类规划引导 对于规划确定的中心村 应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 重点加强村庄布局 农业 生产与生态保护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内容的规划引导 优先推进实施与改造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促进农村人口适度集中 对于一般基层村 应严格控制建设规模 结合农田标准化建设 对于已经确定规划迁置 的村庄 原则上应禁止村庄内进行新开发建设 老住宅更新等活动也应严格控制 对位于镇域风景名胜区 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 水源保护区与农田保护区内的村庄 应 严格控制发展规模 禁止村庄随意扩建 原则上 只减不增 逐步引导村民向中心村或城区 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