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9(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5074291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9(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9(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9(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9(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9(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9(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9(解析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卷)疫情期间自学成果验收卷091、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礼草人分土壤为九类,用九种动物骨煮汁拌谷物种子,种在一定的土壤上,称为“粪种”。周礼薙氏认为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这反映出()A农业技术开始发生变革B传统农业科技含量较高C传统农业追求精耕细作D小农经济在农业中凸显答案C解析材料中“粪种”“肥料”等均是农业技术进步的表现之一,说明传统农业重视技术进步对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农业技术开始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仅仅强调农业技术的进步,不

2、能说明传统农业科技含量高,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小农经济的地位,D项错误。2诗人李贺是皇帝的远房本家,积极参加科考,因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李贺的竞争者说他应该避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因而断送科考前程。这表明唐代()A科举制已走向完善 B没落宗室无科考优惠C避讳制度开始建立 D科举制实现公正公平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李贺作为宗室子弟因避讳制遭告发无法参与科考,体现了没落的宗室子弟参加科考已经没有优惠和照顾,故B项正确。材料只能说明宗室子弟无科考优惠的现象,无法体现科举制的发展程度,A项错误;先秦时期就已出现避讳制,C项错误;科举制与其他选官制相比,相对公平,但不能实现真正的公正公平,D

3、项错误。3朱熹认为,居敬(谨慎)穷理二事“互相发”,如人之两足交助,但“持敬是穷理之本”,为使人欲不复萌,天理不覆灭,当以“敬字抵敌”。据此,朱熹强调()A个人修养成为穷理的方法B理学之源头在于格物致知C理学更注重的是内在自觉D加强涵养成为穷理之前提答案D解析材料指出了内在涵养的加强与外在探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强调内在涵养是外在探究的根本,说明了内在涵养的加强是外在穷理的前提条件,故D项正确。“持敬是穷理之本”强调内在涵养的加强是外在探求的重要前提,而非方法,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理学的根源问题,B项错误;朱熹的理学主张更侧重于外在的探究,C项错误。4下面是有关明朝政治制度的一幅图示。据此图

4、可得出明朝()A中央官制中存在制衡因素B内阁与宦官既斗争又合作C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凸显D内阁首辅限制着皇权膨胀答案A解析据图可知,宦官和内阁分布在皇帝的两头,它们之间存在着斗争,明朝帝国大厦取决于皇帝对内阁首辅和宦官的支持力度,为确保帝国大厦稳定,皇帝必须确保内阁与司礼监之间相互制约,说明明朝中央官制之中存在着制衡的因素,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内阁与宦官之间的合作关系,B项错误;材料只是呈现明朝皇帝、内阁、司礼监之间的关系,无法说明君主专制体制的弊端凸显,C项错误;内阁是皇权加强的产物,无法制约皇帝,D项错误。5康有为说,他在读了海国图志后,进而“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日本

5、在明治时期推行的立宪政治,也受到海国图志中赞扬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据此可知,海国图志()A唤起近代意识觉醒 B主张发展民主宪政C具有广阔国际视野 D在中外产生广泛影响答案A解析康有为的思想与日本的立宪政治都属于近代意识,且都受到了海国图志的影响,A项正确;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维护的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项错误;虽然海国图志介绍了西方,但尚未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C项错误;仅凭材料不能得出海国图志产生广泛影响,D项错误。61931年,中央苏区为红军官兵和他们的家属开办了供应生活必需品的专门商店,规定国家企业和合作社盈利额的百分之十服务于红军家属,红军家属一旦患病或遇到困难,苏区政府就会组织募捐。这反

6、映了()A工农政权采用了按劳分配的原则B苏区初步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C革命根据地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D根据地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答案D解析题干不能体现按劳分配和生产资料公有,排除A、C两项;当时的革命根据地还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排除B项;该材料反映了在革命根据地已经初步建立了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社会保障制度使红军逐步发展壮大,故D项正确。7据统计,重庆的纺纱厂拥有大型铁纺纱机171 432锭,开工数为113 360锭,1942年上半年纱产量为31 339件,占大后方总产量59 754件的一半多。该统计表明当时()A重庆纺织业在抗战中贡献较大B抗日战争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C重庆的纺织业在全国最

7、为发达D西南民族工业的结构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由1942年重庆的纺纱量占大后方总产量的比重可知,重庆的纺织工业发展较快,说明该地的纺织工业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较大,故A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遭到严重破坏,日渐萎缩,B项错误;材料没有列举其他地区的纺织业发展状况,不具有可比性,C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工业仍然是轻工业发展快、重工业发展慢,工业结构没有发生改变,D项错误。8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时,就中长(中国长春)铁路协定的有效期问题中,中方做了让步,但要求苏联口头承诺,在必要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调运军队。这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A对苏联有绝对的依赖性B仍

8、然没有真正实现独立自主C面临着西方的扼杀危机D力求在平等谈判中寻求支持答案D解析由“中方做了让步”“要求苏联口头承诺”等信息可知,新中国在与苏联结盟之时力求平等谈判,以此来寻求苏联的支持,故D项正确。新中国在实施“一边倒”外交之时,斗争和团结相结合,并非绝对的依赖苏联,A项错误;材料强调中苏关系,没有体现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B项错误;材料强调中苏关系,未涉及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态度,C项错误。9根据出土的古希腊全身雕像统计,无论哲学家、贤者,还是神,皆须发茂密、肌肉发达,身上仅披一幅用别针或腰带固定的布作为衣服,上身袒露,眼神忧思。有关文献还记载,古希腊人在运动场上或者庄严集会时,往往

9、还会完全脱掉衣服,以显示人体之美。这反映了古希腊()A公民素质较高 B个人主义泛滥C崇尚自然自由 D否定人文主义答案C解析材料与公民素质、个人主义关系不大,排除A、B两项;古希腊奉行以人为本,推崇人文主义,排除D项;材料信息反映了古希腊人重视人的自然发展,崇尚自由,故C项正确。10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认为,基督仅禁止人作恶,而孔子则劝人行善;孔子比基督高明得多,所以人应该遵循“既不使别人痛苦,也不以他人之痛苦使自己快乐”的准则。由此可知,伏尔泰试图()A推广儒家思想,拯救法国人民B揭露教会的压迫,宣扬思想自由C号召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D抨击教会的虚伪和封建政府的苛政答案D解析伏尔泰并不是要推广儒

10、家思想,排除A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不仅仅反对教会,而且还反对封建政府,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伏尔泰的启蒙思想相对保守,并不提倡革命,排除C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可知,伏尔泰援引儒家思想,抨击了当时教会教义的不足之处和封建政府对人民的残酷剥削,故D项正确。111967年,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向国会报告称:“自由贸易符合全世界利益,也为美国利益服务。然而,美国外贸政策的标志是自由贸易哲学,它有别于具体的各项政策。”据此推测,美国意欲()A全面发展自由贸易 B放弃自由贸易C遏制苏联经济发展 D有限保护贸易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11、美国在具体外贸领域并不完全执行自由贸易,而是灵活应对,故排除A、B两项;美国贸易保护的目的与遏制苏联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220世纪70年代,苏联国家计委负责制定和执行短期经济指标、中长期经济计划与政策,监控各大央企;戈尔巴乔夫时期其主要职责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长远经济科技发展规划。这表明苏联政府()A实行了宏观调控管理B公有经济比例有所降低C放弃高度集中的体制D市场化的程度逐渐提高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知,苏联国家计委的职责由制定执行经济指标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说明苏联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在加强,但这并不能说明苏联公有经济比例降低、放弃高度集中的体制、市场化程度提高,排除B、C、D三项,选A

12、项。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伴随着中西交通的逐渐开通与发展和双方之间经济交流的扩大,中国对西方的了解也日益加深。这种了解,一直远及极西之地的罗马帝国。从地理意义上来说,当时中国所了解的“大秦”即罗马帝国,恐怕主要还限于它的东部边区,特别是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人就知道了“黎轩”。此后我国的史籍中,更有“犛(li离)靬”“犁靬”“犁鞬”等记载。这个令中国人的兴趣经久不衰的绝远国度,就是亚历山大城。摘编自任继愈古代中西文化交流

13、史话材料二中国传统的文化优越感,在鸦片战争中受到了一次不大的冲击。堂堂天朝竟败给在了“撮尔岛夷”手下,着实使君臣们为之一惊。但这场战争毕竟只使君臣慑于对手的船坚炮利,中西之间还只是在器物层次上发生文化冲突。所以一时的忧患意识和战败的屈辱感很快随着和约的订立而烟消云散。拍岸的惊涛,峰回路转,化作阵阵水沫,依然是死水一泓。“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君臣们仍然在自圆自足的文化心理支配下昏昏睡去。摘编自沈渭滨困厄中的近代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中国对西方的了解状况及其成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对西方的认识,并对此作一简要阐释。

14、(13分)答案(1)状况:对西方的认识较为肤浅;了解最远国家是古罗马帝国;史书对西方部分国家有了初步记述。成因: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华文化世界领先,对西方有一定的吸引力;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渐扩大。(2)认识:统治者认可西方的坚船利炮;认为中国制度仍优越于西方;以传统的蛮夷观念看待西方国家。阐释:长期以来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对世界的变化认识甚少;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感造就了“天朝上国”思想,对西方易产生鄙视心理;鸦片战争对清廷的冲击力度较小,民族意识尚未真正觉醒。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要紧扣材料一“对西方的了解也日益加深”“远及极西之地的罗马帝国”“此后我国的史籍中,更有

15、犛(li离)靬犁靬犁鞬等记载”等信息,从对西方了解的程度、国家和史书记载等角度进行概述。第二小问,可结合材料一“伴随着中西交通的逐渐开通与发展和双方之间经济交流的扩大”“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以及汉代丝绸之路、经济文化的世界领先等方面来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撮尔岛夷”“在器物层次上发生文化冲突”“仍然在自圆自足的文化心理支配下昏昏睡去”等信息进行概括。第二小问,可结合材料二“中国传统的文化优越感,在鸦片战争中受到了一次不大的冲击”“一时的忧患意识和战败的屈辱感很快随着和约的订立而烟消云散”等信息从中国对西方认识肤浅的原因,鸦片战争后的民族意识,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差异,清廷的腐朽认识带来的消极影响等方面来回答,言之成理即可。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柏拉图在论政治家中对政体进行分类。根据统治者人数将政体分为由一人统治的君主政体,由少数人统治的贵族政体和多数人统治的平民政体。以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