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10月)生物(含答案).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5072088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10月)生物(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10月)生物(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10月)生物(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10月)生物(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黑龙江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10月)生物(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10月)生物(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10月)生物(含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六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二次调研考试 生物 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个1分,总共40分)1.2014年7、8月在西非爆发了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出血热,该病毒由一条RNA单链和4个结构蛋白组成,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用营养丰富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病毒B它的遗传物质是RNA或者蛋白质C埃博拉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 D埃博拉病毒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下列有关生物体组成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严重缺铁的人容易产生乳酸中毒B. 人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能得到4种脱氧核苷酸C. RNA、DNA、ATP以及脂肪

2、都是由C、H、O、N、P五种元素构成D. 淀粉、糖原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结构都含有磷脂双分子层B.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肯定是DNA,无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C. 核糖体、质粒、酶等结构或物质中肯定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是酶D. 花生种子富含脂肪,小麦种子富含淀粉,淀粉和脂肪均只含有C、H、0三种元素,且等质量的淀粉和脂肪分别同时燃烧,淀粉的耗氧量低于脂肪4.溶菌酶是存在于体液、眼泪等中的酶,有杀菌功能,整个分子大致呈球形,故称为球蛋白(如下图)。下列关于溶菌酶的说法,全错的一组是 ( )溶菌酶从细胞进

3、入泪液不穿过磷脂双分子层溶菌酶是由两条多肽链共同组成的双缩脲试剂5NaOH溶液与1Cu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与溶菌酶反应呈紫色溶菌酶的空间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A B C D5.下列有关酒精在实验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 ) 实验目的主要作用A鉴定花生组织细胞中脂肪的存在50%的酒精可以洗去多余的苏丹或苏丹染液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研磨时加无水乙醇可以溶解绿叶中的色素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与盐酸1:1混合使植物组织细胞分散开D低温诱导植物细胞中染色体加倍可用95%酒精冲洗掉卡诺氏液,然后马上用龙胆紫对染色体染色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性激

4、素的合成与生物膜有关,通常青春期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蛋白数量要比幼年和老年时期多B. 线粒体是肝细胞中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氨基酸的运输C. 生物膜上可以合成ATP,桑格和尼克森构建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属于概念模型D.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是因为发生了交叉互换7.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两组幼苗在溶液中的鲜重变化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B6h

5、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8下图为理解某些生物学问题所建立的一个数学模型(此图仅表示变化趋势),以下对此数学模型应用不科学的是 ( ) A若x表示小麦种子成熟过程,y表示相对含量,则a表示淀粉的含量,b为可溶性糖的含量B若x表示外界O2浓度,y表示小麦种子萌发时CO2释放量,则a为有氧呼吸强度,b为无氧呼吸强度C若x细胞大小,y表示相对值,则a为细胞膜相对表面积,b为物质运输效率D若x表示洋葱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

6、溶液的时间,y表示相对值大小,则a为吸水力,b为液泡的体积9.下列是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 研究细胞器结构和种类,采用差速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B.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用研磨过滤法和纸层析法C.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采用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采用活体染色法和持续的显微观察法10下列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酶与无机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二者的作用机理不同,酶的作用机理是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 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均可加快酶促反应速率C. 绿色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主要

7、由光合作用提供D. 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氧化分解时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11.美国西北大学科学家通过研究线虫发现,当动物到达生殖成熟期后,一种基因开关会开启衰老进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衰老是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改变,与基因表达无关B. 细胞的衰老特征很多,包括色素积累、细胞核体积减小等C. 从总体上看,线虫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D. 线虫细胞的衰老,意味着组成线虫的细胞脱离了正常的生命历程12.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

8、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会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脱氧核苷酸作为DNA复制的原料C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有氧呼吸D若要研制药物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不宜选为作用位点13. 用32p标记了果蝇精原细胞DNA分子的双链,再将这些细胞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如下图AD和DH的两个细胞分裂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C段细胞中一定有2条Y染色体 BEF段细胞中可能有2条Y染色体CEF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一定有8条 DFG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可能有8条14下

9、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检测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A需要使用显微镜的是 B需要使用染色剂的是C需要使用酒精的是 D需要保持细胞活性的是15.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刻无限增殖B. 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 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 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使组织细胞发生异常增殖16.在探究核酸是遗传物质的科学历程中,有如下重要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

10、35S标记的T2噬菌体感染不具有放射性的细菌,少量子代噬菌体会含有35SB. 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不会引起小鼠败血症C. 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D.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不都具有放射性17在下列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B培育无籽番茄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1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中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均会

11、导致基因突变B. 基因突变可发生在DNA的任何部位,体现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C. 线粒体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多样是基因突变的结果19以下各项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个体CYyRr个体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D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出现差异20现已知基因M含有碱基共N个,腺嘌呤n个,具有类似如图的平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M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1.5Nn个氢键B如图a可以代表基因M ,基因M的等位基因m可以用b表示;a链含有A的比例最多为2n/NC基因M的双螺旋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脂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含有的碱基数可以不相等21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基因遗传病是受1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人与正常人相比,其基因中有1个碱基发生了改变C. 猫叫综合征的人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D. 21三体综合征的人与正常人相比,多了1对21号染色体22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