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amp#183;开学月考高分过》初二专题密训:《月考高分过》初二政治第一次月考高频考点专题精练.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5065964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9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amp#183;开学月考高分过》初二专题密训:《月考高分过》初二政治第一次月考高频考点专题精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9&amp#183;开学月考高分过》初二专题密训:《月考高分过》初二政治第一次月考高频考点专题精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9&amp#183;开学月考高分过》初二专题密训:《月考高分过》初二政治第一次月考高频考点专题精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9&amp#183;开学月考高分过》初二专题密训:《月考高分过》初二政治第一次月考高频考点专题精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9&amp#183;开学月考高分过》初二专题密训:《月考高分过》初二政治第一次月考高频考点专题精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amp#183;开学月考高分过》初二专题密训:《月考高分过》初二政治第一次月考高频考点专题精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amp#183;开学月考高分过》初二专题密训:《月考高分过》初二政治第一次月考高频考点专题精练.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德与法治八下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宪法的基本原则?(P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的国家性质?(P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P4)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4、我国人民的地位怎样?(P3)人民当家做主,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5、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对我们有何启示?(P5)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6、宪法是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的?(P3P

2、5)宪法规定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这保证了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7、人权的实质和目标 ?(P6)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8、人权的主体与内容各包括哪些?(P7)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

3、方面的权利。中国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 真实性9、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性?(P6P7)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10、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的要求?(P6)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11、国家应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P7P8)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

4、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贫穷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中国的减贫行动中国的减贫行动的意义: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利的促进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摆脱贫困的宏伟目标,中国正在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1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P1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

5、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3、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怎样?(P11)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其他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14、宪法与国家机构的关系怎样?(P1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15、我国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这一原则体现在哪几方面?(P13)(1)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在国家

6、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16、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的?(P14)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只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保证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17、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对规范权力

7、运行有什么要求?(P15P16)(或怎样规范权力运行?)宪法严格规范职权的行使,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否则均应承担法律责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否则都是违法行为。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18、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P14)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1、我国现行宪法的构成(或组成)?(P

8、18)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2、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哪些问题?(P19)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3、 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P20)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9、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4、 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的?(P20)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5、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怎样?(P22)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0、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6、 为何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P22P23)(从内容上来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最根本性、最重要的问题。(从法律效力上来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来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7、 宪法与其他法律有什么联系?(P23)(或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表现?)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宪法与其他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但宪法并不包罗万象,不是其他法律的总和。)8、 为什么

11、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它法律更加严格?(P23)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9、 为什么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P2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10、为什么要监督权力行使?(P24)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11、各级权力机关怎样具体行使监督职责?(P24)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其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

12、础性意义。全国人大行使修改宪法的职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从而维护宪法的权威。12、怎样加强宪法监督,保障宪法实施?(P25)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13、国家如何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P25)国

13、家通过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方式来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让他们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14、 我们公民怎样增强宪法意识?(P27P29)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捍卫宪法,做到:学习宪法。要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着重领会宪法原则和精神。积极宣传宪法。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认同宪法。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践行宪法。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在日常生

14、活中,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自觉抵制各种违宪行为行为。(宪法的生命和权威都在于实施。要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15、 怎样保障宪法的实施?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16、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什么意义?(P29)有利于人们增强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地位、尊严与权威,保证宪法实施;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尊宪、守宪、护宪的良好氛围;有利于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等。17、我国宪法的本质?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第三课 公民权利(P32P44)1、公

15、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哪些?(1)政治权利和自由(2)人身自由(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4)平等权(5)宗教信仰自由(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P3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3、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律依据和条件?(P3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条件:具有我国国籍的公民 年满18周岁 为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4、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P3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是全体人民当家做主的最主要的形式。5、政治自由的内容?(P33)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6、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意义?(P33)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7、 监督权表现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