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5065012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中考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汇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中考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时间:19世纪初2.背景(1)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3.目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4.地区: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5.领导人(1)北部地区:玻利瓦尔;(2)南部地区:圣马丁。(3)他们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6.结果(1)玻利瓦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瑞拉和厄瓜多尔,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国”,当选总统。(2)圣马西领导阿根廷、智利、秘鲁独立7.拉美独立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拉美各国人民联合起

2、来,协同作战,南北夹击,为民族独立英勇斗争。有统一的指挥。玻利瓦尔等领导人的卓越领导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争夺中力量日益衰落。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背景(1)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3)印度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高涨。2.时间: 1857年3.组成: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权力的王公。4.杰出代表:章西女王5.过程: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起义军夺取了德里。英军虽然武器先进,但还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攻陷德里。6.结果: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7.意义: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

3、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背景(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2)农业和手工业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2、时间: 18世纪初3、领导:彼得一世4、目的: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5、容(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2)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家,开办学校,创办报纸;(5

4、)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6、成效: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准备了条件。1700-1721年,俄国打败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并在这个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7、意义及局限性(1)通过改革,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地外扩准备了条件(新首都:圣彼得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2)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二、废除农奴制(1861年农奴制改革)1、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2、开始: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3.目的: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地主利益。4、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

5、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5.意义及局限性(1)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2)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局限性)第3课美国战一、南北矛盾的加剧1.背景: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南方却以棉花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英国工业革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的种植园经济的发展。2.加剧原因: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

6、,加剧了南北矛盾。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3.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废存。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北方主禁止奴隶制度,建立自由州,发展资本主义;南方则力图扩展奴隶制度,建立新的蓄奴州。二、战爆发1.起因(借口)1860年11月,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主限制奴隶制的发展,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2.爆发: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3.初期形势:南方蓄谋已久,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华盛顿险被攻占。三、北方的

7、胜利1.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容: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2)作用: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入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2、战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3.林肯遇刺:1865年,林肯被拥护奴隶制度的狂热分子刺杀。(评价):林肯为维护祖国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4.南北战争性质及意义(性质)南北战争

8、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1.幕府统治:19世纪中期,日本人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德川幕府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民族危机: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二.倒幕运动1.原因: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农民、城市平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

9、化。2.爆发: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3.结果:1868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16岁的睦仁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东京。三、明治维新1.背景(1).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2).面临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机2.时间:1868年3.目的: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4.人物:明治天皇5.主要容(1)政治上,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2)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

10、死的“武士道”精神。(3)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4)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6.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7.评价(1)意义: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2)局限: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他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的道路。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电的应用1、背景:(1)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技术取得重大进步。(2)新技术、新

11、发明层出不穷,促进了工业的的蓬勃发展。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4.显著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5.应用过程:(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在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3)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电焊、电钻、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世界由此进入了“电气时代”。二、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1、重大成就:燃机的发明是应用技术领域的重大成就。2、发明过程:(1)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第一台煤

12、气燃机。(2)1883年,德国工程师载姆勒研制出汽油燃机。(3)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燃机。(4) 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第一辆燃机驱动的汽车。(5)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汽车制造业革命)3、影响:(1)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发一场变革。(2)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成就3)1、重大成就: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2、产生过程:(1)19世纪80年代,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2)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第6课工

13、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1.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极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2.大众教育: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二、城市化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到19世纪后期,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了。三、社会问题: (1)贫富差距加大,导致社会矛盾激化。(2)环境污

14、染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一、科学家1.牛顿: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代表作有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2.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代表作有物种起源。二、文学巨匠1.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人间喜剧系列小说,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2.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作品中一方面深刻揭露了俄国专制主义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

15、卡列尼娜复活。三、音乐美术大师1.贝多芬:德国天才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2.梵高:荷兰(国籍)杰出画家,他的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目的:为了夺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2.背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列强之间的竞争与争夺酝酿着战争。德国与英、法、俄的矛盾突出。3.形成:(1)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2)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4.根本目的:重新分割世界,争夺世界霸权。二、大战的爆发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2.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撒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3.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