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授课提纲.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63469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沧浪之水授课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沧浪之水授课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沧浪之水授课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沧浪之水授课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沧浪之水授课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沧浪之水授课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沧浪之水授课提纲.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阎真沧浪之水赏析、讨论授课提纲沧浪之水阎真(1960)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著有长篇小说曾在天涯、沧浪之水、因为女人。沧浪之水内容深刻,艺术上逼真,富有表现力、穿透力。雷达曾说:读沧浪之水有“天机被泄露”的感觉。环境是怎样逼人就范分为好人坏人并不切合实际“上面”不存在抽象的公正坚守人格操守有多大的生存空间?“坚守、放弃、复活”三部曲-池大为的心路历程解读情节、内容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的研究生池大为,由中医学会一名普通的办事员荣升为卫生厅厅长期间,心路历程坎坷而复杂,经历了坚守、放弃、复活三个阶段。初到卫生厅的池大为一直以其父亲为人格楷模,并深得中国传统文化之精

2、髓,始终坚守着千百年来中国优秀文人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而同时处在狂奔突进的市场经济浪潮中的池大为,面对社会大转型,加上官场、亲属、同事、同学四大圈子的逼迫,不能不使他重新审视自己始终坚守着的那份优秀的“传统”,融入到现实社会当中。市场经济的大潮并没能彻底冲刷掉池大为心中根深蒂固的“天下”“千秋” “忧国忧民”的意识,他骨子里的传统文化血统不能不说是致使他心路历程坎坷复杂而最终走向复活实现自我价值的真正根源。沧浪之水以娓娓而谈的笔调和行云流水般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中医学院毕业的研究生池大为丰富的人生境遇:学校毕业后,池大为由中医学会一名普通的办事员升至科长、副处长、处长、厅长助理、副厅长,最后

3、登上权力的巅峰厅长宝座。池大为的仕途一波三折,心路历程坎坷而复杂,“坚守、放弃、复活”三部曲透视出当代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浪潮相搏击中的人生定位和价值取向。一、 秉承父辈血统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坚守池大为从出生到考入中医学院以及在卫生厅工作的前六年,是他安如磐石、冰清玉洁的坚守期。父亲的人格楷模力量,是池大为坚守的直接原因。父亲的影响之一体现在:池大为固守清高,淡泊名利,目下无尘,追求心灵的纯洁、品德的高尚。父亲的影响之二体现在:池大为富于人道主义情怀和道德感,有救世济人的良知和责任感上。池大为坚守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其父亲。但精神之源则是以先贤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父亲的遗物中国历

4、代文化名人素描中描绘的十二位圣贤,是其父亲的人格楷模:孔子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以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屈原的“忠而见逐”仍“忧国忧民”,陶渊明“采菊亦乐”的清高、出污泥而不染,不同流合污,杜甫的“天下千秋”意识,文天祥“丹心汗青”的爱国情怀,谭嗣同的“肩承社稷、曹雪芹:“耿介不屈,踏雪无痕”,谭嗣同:“肩承社稷,肝胆昆仑”,中国传统的人生观,这是影响池大为坚守的内因之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是影响池大为坚守的内因之二。二、 为“物欲”所吞噬后的放弃以儿子一波的“烫伤事件”为起点,到池大为被任命为卫生厅厅长,这段时间为他心灵坚守的放弃期。处境之困,生活之苦是抽在池大为身上的一根根鞭子。池大

5、为的放弃受两大方面因素的影响,先看来自外部的社会人文环境四大极具影响力的生活圈子。1、官场圈先行者既得利益的诱惑:丁小槐(投机钻营,吹拍投靠向上爬的典型)的刺激。2、亲属圈封妻荫子思想的压力:妻子“董一针”、妹夫任志强,让他不得不“进步”。3、同事圈进行真诚的劝导:晏之鹤:池大为插足官场的“导师”和“谋士”,出谋划策,指点迷津。此外,同事圈中,对官依附思想严重的小车司机大徐,怕官至极的莫瑞芹,对官肉麻恭维的尹玉娥,这些人都从各个侧面劝说、诱导着池大为。4、同学圈现身说法的点化:毕业十年后的同学聚会,。许小曼是卫生部的处长,伍巍成了省长秘书,汪贵发也成了处长,当年不怎么显山露水的凌国强经商发了,

6、同学聚会,撒手捐了五千。他们或官或商的经验之谈,像一根根针刺入了池大为的脑中。连代替社会良心公正讲话的电视台记者胡一兵,也弃职从商,由一个富有社会责任的“无冕之王”变成了一个下海的商人,价值核心由天下变为一己的利益。将个人的物质利益看得很高。他认清了现状,也发迹了,对池大为的转变起了启发和示范作用。四大圈子给池大为以压力, 市场经济体系,对个人欲望的合法承认,是它最基本的出发点这就从根本上消解了中国知识分子坚守的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构建了一套新的完整的价值系统,人生观。市场经济只分别强者和弱者,不再只专注于君子小人之辩。“个人价值实现”、“权力”、“金钱”这相互联系的三者是插在池大为身上的三

7、把利剑,是池大为放弃坚守,逐步转变的最终根源。池大为决定放弃个人一直以来坚守的精神家园,义无反顾地搏击权力场,以实现个人的价值。他学会了忍受难堪、屈辱,学会了妥协退让,见风使舵,察言观色,出卖同事,出卖良心。池大为用自己想象的“枪”以儿子的名义杀死了过去的自我,准备大干一场。他耍尽了手段,干了与自己一直以来的坚守背道而驰的种种“创举”,u 不顾开支的巨大,为给马厅长脸上贴金,建议建展览馆、陈列厅;u 为搏马厅长信任,出卖同事尹玉娥;告发舒少华等的“倒马”计划,并在马厅长指使下采取阴谋手段陷害对方;u 按官职大小暗箱操作了年会评奖,致使真正优秀的人才被埋没。完成几大贡献后,池大为完全成了马厅长的

8、“心腹”,由普通的办事员青云直上,一路高升,成为副厅长,名利双至。尔后经过操作池大为赶走了马厅长,成了厅里的一把手。这样,池大为也就游刃有余地将“个人价值”、“权力”、“金钱”运用于手掌之中。三、 自我价值在复活中的实现当上卫生厅厅长后,过去坚守人格的池大为在某种程度上又回到现在的池大为身上,实现了他精神、灵魂的复活。内心独白:“人在这个位子上,就想做点事。毕竟我是从山村走出来的,毕竟我在下面苦了那么多年,毕竟,我是池永昶的儿子。我还是想当个好官,做点好事。虽然,他曾经以儿子的名义“枪毙”了过去的自己,试图与过去的自己实现彻底的决裂,但他血管中毕竟流的是父亲的血,先贤们代表的中国文人精神仍根植

9、于他头脑中。u 顶住了冒犯前任厅长的压力,他为一批因权争斗而被马厅长压了好几年的医务人员评聘了职称,赢得了厅里上上下下的口碑;u 重新调查了华源等几个县的血吸虫发病率,并为这几个县争取到了400万元的防治款;u 衣锦还乡时,给三山坳每家每户两百块钱,并决定资助村里几个读中学的孩子;u 抵御了在办公大楼建筑工程招标中稍事“操作”便可轻而易举地将180万的回扣收入自己口袋的诱惑;将企图购买办公楼展览厅的金叶置业公司暗中行贿的60万元公开曝光并直接予以退回;u 抵制了孟晓敏美色的诱惑。不容否认,他在此过程中,不乏为自己树立威信、巩固权力的因素,但更多的是为拯救自己的精神和灵魂。 苦闷、彷徨、徘徊于精

10、神的复活与放弃间的池大为返乡时跪到父亲坟前想下一个结论,他焚烧了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渊源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想和传统文化精神完全决裂,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功利主义的“自我价值实现”。可书本焚烧时,他死死盯住那点亮色,仰望着那代表天下和千秋、人类和历史的满天星空,其实,知识分子千百年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识永远不可能死去,中国传统文化血统在池大为身上流淌,必定会促使池大为最终走向精神的活。这种复活,不是过去他所日益死守的精神家园的重现,而是顺应时代发展,不违背市场价值规律的、发展了的精神坚守,在原来坚守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结合了社会大转型时期的实际,所以

11、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对池大为“坚守、放弃、复活”三部曲历程的根源的追索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新时期知识分子出路的思考: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精神上遇到了严峻的挑战,知识分子应追求进步的、民本的价值取向,将人生定位于积极用世的格局之中。知识分子仍向过去一样,固守清高,以领袖、精英自居,与世俗格格不入,是行不通;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自己看作大众的一员,踏入现实。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重新定位,重塑自我,让传统的精神资源与现实社会产生有机的整合。时刻不忘身上的那份责任,人格、心灵的坚守,固守那份心灵的真诚和人格

12、的坚挺,才能使个人的价值得以真正实现。附阎真为当代知识分子写心课堂讨论题1、对池大为及其父亲的人生态度及行为,你看法如何?2、有人说,没有权力和身份,难以有效地为国为民承担,实现个人价值。而要获得权力,应“先小人,后君子”。你的看法如何?3、应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坚守志节,出淤泥而不染;先天下之忧而忧,“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4、你觉得什么样的社会机制、社会环境才能提供公平正义的竞争规则,使良币逐出劣币?课堂讨论题1、对池大为及其父亲的人生态度及行为,你看法如何? 对父亲坚守知识分子的人格、气节表示崇高的敬意,对池大为又坚守到放弃、蜕变及其行为表示

13、由衷理解。 在特定环境中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事,妥协退让甚至曲意逢迎,有一定必要性;但是要有底线:可被动应对,但不应主动做恶,不应落井下石,不应失去基本的良知。(当然,这种底线有时是很模糊的,比如,池大为为达到目的,出卖过同事,出卖过良心)。2、有人说,没有权力和身份,难以有效地为国为民承担,实现个人价值。而要获得权力,应“先小人,后君子”。你的看法如何?有局部的道理,但最好不要说先小人后君子,应该说尽可能适应环境,适应竞争规则。从本质上讲,应该依靠自己出色的工作。3、应如何看待中国传统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以及 坚守志节,“出淤泥而不染”这些人生观与价值观?局部的坚守、牺牲、殉节只能“独善其身”识时务,适应环境,努力发展自己才可能“兼善天下”。当然不同的工作环境并不一样,比如科学家、教师环境与政界不同。4、你觉得什么样的社会机制、社会环境才能提供公平正义的竞争规则,使良币逐出劣币?民主体制(限制官员权力)法律政策的强力保证完善的市场、和竞争机制、规则 寄希望于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改善。但是,要知道,任何时代、社会都不是完美的,人性是不完美的,“资源”(权力、位子、金钱、名利)总是有限的。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