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十大王牌武器.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58699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7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战德军十大王牌武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战德军十大王牌武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战德军十大王牌武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战德军十大王牌武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战德军十大王牌武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战德军十大王牌武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战德军十大王牌武器.doc(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战德军十大王牌武器 1: V-2 v 转自铁血社区 http:/ “复仇天使”V2导弹 A4即V2,是由德国火箭专家维尔纳.冯.布劳恩为首的小组在波罗的海港口佩内明德研制的A系列远程火箭的一种,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弹道导弹。 V来源于德文Vergeltung,意即报复手段,这是德国在遭到盟国集中轰炸后表示要进行报复的意思。V1和V2表示这两种型号仅仅是整个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驱 V2长13.5米,发射全重13吨,能把1吨重的弹头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离。火箭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燃烧工质为液氧和甲醇。发射时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后按照弹上陀螺仪的控制,在喷口燃气舵的作用下以40度

2、的倾角弹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弹上接收机发射无线电指令控制。一分钟后,火箭已飞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达每小时5796千米。此时,无线电指令控制系统指令关闭发动机,火箭靠惯性继续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后以每小时大约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抛物线自由下落,击中目标。由于当时制导系统的精度所限,误差较大。 1943年初按盟国情报人员的情报,盟国发现这一计划,并由对佩内明德的空中侦查得到证实。1943年8月17日夜,英国皇家空军对佩内明德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大规模空袭,毁伤了V2的地面设施。为预防重蹈8月17日灾难,德国将V2工厂迁到山区的山洞工厂,这个过程耽误了预期的火箭攻势。 1944年6月

3、13日(诺曼底登陆后六天)V1开始攻击伦敦,9月份第一枚V2落到伦敦。火箭攻击造成了严重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在六个月前对登陆部队集结地进行集中攻击而不是伦敦的话,即如艾森豪威尔将军所说,盟国将遭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对伦敦的攻击都是在上午7至9时,中午12至2时,下午6至7时交通高峰期进行的,企图吓垮英国的民心士气。可是,对经过1940年空袭的英国人民,在全面胜利已如此接近时,这种新的恐怖算不了什么。在诺曼底前线的英国士兵更尽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胁他们家庭的火箭发射地挺进。除了向伦敦发射外,在盟军9月4日占领安特卫普港后,德国向安特卫普港进行了大规模导弹攻击 V2一共生产了10000余枚

4、,用于实战发射约5000枚。1945年德国投降前夕,布劳恩和400余名火箭专家向美军投降,后到美国,成为美国火箭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奠基人之一;苏联也缴获了大量V2的成品和部件,并俘虏了一些火箭专家,以此为起点,开始自己的火箭和空间计划。2:虎式重型坦克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要求PORSHCE(简称POR.)和HENSCHEL(简称HEN.)提供重型坦克的设计方案。那时KRUPP负责为他们的方案设计炮塔。HEN.的设计方案基于早期VK3001(H)和VK3601(H)的设计,而POR.的是基于早期VK3001(P)-LEOPARD的设计。这些早期设计方案都没有投入生产,但它们为设计人员提供

5、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最初,KRUPP为POR.的VK4501设计了炮塔,该设计在经过修改后被HEN.的VK4501采用。1941年中期,HEN.决定制造VK4501(H1)和VK4501(H2)两种原型坦克。H1型装备88mmKwK36L/56炮,安装KRUPP为VK4501(P)设计的炮塔。H2型装备75mmKwK42L/70炮,安装一种新设计的炮塔当时还仅有木制模型。1941年末,HEN.决定集中力量研制H1型,1942年4月17日,生产出了它的样车。4月19日,HEN.和POE.的样车都运抵RASTENBURG附近的一个车站,然后行驶11公里达到RASTENBURG尽管途中不断出现事故。

6、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在东普鲁士的狼穴,这两辆样车都出现在了他的面前。42年7月,在BERKA的坦克学校,两辆坦克都开始了进一步的测试。在测试期间,POR.的样车被淘汰,而HEN.的样车却非常成功。同月,HEN.的VK4501(H)定型,命名为虎I,并且开始批量生产。在1942年8月29日,“虎I”第一次出现在列宁格勒的502重型坦克团第一连。 42年12月,在北非突尼斯附近,501重型坦克团中出现了“虎I”式坦克的身影。“虎I”被装备到一些重型坦克部队,它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1945年4、5月,参加了柏林的防御战。“虎I”装备的88mm炮威力巨大,这使它成为所有盟军坦克危险的对手,

7、它那厚重的装甲使它几乎坚不可摧。在战争中“虎I”击毁了大量的敌军坦克和其它装备,在对手心中树立了不可战胜的神话、留下了威力巨大的深刻印象。44年7月,506重型坦克团第三连的指挥官在3,900m的距离上击毁了T-34坦克。“3:Me-262喷气式战斗机 Me-262是人类航空史上第一种用于实战的喷气式战机。它那呼啸着的喷气式发动机和后掠式机翼显示了战斗机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也揭开了空战史上新的一页。虽然Me-262被视作深陷绝境的德国空军施展的最后绝招,而且其生产能力远远达不到扭转战局的需求,但不到一年的实战过程却证明它不愧为一种强大的作战飞机。 Me-262的设计工作始于1938年。当时德国梅

8、塞施密特飞机制造公司的沃尔德玛博士设计了飞机的后掠翼机体(具体说是略带后掠角的下单翼),采用了BMW(宝马)公司最新开发的涡轮喷气发动机。1941年4月,原型机Me-262 V1机体建造完成,一开始采用的是著名的尤莫210G式液冷活塞发动机,11月才换装喷气发动机。1942年7月18日,温德尔上尉驾驶喷气式原型机试飞成功。德国空军于8月定型为“雨燕”(生产型是全后掠翼的)。但是由于资源短缺和盟军的轰炸,Me-262直到1943年6月才开始生产。 事情却在这时发生重大变化希特勒在观看了Me-262的飞行表演后,只凭个人意愿便断定对它的空战能力没有信心,也没有兴趣改变德国空军现役的战斗机编队,坚持

9、要将全部Me-262改为轰炸机,甚至还下达了命令。就这样,德国空军企图通过生产这种新式喷气机来抵御盟军空袭的计划落空了,为的只是迎合想借此飞机投几颗炸弹的愚蠢愿望。 Me-262作为战斗机和拦截机表现优异,但奉希特勒之命开始对地攻击后成为飞行员的恶梦。开始时为提高命中率而实施俯冲轰炸,许多飞机由于受不了震动在天空解体;中队指挥官为保存飞机命令实施水平轰炸后,命中率则大大下降。据说当盟军空军指挥部门得知此消息后曾举杯庆祝,但在德国谁又敢违抗希特勒的旨意使它物尽其用呢?后果是所有的me-262都装上了炸弹外挂架(好像给大炮上刺刀)。 火箭在Me-262对盟军轰炸机拦截的优异表现中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

10、。一般的战术是在盟军轰炸机群外以两到三架me-262各自以外挂的枚火箭集中射击,以火箭爆炸形成的弹雨大量杀敌;再高速突入机群内以门毫米机炮轰击(战争晚期由于工厂被毁,为保存飞机,Me-262不再冒险突击了)。 原本已经在抵御空袭的作战中有了突出表现的Me-262被迫进行了重大的改装,生产线也花了不少时间去改成轰炸机的元件尺寸。但是在轰炸机测试尚未有结果之前,希特勒又改变初衷放弃了轰炸机计划。但是由于生产的拖延,加上战争已到后期,一种型号的飞机能够改变什么? Me-262的最终生产型被交到第44战斗机大队,它是在战争结束前最后一个月才投入防空袭战斗的。由于飞行员对这种新式飞机训练不足所造成的技术

11、失误,Me-262在战场上自己坠落的比被击落的还要多。但是44大队的王牌飞行官们(其中有著名的“击坠王”巴尔霍克少校)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大概击落近50架盟军战斗机、还有多于此数的轰机)。 作为世界上第一种能作战的喷气战斗机,Me-262的出现极大震动了盟军。拥有540mph的马力,它能超过二战天空的任何飞机。 me-262从年晚期开始少数量地服役于四个飞行中队:II/KG-51、KommandoNowotny、JV-44、III/JG-7。 me-262第一个测试性质的战斗飞行小队(EK 262)在年月日组建,月开始me-262就与盟国空军正式作战4: 纳 粹 屠 刀 MG-42通用机枪

12、人类枪械史上永恒的经典-MG-42通用机枪 德国在一战中战败,根据凡尔赛条约得规定,战败的德国不可以制造重机枪。 德国在一战后,国家实力迅速恢复。随着国力的恢复,曾经有着欧洲最强陆军称号德国军方自然不甘心受条约的限制,永远成为一支半保安性质的部队(只有10万人,不可以装备先进武器)。其实上,几乎从刚刚结束战争开始,德国的各项科研活动转入地下,研制的步伐虽然有时候放缓但是始终没有停顿。 不过德国始终是一战的战败国,如果明着去违背凡尔赛条约规定,一定会立刻遭到西方盟国的严厉处罚。所以,这根红线是不敢碰的,既要隐讳,又要发展,这好像就难了。 所谓愿者不难,德国人很快以自己特有的精明,巧妙的迂回过了条

13、约的限制。他们研究了一种从传统眼光看来,完全不是重机枪的通用机枪。 这挺通用机枪,如果它使用二脚架,配备75发弹鼓就可以作为轻机枪使用,跟随班排作战。它如果使用重机枪的三角架,配备300发弹箱,就可以作为重机枪使用,成为营连的支援武器。如果装上了装甲车或者坦克,它又是车载机枪,成为盟国步兵的恶梦。它的最大特点是不同于马克希姆重机枪的采用水冷降温的方式,而是和轻机枪一样采用气冷式,通过迅速更换枪管来保持射击的连续性。 代表作是德国枪械专家施坦格研制的MG34机枪,该枪1934年设计定型,由著名的毛瑟兵工厂生产,采用和毛瑟步枪相同的弹药(7 92 x 57 毫米子弹)。它有很多划时代的亮点之作,如

14、:既可用弹链供弹,又可换装75弹鼓供弹,使用弹链供弹左右都可进行,能双枪联装使用(可以对付飞机);主要零部件都很容易装卸,操作简单,可迅速变换射击方式(机枪能够迅速转移阵地在实战中特别重要);该枪理论射速为 800到900 发分;有两根备份枪管,一旦枪管过热可迅速更换。作轻机枪使用时,其有效射程为800 米;作重机枪使用时,其有效射程为1000米。 MG34大量装备德军部队各级部队,也是德军的各种装甲车辆的制式武器。 在实战中,MG34的可靠性和出色的射击性能,都得到德国军方的相当肯定,它是德国步兵的火力支柱。 但是MG34有一个比较严重的缺点,它的结构较复杂,复杂的结构直接导致制造工艺的复杂

15、耗费更多的工时和材料。 在实战中,需要的是可以大量制造和装备部队的机枪,而根据MG34的生产能力,即使所有工厂全部开足全部马力,也没法满足前线的需要。 德军方一直要求武器研制部门对MG34进行改进。德国专家针对MG34有过多种改进方案,其中一种据说是受波兰战役中缴获波兰的一款机枪设计图的启发,由德国金属冲压专家格鲁诺夫博士完成,对MG34进行了多项重要的改进。这个方案由于自己的超出其他改进方案的优异性能而很快中标。这就是MG42通用机枪。 MG42研究成功,其实是枪械生产技术的一次重要的突破。格鲁诺夫博士本人并不是枪械设计师,他是一名金属冲压技术的专家。当时由于德军一线部队对机枪的需要量很大,他以专业的眼光认为按照传统枪械制造工艺,很难满足这样的需要(它采用机械加工,将一块实心金属利用车床、铣床等加工,切削掉不必要的部分,金属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既浪费材料,又花费很多工时)。他认为机枪采用金属冲压工艺制造是必然趋势。实际中,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的MG42不仅节省材料和工时,也更加紧凑。这对于金属资源缺乏的德国来说,是非常实际的。 不过MG42刚刚诞生并且装备部队的时候,在西方潜伏于欧洲的谍报人员来看,这实在是一款粗制滥造的武器,是若干铁片和一根铁管的拼凑物。当时雪片一样的报告飞告华盛顿和伦敦,内容都是同样的:德国已经不行了,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