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理论:编排与裁判.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58658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乒乓球理论:编排与裁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乒乓球理论:编排与裁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乒乓球理论:编排与裁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乒乓球理论:编排与裁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乒乓球理论:编排与裁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乒乓球理论:编排与裁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乒乓球理论:编排与裁判.ppt(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 弥军民 乒乓球的竞赛规则与裁判方法 一 乒乓球的竞赛规则 一 乒乓球比赛规则 1 球台1 1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 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 长2 74米 宽1 525米 离地面高76厘米 1 2比赛台面不包括球台台面的垂直侧面 1 3比赛台面可用任何材料制成 应具有一致的弹性 既当标准球从离台面30厘米高处落至台面时 弹起高度应约为23厘米 1 4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 无光泽 沿每个2 74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沿每个1 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 0 76m 边线2cm 端线2cm 中线3mm 球台的构造 正手小三角区 反手小三角区

2、1 5比赛台面由一个与端线平行的垂直的球网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 各台区的整个面积应是一个整体 1 6双打时 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 划分为两个相等的 半区 中线与边线平行 并应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 2 球网装置2 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 悬网绳 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2 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 绳子两端系在高15 2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 网柱外缘离开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 25厘米 2 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 25厘米 2 4整个球网的底边应尽量贴近比赛台面 其两端应尽量贴近网柱 3 球3 1球应为圆球体 直径为40毫米 3 2球重2 7克 3 3球应用赛璐珞或类似的

3、塑料制成 呈白色或橙色 且无光泽 4 球拍4 1球拍的大小 形状和重量不限 但底板应平整 坚硬 4 2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 的天然木料 加强底板的黏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 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 每层黏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 5 或0 35毫米 4 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 连同黏合剂 厚度不超过2毫米 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 连同黏合剂 厚度不超过4毫米 4 3 1 普通颗粒胶 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 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 不多于3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4 3 2 海绵胶 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 普通颗粒胶的厚度不

4、超过2毫米 4 4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 但不超过其边缘 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 4 5底板 地板中的任何夹层以及用来击球一面的任何覆盖物及黏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 4 6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 必须无光泽 且一面为鲜红色 另一面为黑色 4 7由于意外损坏 磨损或褪色 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 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 可以允许使用 4 8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 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 并允许他们检查 5 定义5 1 回合 处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 5 2 球处于比赛状态 从发球时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静止在不执拍手掌

5、上的最后一瞬间开始 直到该回合被判得分或重发球 5 3 重发球 不予判分的回合 5 4 一分 判分的回合 5 5 执拍手 正握着球拍的手 5 6不执拍手 未握着球拍的手 5 7不执拍手臂 不执拍手的手臂 5 7 击球 用握在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分触球 5 8 阻挡 对方击球后 在比赛台面上方或向比赛台面方向运动的球 尚未触及本方台区 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戴 带 的任何物品 即为阻挡 5 9 发球员 在一个回合中首先击球的运动员 5 10 接发球员 在一个回合中第二个击球的运动员 5 11 裁判员 被指定管理一场比赛的人 5 12 副裁判员 被指定在某些方面协助裁判员工作的人 5 13

6、运动员 穿或戴 带 的任何物品 包括他在一个回合开始时穿或戴 带 的任何物品 但不包括比赛用球 5 14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 除从球网和比赛台面之间通过以及从球网和网架之间通过的情况外 球均应视做已 越过或绕过 球网装置 5 15球台的 端线 包括端线两端的无限延长线 6 发球6 1发球开始时 球自然地置于不持拍手的手掌上 手掌张开 保持静止 6 2发球员须用手将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 不得使球旋转 并使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 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体 6 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 发球员方可击球 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 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 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

7、在双打中 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 6 4从发球开始 到球被击出 球要始终在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以上和发球员的端线以外 而且从接发球方看 球不能被发球员或其双打同伴的身体或他们所穿戴 带 的任何物品挡住 6 5球一旦被抛起 发球员的不执拍手臂应立即从球和球网之间的空间移开 球和球网之间的空间由球和球网及其向上的延伸来定界 6 6运动员发球时 应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6 61如果裁判员对运动员发球合法性有怀疑 在一场比赛中第一次出现时 判重发球 并警告发球方 6 62此后 裁判员对该运动员或其双打同伴发球动作的合法性再次怀疑 将判接发球方得1分 6 63无论

8、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时候 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 无须警告 应判接发球方得1分 6 7运动员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 可由裁判员作出决定免于执行 7 还击7 1对方发球或还击后 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 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 或触及球网装置后 再触及对方台区 8 比赛次序8 1在单打中 首先由发球员发球 再由接发球员还击 然后发球员和接发球员交替还击 8 2在双打中 首先由发球员发球 再由接发球员还击 然后由发球员的同伴还击 再由接发球员的同伴还击 此后 运动员按此次序轮流还击 8 3在两名由于身体残疾而坐轮椅的运动员配对进行的双打中 发球员应先发球 接发球员

9、应还击 此后残疾双打中的任何一名运动员可还击 然而 运动员轮椅的任何部分不能超越球台中线的假定延长线 如果超越 裁判员将判对方得1分 9 重发球9 1回合出现下列情况应判重发球 9 11如果发球员发出的球 再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时 触及球网装置 此后成为合法发球或被接发球员或其同伴阻挡 9 12如果接发球员或接发球方未准备好时 球已发出 而且接发球员或接发球方没有企图击球 9 13由于发生了运动员无法控制的干扰 而使运动员未能成功发球 还击或遵守规则 9 14裁判员或副裁判员暂停比赛 9 15由于身体残疾而坐轮椅的运动员在接发球时 发球员进行合法发球之后 出现下列情况 9 151球在触及接发球员

10、的台区后 朝着球网方向离开接发球员的台区 9 152球停在接发球员的台区上 9 153在单打中 球在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后 从其任意一条边线离开球台 9 2可以在下列情况下暂停比赛 9 21由于要纠正发球 接发球次序或方位错误 9 22由于要实行轮换发球法 9 23由于警告或处罚运动员 9 24由于比赛环境受到干扰 以致该回合结果有可能受到影响 10 1分10 1除被判重发球的回合 下列情况运动员得1分 10 1 1对方运动员未能正确发球 10 1 2对方运动员未能正确还击 10 13运动员在发球或还击后 对方运动员在击球前 球触及了除球网装置以外的任何东西 10 14对方击球后 球没有触及本方

11、台区而越过本方台区或端线 10 15对方阻挡 10 16对方连击 10 17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或戴 带 的任何东西是球台移动 10 18对方运动员或他穿或戴 带 的任何东西触及球网装置 10 19对方运动员不执拍手触及比赛台面 10 10双打时 对方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 11 一局比赛11 1在一局比赛中 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 10平后 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12 一场比赛12 1一场比赛由奇数局组成 13 发球 接发球和方位的次序13 1选择发球 接发球和方位的权力应由抽签来决定 中签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 或选择先在某一方位 13 2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 或选择了现在某一

12、方位后 另一方运动员必须有另一个选择 13 3在获得每2分之后 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 依此类推 直至该局比赛结束 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10分或实行轮换发球法 这时 发球和接发球次序仍然不变 但每人只轮发1分球 13 4在双打的第一局比赛中 先发球方确定第一发球员 再由先接发球方确定第一接发球员 在以后的各局比赛中 第一发球员确定后 第一接发球员应是前一局发球给他的运动员 13 5在双打中 每次换发球时 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 前面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 13 6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 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接发球 在双打决胜局中 当一方先得5分时 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 13 7一局中

13、 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 在该场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 在决胜局中 一方先得5分时 双方应交换方位 14 发球 接发球次序和方位的错误14 1裁判员一旦发现发球 接发球次序错误 应立即暂停比赛 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 按场上比分由应该发球或接发球的运动员发球或接发球 在双打中 则按发现错误时那一局中首先有发球权的一方所确立的次序进行纠正 继续比赛 14 2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应交换方位而未交换时 应立即暂停比赛 并按该场比赛开始时确立的次序 按场上比分运动员应站的正确方位进行纠正 再继续比赛 14 3在任何情况下 发现错误之前的所有得分均有效 15 轮换发球法15 1如果一局比赛进行到10分

14、钟仍未结束 双方都已获得至少9分时除外 或者在此之前任何时间应双方运动员要求 应实行轮换发球法 15 11当时限到时 球仍处于比赛状态 裁判员应立即暂停比赛 由被暂停回合的发球员发球 继续比赛 15 12当时限到时 球未处于比赛状态 应由前一回合的接发球员发球 继续比赛 15 2此后 每位运动员都轮发1球 直至该局结束 如果接发球方进行了13次还击 则判接发球方得1分 15 3轮换发球法一经实行 将一直使用到该场比赛结束 竞赛的种类 1 联赛 2 锦标赛或杯赛 3 综合性运动会 4 友谊赛 5 邀请赛 6 选拔赛 7 表演赛 竞赛前的准备工作 一 成立组织机构 二 制订竞赛规程 竞赛规程一般由

15、竞赛主办单位根据竞赛的目的 性质 规模 时间和场地设施等情况而制订 其内容主要包括 竞赛名称 目的 日期 地点 竞赛项目 竞赛办法 报名资格 报名人数 报名截止时间 报到日期 录取名次 采用的竞赛规则以及其他有关规定 印发秩序册秩序册是各运动队参加比赛和各有关部门开展工作的主要文件依据 其内容一般包括 竞赛规程 组织委员会名单 裁判员名单 领队 教练员名单及运动员姓名号码对照表 竞赛日程 团体比赛秩序表 单项比赛秩序表 场地平面图等 二 赛期阶段的主要工作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记录和公布成绩 较大规模的竞赛应设立记录组 记录组的任务是负责审核记分表 迅速准备在公布比赛成绩和记录比赛结果 三 赛后

16、阶段的主要工作 一 编印成绩册 二 竞赛资料归档 竞赛规程主要内容 比赛名称 时间地点 参加对象人数 竞赛办法 计分及奖励办法 西安交通大学第6届乒乓球联赛 2007年10月22至11月9日 学校乒乓球场 第一阶段分组循环制 第二阶段单淘汰加附加赛 级各班 每班 队 每队男女不少于3人 胜一场得二分 负一场得一分 弃权一场得零分 积分多者名次列前 获前六名的队给予集体奖 制定比赛工作计划 主要内容包括 6 绘制各种表格 5 检查场地 器材 4 召开裁判员 领队会议 3 组织裁判员学习 2 审查参赛人员的资格 1 编排比赛秩序及编印秩序册 混合制 交叉制 循环制 竞赛办法 淘汰制 组织一场比赛 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办法 淘汰制的定义 淘汰制是指逐步淘汰失败者 使胜者按预定比赛表进入下一轮比赛 最后决出有限名次的一种比赛 单淘汰制 比赛过程中失败一次即被淘汰的方法为单淘汰制 比赛过程中失败两次即被淘汰的方法为双淘汰制 双淘汰制 你知道吗 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淘汰制 参赛人多 比赛时间短 淘汰制 淘汰制的分类 淘汰制 乒乓球比赛的项目的分项 乒乓球比赛的项目可分为 团体比赛 单项比赛 乒乓球比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