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学案+巩固案 苏科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5057677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学案+巩固案 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学案+巩固案 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学案+巩固案 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学案+巩固案 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学案+巩固案 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学案+巩固案 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下册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学案+巩固案 苏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章第4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目标:1、 能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2、 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在与自然环境的艰苦斗争过程中逐渐进化来的。3、 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难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过程: 师:猜一猜:“什么动物小时候用四条腿走路,后来用两条腿走路,老了用三条腿走路?”生:人师:那么最早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同学们知道哪些神话传说呢?生1:女娲造人生2:上帝创造了人等师:那你们相信这些神话传说吗?生1:相信;生2:不相信 ,没有证据.师:有些同学说的很对,这些神话传说并不可信,因为没

2、有确凿的证据。那么最早的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本章第4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师:下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33页,快速浏览一下本节的内容并完成补充练习的填空部分(先让学生熟悉一下本节要学的内容)师:板书师:看完的同学请抬起头来,好差不多都看完了吧?生(抬头):看完了师:好,我们来一起欣赏一段动画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师:播放动画生(看动画):很好看,太快了,再来一遍师:好,我们就再看一遍,边看边思考:这段动画的内容和我们学过的本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有没有关系,有哪些练系?生(看完,思考,讨论,交流)生1:有联系,与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内容相符生2

3、:也具体提到了动物的进化顺序:从原生动物到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到线形动物等师:正确,很好,大家不仅观察的很仔细,也能很好的联系我们前面所学的知识师:请同学们再想想这与我们学过的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有没有关系呢?(提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生:有关系,人是最高等的动物,也是进化而来的师:非常好,这位同学很聪明,联系的很好。师:那么人类是由谁进化来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33页思考小组讨论生:(小组讨论后)答案一致:人类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师:你是依据什么得出答案的?生: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师:那什么是类人猿呢?生: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等形态结构与人很相似,血缘关系也比较近,这几种动

4、物称为类人猿。师:很好,而且大家要记得只有这四种动物是类人猿生(记忆,默写一遍)(加强记忆新知识)师: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老师收集的类人猿图片,并思考:现代类人猿与人有什么异同点?师(播放类人猿图片)生:(观察、讨论、交流、回答)回答相同点:生1:类人猿和人一样有恒定的体温,胎生、哺乳;生2:类人猿也有A、B 、O血型系统,有32颗牙齿回答不同点:生1: 类人猿用四肢行走,而人是直立行走;生2:类人猿身上有体毛,人是穿衣服;生3:类人猿主要吃野果,人是做饭吃;生4:类人猿只会使用树枝等简单的工具,不会制造工具,而人不仅会使用工具也会制造工具生5: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

5、 mL,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 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总结的也很全面。由此可见,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动物进化到最高阶段的产物,但人类已超出了动物界,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在距今1 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在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请同学们观察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图片,尝试着描述出它们的生活状况。生(看图,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以及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生: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主要过着树上生活,以群居生活为主,以树上的果实等为食物。师: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请大家结合课本34页思考

6、回答。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如:主要是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师:下面我们先来讨论一下环境的变化与人的进化之间的关系? 生:(阅读、分组讨论:环境的变化)由于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热带雨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得一部分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师:很好,那么森林古猿下地生活有何意义呢?生:(阅读、回答)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师:很好。那么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又是如何一步步进化为人类的呢?请大家结合课本34页最后一段,尝试着简述一下人类进化的过程。可以小组交流讨论。生:1:生活在裂谷东部高地的森林古猿,本来

7、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后来由于环境的剧烈变化,森林面积的大量减少,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下肢用来支撑体重和行走,逐渐变得粗壮有力;而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也逐渐变得灵巧。生2:“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就处于这个阶段。他们能够使用工具,相当于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都大大增强了。生3:“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提高了工具的效能。师:对。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

8、了脑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而且大脑的语言中枢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生:(分组表演)请一位同学选择三位好朋友,自己想好一句话并告诉其中一位, 要求他只用表情或动作把这句话的意思传给第二位,由第二位再用同样的方式传给第三位朋友。最后由第三位朋友用语言表达出原意来。师:通过这样的过程,原话的意思改变了没有?由此可见,语言在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语言使我们大家能进行很好的交流。没有语言而仅用肢体去表达,会产生很多的误会。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应充分而恰当地运用语言。用语言进行交流也是动物与人的本质区别之一。(板

9、书)师:下面在你们观察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后,请指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渐变化的?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生1: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半直立行走直立行走。生2:劳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使用天然工具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工具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工具。生3: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师:在与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类现在被称为“生物圈的主宰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的生物。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生: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适应环境的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被淘汰掉。人类虽然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

10、一员,但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尊重生态规律,人类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师:现代类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生: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师: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结合本节课,应当怎样理解?生1: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茎,釜中的豆子对釜底的豆茎说:“我们本是同一棵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急于煎熬我,把我煮烂呢!”生2: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残杀。生3:那么,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我们应

11、当加强保护。师:具体应该怎样做呢?生1: 人类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 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生2: 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生3: 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它们生存的行为等。师:很好,也希望你们能把所说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学案第22章第4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目标:1.能说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森林古猿。2.知道人类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在与自然环境的艰苦斗争过程中逐渐进化来的。3.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2.难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一部分:人类的起源一、自主学习

12、1.瑞典分类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的最高等的动物。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都具有-、-和恒定体温等特征。2.在现代的哺乳动物中,黑猩猩、-、大猩猩和-与人的形态、结构最相似,与人的血缘关系也很近,所以它们被叫做-。3.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二、观察与讨论1. 观看动画人类的起源与进化,联系前面所学内容,讨论交流人类是由谁进化来的呢?2. 观察图22-10类人猿,讨论分析现代类人猿与人有什么异同点?3.观察图22-11 森林古猿及其生活的想象图,试着描述森林古猿的生活状况,并小组讨论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与意义是什么?第二部分:人类的进化一、自主

13、学习1.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是-。2.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是-。二、讨论与交流1.下地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是如何逐渐进化为人类的呢?2.做一个小游戏,交流讨论语言的重要性。3.观察图22-12讨论交流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哪些方面是逐渐变化的?人类成为生物圈的主宰,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吗?三、知识迁移与情感教育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 “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结合本节课,应当怎样理解?具体应该怎样做呢?巩固案1.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比较远的动物是( )A.黑猩猩 B. 长臂猿 C. 猕猴 D. 大猩猩2.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 )A.有复杂的语言 B. 集体捕猎 C. 养育后代 D. 善于奔跑3.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类人猿 B.黑猩猩 C. 森林古猿 D.长臂猿4.据推测,生活在茂密森林中的森林古猿,由于森林减少,造成食物短缺,有一部分下地生活,逐渐学会了用-行走,用-寻取食物,就这样经过漫长的年代,一部分森林古猿逐渐进化为-。5.“直立行走”、“制造工具”都是从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具有关键作用的环节,请简要谈一谈,它们在此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