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57469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8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ppt(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 比喻1 概念 就是 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 彼此有相似点 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 结构 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即本体 喻体 比喻词 3 种类 1 明喻 三部分都出现 典型形式 甲像乙 例如 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 暗喻 本体 喻体都出现 中间用喻词 是 成了 变成 等联结 有时不用喻词 典型形式 甲是乙 例如 更多的时候 乌云四合 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并列关系长城这条巨龙修饰关系花的海洋 注释关系我爱北京 祖国的心脏 3 借喻 不出现本体 直接叙述喻体 典型形式 甲代乙 例如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4 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

2、共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 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 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 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4 作用 1 化平淡为生动 2 化深奥为浅显 3 化抽象为具体 4 化冗长为简洁 5 注意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 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 下列几种情况 虽有喻词 但不是比喻 1 同类相比 例如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像我这样的好人不多 为何还要让我难过 2 表示猜度 例如 这天黑沉沉的 好像要下雨了 他像是碰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 3 表示想象 例如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 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4 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 社会主义的中国 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 像雷锋 焦裕禄等 二 借代1 概念

3、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法 2 种类 1 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例如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 一面絮絮的说 慢慢向外走去 2 具体代抽象 例如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南国烽烟正十年 3 专名代泛称 例如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 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4 形象代本体 例如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 东边的一个是马褂 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 部分代整体 例如 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 6 结果代原因 例如 专弄文墨 为壮士捧腹 笑 7 材料代本体 例如 五十年间万事空 懒将白发对青铜 3 作用 1 以简代繁 2 以实代虚 3 以奇

4、代凡 4 以事代情 4 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 相同点 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事物本体不出现 2 不同点 a 借代的作用是 称代 只代不喻 借喻的作用是 比喻 喻中有代 b 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 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 c 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 借代不能 例如 1 他们在园丁的辛勤培育下茁壮成长 2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解析 1 是借喻 园丁 指的是老师 可以说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2 是借代 一针一线 代群众利益 是部分代整体 不能改为比喻 1 下列熟语中 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 无事不登三宝殿B 不为五斗米折腰C 老鼠过街 人人喊打D 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 答案 C 比喻

5、老鼠 比喻丑恶害人的东西 其他三项为借代 A 三宝殿 个别代整体 代指门 B 五斗米 具体代抽象 代指微薄的俸禄 C 庆父 代指祸乱的罪魁 鲁难 代指国家的灾难 2 下列熟语中 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 放长线 钓大鱼 B 陈芝麻 烂谷子 C 刀子嘴 豆腐心 D 一把屎 一把尿 答案 D 借代 一把屎 一把尿 代指父母为子女无私奉献 含辛茹苦地把他们养大成人 其他三项为比喻 A 放长线 钓大鱼 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 虽然不能立刻收效 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B 陈芝麻 烂谷子 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C 刀子嘴 豆腐心 比喻说话刻薄 言语尖利 但心地柔和 宽厚仁慈 三 比拟 1 概念

6、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2 种类 1 拟人 把事物 人化 例如 苇眉子又薄又细 在她怀里跳跃着 鱼对水说 你看不到我流泪 因为我在你怀里 水对鱼说 我能感到你流泪 因为你在我心里 2 拟物 把人 物化 或 把甲事物乙物化 例如 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 嘎子竖起耳朵听 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3 作用 1 色彩鲜明 2 描绘形象 3 表意丰富 四 夸张 1 概念 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 对事物的形象 特征 作用 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3 作用 1 揭示本质 给人以启迪 2 烘托气氛 增强感染力 3 增强联想 创造气氛 2 种类 1 扩大夸张 如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2 缩小夸张 一

7、眨眼的工夫 麦子就由青变黄了 收割的日子到了 2 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 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3 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 如科技说明文 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 以免歪曲事实 五 对偶 1 概念 用字数相等 结构形式相同 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 4 注意 1 夸张不是浮夸 而是故意地合理的夸大 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如 同志们 你们看 我们的力量大如天 脚下地球当球玩 大洋海水能喝干 2 种类 1 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 相近 相补 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 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2 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

8、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3 串对 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 递近 因果 假设 条件更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另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 前者要求两句字数相等 词性相对 结构相同 平仄相对 不重复用字 后者只要达到严式对偶五项要求的一部分就可以 不很严格 3 结构 1 成分的对偶 如 然而我的坏处 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 砭锢弊常取类型 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2 句子对偶 如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4 作用 1 便于吟诵 易于记忆 2 用于诗词 有音乐美 3 表意凝练 抒情酣畅 5 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 1 对比的

9、基本特点是 对立 对偶的基本特点是 对称 2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上来说的 要求结构对称 字数相等 对比是从意义上来说的 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 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 对偶里的 反对 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就意义上说是对比 就形式上说是对偶 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六 排比 1 概念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果相同或相似 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用来加强语势 强调内容 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 种类 1 成分排比 如 延安的歌声 它是黑夜的火把 雪天的煤炭 大旱的甘霖 2 分句排比 如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10、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 单句排比 如 八路军穿草鞋 把日本鬼子赶下海 解放军穿草鞋 把踢下台 如今八连穿草鞋 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4 复句排比 例句略 3 排比的作用 叙事透辟 条分缕析 结构紧凑 文意贯通 语气强劲 抒情强烈 当我想你的时候我的心在颤抖当我想你的时候泪水也悄悄地滑落当我想你的时候才知道寂寞是什么当我想你的时候谁听我的诉说 七 设问设问是明知故问 自问自答 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的修辞方式 基本特点是 无疑而问 目的在于引人注意 启发思考 如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 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靠的是什么 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 技术的力量 八 反问为了加强语气

11、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去确定的意思 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 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如 难道他入党的志愿 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才满足么 我呢 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 1 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 2 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 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 引人注意 启发思考 1 比喻化抽象为形象尝试是什么 尝试是乌云蔽日时能直上云霄的那种最勇敢的鸟 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 对于勇敢者 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 对于弱者 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 十八个春秋 风风雨雨 回顾往事 我无悔无憾 展望未来 我信心百倍 我曾

12、勇敢地面对生活 在生活的大海上搏击 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 2 排比增强文势诚信没有重量 却可以让人有鸿毛之轻 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 诚信没有标价 却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 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 诚信没有体积 却可以让人的心胸狭隘 目光短浅 可以让人的胸怀宽广 高瞻远瞩 诚信没有色彩 却可以让人的心情灰暗 苍白 可以让人的情绪高昂 愉悦 3 反问加强语气我常常怀念远古 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 那些君子翩翩风度的背后 是一个用诚实 信用 执着的信念支撑的人的结构 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 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 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 他义无反顾地去了 去得那样坚定 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

13、对誓言的忠贞 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的蔺相如 难道不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 他在出发前已经许下完璧归赵的诺言 他正是循着一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在英勇地捍卫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 4 对比彰显差异试想 从古至今 有多少帝王因为选贤授能 兼听 而开创了一个个太平盛世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刘备三顾茅庐 终有三国鼎立 萧何月下追韩信 方有后来刘邦的强兵壮马 而又有多少帝王因为轻信谗言 偏听 而使国家走向衰落灭亡 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能 怒疏屈原 楚国不久就走上了亡国之途 5 反复 强调突出 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 它曾在勾心斗角 尔虞我诈中变得不值一钱 它曾是无数饱学之士终生恪守的行为规范 它曾是阴险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外衣 它太简单 简单得连牙牙学语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 它又太复杂 复杂得让有些人一辈子都不能理清它的头绪 它 就是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