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5043780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涞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涞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涞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涞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涞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涞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涞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涞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部门预算信息公开按照预算法规定,现将涞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部门预算公开如下:第一部分:部门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一、部门职责(一)组织制定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组织全县工业技术改造工作,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协调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业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组织实施重大专项,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二)监测分析全县工业运行;负责全县钢铁、石化、建材、装备、纺织、医药、轻工食品、电子信息、软件信息服务业等工业行业管理,指导并组织实施行业准入和全县企业质量管理等;(三)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

2、合,指导协调电子政务发展,促进“三网”(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信息消费和互联网发展,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推动全县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发展。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全县信息化建设,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四)负责系统(内部)综合业务管理和机关(内部)综合事务管理。二、机构设置 部门机构设置情况单位名称单位性质单位规格经费保障形式涞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行政正科级财政拨款第二部分:部门预算安排的总体情况1、收入说明2019年涞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年初部门收入预算总额为833.4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3.42万元。2、支出说明2019年部门支出安排预算总额833.42万

3、元。基本支出 164.86万元 其中:人员经费151.4万元 日常公用经费 13.46万元项目支出 668.56万元 其中:本级支出668.56万元3、比上年增减情况本年度预算收支安排833.42万元,较上年减少746.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减少11.79万元,主要减少人员经费支出4.79万元(退休人员工资转社保开支),减少日常公用经费支出7万元;项目支出减少735.01万元,主要减少无线局域网(wifi)建设、企业军队退役人员困难帮扶资金、涉军人员劳务派遣人员和自收自支人员工资及各项保险等。第三部分:机关运行经费安排情况 涞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机关运行经费安排13.46万元,其中办公费2.5元

4、,水费1万元,电费1.7万元,邮电费1.5元,取暖费1.26万元,差旅费2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5万元。第四部分: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及增减变化原因“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及增减变化原因单位:万元项目名称2018年度预算2019年度预算增减金额变化原因因公出国经费000无增减变化公务用车购置经费000无增减变化公务用车运行经费3.53.50无增减变化公务接待费支出440无增减变化合计7.57.50无增减变化第五部分:绩效预算信息一、总体绩效目标:(一)建立完善工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规划、标准体系,规范、引导、指导工业和信息化健康发展;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改造提升全省传统产业水平

5、,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工业企业技术水平;推动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提升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过剩产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工业协调推进机制,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做好工业运行监测分析、预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确保完成全县工业经济增长目标,促进工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促进工业企业开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提升工业对外开放水平;建立完善对标体系,逐步缩小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创建一批行业“第一”和“唯一”;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构建工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发展长效机制;加强

6、安全生产管理,严防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协调相关工业及医药流通企业落实工业应急物资和医药储备任务。(三)提高全县政务信息化水平,提升信息资源利用水平;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为中小和民营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和效果不断提高;提高融资担保规模,贷款担保逐年增加;中小和民营企业规模数量及效益水平明显改善;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档次和水平,加强创业辅导建设,促进县域工业发展。推进创业辅导基地建设,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建立健全民营经济运行统计和监测分析体系;加强规划引导,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四)保障机关正常工作高效运转。2、 部门职责

7、-工作活动绩效目标304涞源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单位:万元职责活动年度预算数内容描述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评价标准优良中差一、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制订和组织实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计划。组织全县工业技术改造工作,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协调推进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业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监测分析全县工业运行;负责全县钢铁、石化、建材、装备、纺织、医药、轻工食品、电子信息、软件信息服务业等工业行业管理。推动全县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大我县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制造强县建设,提升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8、。1、支持工业转型升级支持工业技术改造,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工业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指导工业设计与制造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强县、制造强县建设,做好工业运行监测分析、预警,加强工业行业质量管理。改造提升全县传统产业水平,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出指标战略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4%12%10%2、支持工业转型升级支持工业技术改造,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工业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指导工业设计与制造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强县、制造强县建设,做好工业运行监测分析、预警,加强工业行业质量管理。改造提升全县传统产业水平,调整产业结

9、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出指标全县实施技术改造的项目数量10853、支持工业转型升级支持工业技术改造,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工业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指导工业设计与制造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强县、制造强县建设,做好工业运行监测分析、预警,加强工业行业质量管理。完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产出指标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7.7%7.5%7.1%4、支持工业转型升级支持工业技术改造,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工业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指导工业设计与制造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强县、制造强县建设,做好工业运行监测分析、预警

10、,加强工业行业质量管理。推动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果指标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比率8%6%4%5、支持工业转型升级支持工业技术改造,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工业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指导工业设计与制造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强县、制造强县建设,做好工业运行监测分析、预警,加强工业行业质量管理。提升产业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产出指标在关键工序中制造装备数控化率42%30%20%6、支持工业转型升级支持工业技术改造,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工业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指导工业设计与制造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强县、制造强

11、县建设,做好工业运行监测分析、预警,加强工业行业质量管理。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构建工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发展长效机制。效果指标制造业增加值率较上一年度的提高情况1%0.8%0.5%7、支持工业转型升级支持工业技术改造,扶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工业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指导工业设计与制造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工业强县、制造强县建设,做好工业运行监测分析、预警,加强工业行业质量管理。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构建工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发展长效机制。效果指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速5.5%5.0%4.5%二、推进全县信息化建设与应用298.94推进全县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导协调电子政务发

12、展;促进三网融合、信息消费;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提升全县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1、协调全县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298.94指导和协调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基础性工作,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负责应急和重大事件协调处理工作。提升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促进三网融合产出指标监测覆盖的网站数占网站总数的比率90%80%75%效果指标当年有效协调处理的应急和重大事件数占应急和重大事件总数的比例100%产出指标已审核完成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占报送方案总数的比例90%80%60%产出指标实际完成的年度任务占年度任务总量的比例

13、100%95%90%三、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宏观指导、综合协调,优化发展环境,激活市场主体,破解要素制约,强化公共服务,加强督导、检查和考核,提高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推动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推动中小和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推进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包括金融机构风险补偿)、人才引进与培养、诚信评价、法律服务、产业集群、创业辅导、市场开拓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县域工业发展。开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运行监测。建立健全民营经济运行统计和监测分析体系,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效果指标全县中小企

14、业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增长率效果指标担保机构融资额较上一年度的增长情况产出指标平台网络服务企业的数量604020产出指标统计监测点按时上报占全部上报的比率90%85%80%四、实施无线电行业监管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无线电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提升无线电管理和监测水平,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服。加强无线电管理,保障各项无线电业务的正常运行1、无线电行业运行监管对全县无线电台(站)、无线电发射设备的设置和使用实施监督和管理;组织全县无线电管理系统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无线电安全保障高效、干扰查处及时、频率协调有力,保持全县优良电磁环境效果指标在发生无线电干扰时,快速、准确定位并依法处置的占应处置的比例90%80%70%产出指标对于非法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查处的数量占违规总数的比例90%80%70%2、提升无线电监管条件和技术手段不断加强无线电监管条件和技术手段建设和设升级改造与运行维护,包括无线电专用的房屋建筑物、特种车辆、技术设备、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