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学--06清热中成药.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37596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9.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成药学--06清热中成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中成药学--06清热中成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中成药学--06清热中成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中成药学--06清热中成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中成药学--06清热中成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成药学--06清热中成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成药学--06清热中成药.ppt(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清热中成药 1 掌握清热中成药的含义 分类 功效 主治及使用注意 2 掌握 牛黄解毒片 六神丸 左金丸 龙胆泻肝丸 六一散 导赤丸 十滴水软胶囊 3 熟悉 黄连上清丸 香连丸 银黄口服液 玄麦甘桔颗粒 目的要求 是指以清泄里热药为主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 泻火凉血 解暑 退虚热等作用 治疗里热证的一类成药 一 定义 是指以寒凉药为主组成 具有清热泻火作用 治疗里热证的一类成药 清泄里热 立法依据 内经 热者寒之 温者清之 本经 疗热以寒药 属于八法中的 清法 二 功效 里热证 热证 症状 发热 口渴 烦躁 尿黄 便结 舌红苔黄 脉数等 三 主治 对于由热 火所致的各种里热证 均可应用 四 分

2、类 清热解毒类 热毒病证 清脏腑热类 热入血分证 清热解暑类 暑热证 清虚热类 虚热病证 1 本类成药多寒凉 易伤脾胃 影响运化 必要时宜配用醒脾和胃药 以使祛邪而不碍胃 2 本类成药对有表证及寒证者禁用 体质虚弱及产后慎用 五 使用注意 使用原则 一般是在表证已解 热已入里 而且是里热虽盛 但尚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清热成药 1 成分 多含有生物碱 黄酮类等成分 2 药效 主要具有抑菌 抗病毒 解热 抗炎等作用 六 现代研究 散剂 颗粒剂 丸剂 片剂 胶囊剂 口服液等 常见的剂型 第一节 清热解毒类 功能 主治 症状 清热解毒 各种热毒病证 咽喉肿痛 口舌生疮 痄腮斑疹 疮疡疔毒 瘰疬痰核 舌红

3、苔黄 脉数等 牛黄解毒片 六神丸 银黄口服液 牛黄解毒片 中国药典 2005年版 处方 人工牛黄5g 石膏200g 黄芩150g 冰片25g 剂型规格 片剂 素片 糖衣片 薄膜衣片 雄黄50g 桔梗100g 大黄200g 甘草50g 组方分析 桔梗 清利咽喉 佐药甘草 解毒 调和诸药 使药 功能主治 证治要点 咽喉肿痛 牙龈肿痛 口舌生疮 目赤肿痛 功能 清热解毒 主治 火热内盛证 脏腑火毒内盛 心 肝 肺 胃火毒壅盛 肺胃郁热上壅 胃经实火上炎 胃火熏蒸 饮食不当心火上炎 六淫内郁化火 肝火上炎 主证分析 咽喉肿痛 牙龈肿痛 口舌生疮 目赤肿痛 脏腑火毒内盛 清热解毒 生石膏 黄芩 牛黄 大

4、黄 雄黄 冰片 甘草 大黄 雄黄 甘草 肺胃郁热 心肝火盛 胃火上壅 调和诸药 肺经郁热 桔梗 口服 大片一次2片 小片一次3片 2 3次 日 用法用量 1 新生儿 孕妇忌用 2 不宜与四环素 磷酸盐及硫酸盐类药物同用 使用注意 制备方法 雄黄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 大黄粉碎成细粉 牛黄 冰片研细 芩 梗 膏 草 滤过 浓缩 稠膏 稠膏 制粒 整粒 压片 包衣 外包装 煎煮 加入大黄 雄黄粉末 加入牛黄 冰片粉末 1000片大片 1500片小片 干燥 1 本品为素片 糖衣片或薄膜衣片 素片或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 有冰片香气 味微苦 辛 2 显微鉴别大黄 雄黄 薄层色谱法鉴别牛黄 大黄 黄芩 3

5、 按砷盐检查法检查 所显砷斑颜色不得深于标准砷斑 4 除符合片剂项下有关各项规定外 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本品每片含黄芩以黄芩苷 C21H18O11 计 小片不得少于0 5mg 大片不得少于0 75mg 质量控制 1 药理实验表明本品的主要有抗炎 镇痛 抑菌 退热 抗惊厥等作用 2 牛黄解毒片 丸 的不良反应 过敏休克 中毒 肝功能损害 上消化道出血 血小板减少等原因 一是超量或持续服用 二是服药者属过敏或特异性体质 3 临床用于咽喉炎 牙龈炎 扁桃体炎等 外搽治疗带状疱疹 药效与临床 牛黄解毒大黄雄 石膏黄芩冰片用 再加桔梗与甘草 清热解毒建奇功 方歌 六神丸 部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18册

6、 返回 处方 人工牛黄4 5g 蟾酥 酒溶解 3g 麝香4 5g 珍珠粉4 5g 剂型规格 微丸 每1000粒重3 125g 雄黄粉3g 冰片3g 功能主治 功能 清凉解毒 消炎止痛 主治 烂喉丹痧 咽喉肿痛 喉风喉痈 单双乳蛾 小儿热疖 痈疡疔疮 乳痈发背 无名肿毒 组方分析 口服 一日3次 温开水吞服 一岁每服1粒 二岁每服2粒 三岁每服3 4粒 四岁至八岁每服5 6粒 九岁至十岁每服8 9粒 成年每服10粒 另可外敷在皮肤红肿处 以丸十数粒 用冷开水或米醋少许 盛食匙中化散 敷搽四周 每日数次常保潮润 直至肿退为止 如红肿已将出脓或已穿烂 切勿再敷 用法用量 1 忌辛辣食物 孕妇忌服 2

7、 疮疖化脓溃烂者 不可外敷 3 不宜与酶制剂 硫酸盐类 腌制品同服 使用注意 制备方法 为什么蟾酥要用酒精溶解 1 本品为黑色有光泽的小水丸 味辛辣 2 气相色谱法鉴别麝香酮 3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外 按薄层色谱法进行扫描 本品含胆酸不得少于1 0 质量控制 1 具有抑菌 抗炎 抗病毒作用外 还有强心 抗惊 镇静 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2 临床用于治疗治疗慢性咽炎 扁桃体炎 肺源心脏病合伴心衰 牙齿炎症 中耳炎 慢性肝炎 急性肾炎 上消化道肿瘤 白血病等属于热毒炽盛者 药效与临床 六神麝香与珍珠 牛黄雄黄蟾酥助 再加冰片六味全 清热解毒功效添 方歌 牛珍雄 想 蟾 尝 香冰 槟 银黄口服

8、液 中国药典 2005年版 返回 处方 金银花提取物 以绿原酸计 2 4g 黄芩提取物 以黄芩苷计 24g 剂型规格 口服液 每支装10ml 金银花 疏风散热 清热解毒 利咽 主药黄芩 清上焦肺胃热毒 辅药 组方分析 功能主治 功能 清热疏风 利咽解毒 主治 用于外感风热 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干 咽痛 喉核肿大 口渴 发热 急慢性扁桃体炎 急慢性咽炎 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 口服 一次10ml 20ml 一日3次 小儿酌减 用法用量 外感风寒者不宜服用 脾气虚寒证见有大便溏者慎用 忌辛辣 鱼腥食物 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中成药 使用注意 以上二味 分别加水适量使溶解 黄芩提取物再用8 氢氧化

9、钠溶液调节PH值至8 滤过 滤液与金银花提取物溶液合并 用8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 2 煮沸1小时 滤过 加入单糖浆适量 加水至近全量 搅匀 用8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 2 加水至1000ml 滤过 灌封 灭菌 即得 制备方法 金银花提取物 取金银花水煎 煎液滤过 滤液加石灰乳调节PH至6 7 搅匀 滤过 滤液浓缩至稠膏状 烘干即得 黄芩提取物 取黄芩水煎 煎液滤过 滤液加H2SO4 硫酸 调节PH至2 静置 滤取沉淀 乙醇适量洗涤后 干燥即得 1 本品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 味甜 微苦 2 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芩 3 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 10 pH值应为5 5 7 0 4 除符合合剂项下

10、有关各项规定外 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本品每1ml含金银花提取物以绿原酸 C16H18O9 计 不得少于1 7mg 每1ml含黄芩提取物以黄芩苷 C21H18O11 计 不得少于18mg 质量控制 1 药理实验表明本品主要有抑菌 抗炎 抗病毒等作用 2 临床用于急慢性扁桃体体炎 急慢性咽炎 小儿腹泻 烧烫感染及病毒性 化脓性 炎症性眼病等属于热毒炽盛者 药效与临床 第二节 清脏腑热类 适宜证 热邪偏盛于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火热病证 症状 因热邪所在脏腑不同而有各自特点 心 心胸烦热 心经热盛 黄连 栀子 木通 莲子心等以泻火清心 肝 口苦咽干 目赤肿痛 肝胆实火 龙胆 夏枯草等 肠 泄泻 痢疾等

11、 热在大肠 白头翁 黄连 黄柏等以肠解毒 肺经热盛 桑白皮 黄芩 知母等以清肺泻热 热在脾胃 石膏 黄连等以清胃泻热 导赤丸 龙胆泻肝丸 左金丸 香连丸 黄连上清丸 导赤丸 处方 连翘120g黄连60g栀子 姜炒 120g木通60g玄参120g天花粉120g赤芍60g大黄60g黄芩120g滑石120g 组方分析 君 黄连清心除烦 泻火解毒臣 黄芩 连翘泻火解毒 加强清热解毒之力佐 栀子通泄三焦之火而导热下行木通 滑石降火利水 引热下行而从小便得解大黄泻热通便 使热邪从大便而下赤芍 玄参 天花粉养阴凉血一则补被灼之阴 二则防诸药苦燥泻利伤阴之弊 诸药相合 共奏清热泻火 利尿通便之功 功能主治 清

12、热泻火 利尿通便 用于火热内盛所致的口舌生疮 咽喉肿痛 心胸烦热 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 使用禁忌 脾胃虚弱 内寒者忌用 现代研究 具有抗菌 抗炎 镇痛 利尿 解热 抗血小板凝聚 止血等作用 临床应用 属心火内盛 心热移于小肠证者 口腔炎尿道炎急慢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等 方歌 导赤连栀通玄参 三黄花粉滑石清 心火内盛口生疮 清热利尿功效强 左金丸 处方 黄连600g吴茱萸100g 组方分析 重用黄连苦寒泻火为君 佐以辛热之吴茱萸 既能降逆止呕 制酸止痛 又能制约黄连之过于寒凉 二味配合 一清一温 苦降辛开 以收相反相成之效 二药合用 共收清泻肝火 降逆止呕之效 清泻胃火 引领黄连入肝经 吴茱萸 功

13、能主治 清泻肝火 降逆止呕 泻火疏肝和胃止痛 肝火犯胃证 脘胁疼痛 口苦嘈杂 呕吐酸水 不喜热饮 使用禁忌 孕妇及肝血虚者所致胁痛不宜使用 现代研究 具有抗溃疡 抑制胃酸分泌及明显抑制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运动 抑菌 抗炎和镇痛等作用 临床应用 属胃热而肝气不和者 急慢性胃炎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胃脘痛急性肠炎 细菌性痢疾之泄泻急慢性肝炎 胆囊炎 胆结石症等 方歌 左金连萸六比一 胁痛吞酸悉能医 泻火疏肝兼和胃 奇特配伍实为贵 龙胆泻肝丸 处方 龙胆120g柴胡120g黄芩60g栀子 炒 60g泽泻120g木通60g车前子 盐炒 60g当归 酒炒 60g地黄120g炙甘草60g 组方分析 君 龙胆

14、大苦大寒 既能泻肝胆实火 又能利肝经湿热 泻火除湿臣 黄芩 栀子苦寒泻火 燥湿清热 加强君药泻火除湿之力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导湿热从水道而去当归 生地养血滋阴 使邪去而阴血不伤佐使 甘草调和诸药 护胃安中柴胡舒畅肝胆之气 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诸药相合 共奏清肝胆 利湿热之功 功能主治 清肝胆 利湿热 用于肝胆湿热 头晕目赤 耳鸣耳聋 耳肿疼痛 胁痛口苦 尿赤涩痛 湿热带下 使用禁忌 本品性味苦寒 久服易伤脾胃 故凡脾胃虚弱者不宜久服 孕妇及有胃寒者慎用 现代研究 具有抗菌 抗炎 增强免疫 抗过敏及利尿作用 临床应用 肝胆实火或肝经湿热者 病毒性肝炎 急性咽炎 阴囊湿疹 慢性湿疹 脂溢性皮炎

15、 化脓性中耳炎 带状疱疹 阴道炎等 方歌 龙胆栀芩酒拌炒 木通泽泻车柴草 当归生地益阴血 肝胆实火湿热消 龙黄连上清丸 处方 黄连10g栀子 姜制 80g连翘80g蔓荆子 炒 80g防风40g荆芥穗80g白芷80g黄芩80g菊花160g薄荷40g大黄 酒炙 320g黄柏 酒炒 40g桔梗80g川芎40g石膏40g旋覆花20g甘草40g 组方分析 君 黄连清心泻火 清中焦之热臣 黄芩 黄柏清解上下焦热毒佐 栀子通泄三焦之火 引火下行大黄荡涤邪热 导滞下行生石膏清肺胃郁热 配伍连翘清热解毒荆芥穗 防风 川芎 白芷散风而止头痛薄荷 菊花 蔓荆子清宣上焦风热 又可明目消肿桔梗甘草清肺利咽喉旋覆花可降上

16、焦壅塞之气 使上焦实火下行佐使 甘草清肺利咽喉 调和诸药诸药相合 共奏散风清热 泻火止痛之功 功能主治 散风清热 泻火止痛 用于风热上攻 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目眩 暴发火眼 牙齿疼痛 口舌生疮 咽喉肿痛 耳痛耳鸣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使用禁忌 忌食辛辣食物 孕妇慎用 脾胃虚寒者禁用 现代研究 具有解热 抗炎 抗病毒 镇痛等作用 临床应用 属风热上攻 肺胃热盛者 急性口腔炎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结膜炎 急性中耳炎 无化脓者 急性胃肠炎 眩晕 内耳迷路炎 前庭神经炎 血管神经性头痛 牙痛 牙髓炎 牙周炎 口腔溃疡等 方歌 黄连上清三黄全 薄荷芷菊蔓荆宣 荆防旋覆翘草桔 石膏芎栀大黄齐 香连丸 处方 黄连 吴茱萸制 800g木香200g 组方分析 君 黄连味淡性寒 淡能利湿 寒能清热 滑能利窍 可引湿热从小便排出 佐 木香行气止痛而除腹痛 里急后重诸药相合 共奏清热燥湿 行气止痛之功 功能主治 清热化湿 行气止痛 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 症见大便脓血 里急后重 发热腹痛 肠炎 细菌性痢疾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用 忌食生冷 油腻 刺激性食物 现代研究 具有解痉 抗病原微生物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