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pdf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37421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0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关系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劳动关系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劳动关系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劳动关系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劳动关系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关系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关系第三版课后作业答案.pdf(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大人力本自考皇冠群 228451806 自考人自己的群倾力奉献 劳动关系课后作业劳动关系课后作业 目录 第一章 劳动关系概论 2 1 谈谈你对劳动关系的含义和性质的理解 2 2 如何理解冲突与合作 以及产生冲突与合作的各种根源 2 3 结合本章内容 解释冲突产生的各种根源对冲突的影响 2 4 举例说明劳动关系中冲突变化的影响因素 2 5 试述劳动关系的特征 2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 2 1 成熟劳动关系时期的劳动关系具有哪些特点 2 2 回顾劳动关系发展的简史 你能得出哪些规律 3 第四章 管理方 3 1 谁是管理方 3 2 举例说明雇主协会的作用与类型 3 3 试举例说明几种管

2、理模式 3 4 试比较工作生活质量计划与雇员参与计划的异同 3 第五章 工会 3 1 简述工会的结构分类和职能分类 4 2 分析组建工会的原因 4 3 施坎隆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4 4 比较分析劳资合作的不同方式 4 第六章 政府 4 1 说明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4 2 说明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五种角色 4 第九章 工业民主 员工参与管理 5 1 员工参与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5 2 举例说明企业中员工参与的限制 5 3 员工参与管理从哪些角度进行分类 分为哪几类 5 4 试分析员工参与管理中沟通的作用 5 5 请分别描述员工参与管理的七种形式 5 第十章 惩处与申诉 6 1 如何对

3、员工实施惩处 6 2 对员工实施惩处的事实包括哪些 6 3 阐述热炉规则与渐进性惩处的运用 6 4 试述申诉的程序 6 5 申诉制度包括哪些方面 6 6 企业内部申述制度化有什么意义 6 第十一章 集体谈判和罢工 6 1 试述集体谈判的概念 目的和作用 6 2 试述行使罢工权的条件 以及法律规定罢工权的意义 6 第十三章 三方协商机制 7 1 什么是三方协商机制 它具有哪些特点 7 2 三方协商机制的作用是什么 7 3 政府在三方协商机制中的作用有哪些 7 4 为什么说三方协商是国际劳动组织的基本原则 7 2 5 试述三方协商机制的组织形式及其职能 7 第一章第一章 劳动关系概论劳动关系概论

4、1 谈谈你对劳动关系的含义和性质的理解 劳动关系 是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 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 冲突 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 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 技术 政策 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 背景的影响 劳动关系的本质是双方合作 冲突 力量和权力的相互交织 2 如何理解冲突与合作 以及产生冲突与合作的各种根源 合作 是指在组织中 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 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 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 合作的根源主要有两方面 即 被迫 和 获得满足 被迫是指雇员 迫于压力不得不合作 即雇员如果想谋生 就得与雇主建立雇佣关系 获得满足 主要包括 以下内容 1 获得满足主要建立在雇

5、员对雇主的信任基础之上 这种信任来自对立法公正的理解 和对当前管理权力的限制措施 2 大多数工作都有积极的一面 这是劳动者从工作中获得满足的更重要的原因 3 管理方也努力是雇员获得满足 冲突 劳资双方的利益 目标和期望不可能总是保持一致 相反经常会出现分歧 甚至背 道而驰 冲突的根源可以分为 根本根源 和 背景根源 前者是指由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 造成的冲突 包括异化的合法化 客观的利益差异 雇佣关系的性质三方面决定 后者是指那 些更加可变的 取决于组织 产业 地域 国家等属性造成的冲突 冲突的背景根源有广泛的 社会不平等 劳动力市场状况 工作场所的不平等以及工作本身的属性几方面决定 3 结合本

6、章内容 解释冲突产生的各种根源对冲突的影响 略 4 举例说明劳动关系中冲突变化的影响因素 略 5 试述劳动关系的特征 1 法律的平等性 2 经济的依赖性 3 管理的从属性 4 权益的冲突性 5 实力的差异性 6 冲突的影响性 7 互动的复杂性 第三章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 1 成熟劳动关系时期的劳动关系具有哪些特点 成熟时期劳动关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 经过前几个时期劳动关系的发展 政府不但认识到了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性 而且调整 手段也已经相当完备 立法体系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 保障水平随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 3 为劳资双方有效沟通提供的各种服务也比较完备 2

7、 在政府立法 服务体系的干预下 管理方与员工双方都愿意通过相对缓和的形式来解决 冲突 使双方都得到好处 因此总体上来看 冲突的激烈程度在不断下降 合作成为劳动关系 的主流 3 经过长期的发展 三方格局 形成 员工参与管理的产业民主制度 集体谈判制度等都 相当完善 解决劳资矛盾 劳资争端的途径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 2 回顾劳动关系发展的简史 你能得出哪些规律 劳动关系的发展的两条规律 1 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与该时期的经济 技术 社会发展的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各 种劳动关系的变化不是凭空出现的 而是受这些背景因素变化影响的 2 劳动关系从整体上讲 是从对立到对话 从冲突向合作 从无序向制度化 法

8、制化方向 逐渐推进的 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作用逐步加强 管理方和雇员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通 过协商合作获得利益 产业民主化得以不断推进 第四章第四章 管理方管理方 1 谁是管理方 管理方是指在组织中通过行使职权 实施管理职能 率领下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 理人员 从广义角度看 管理方不仅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 还包括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 雇主协会 有以下几个要点 1 管理方具有职权 2 管理方通过合法程序获得职权 3 职权自上而下逐级授予 2 举例说明雇主协会的作用与类型 作用 1 参与谈判 2 解决纠纷 3 提供帮助和建议 4 代表和维护 类型 1 在地区协会基础上组成的全国性雇主联合

9、会 2 由某一行业企业组成的单一产业全国协会 3 由同一地区协会组成的地区协会 3 试举例说明几种管理模式 独裁 剥削管理模式 强制性 专断性 独裁性 有限的忠诚性 集权 宽容管理模式 专业化 职位阶梯 忠诚感 自主 合作管理模式 自主性组织设计 雇员参与计划 人事与就业政策 4 试比较工作生活质量计划与雇员参与计划的异同 异 工作生活质量假话的核心是工作再设计 包括工作扩大化 工作轮换 工作丰富化 自主 性工作团队 雇员参与计划的指导思想是 如果劳资双方不再是两个对立的实体 那么工人的 工作会更有效 主要包括质量圈 劳资联合委员会等形式 同 都是自主 合作管理模式的两种实现方式 都给予了员工

10、更多的决定权 自主性大大增加 5 借鉴国外经验 说明在我国雇员参与管理的途径与形式 略 第五章第五章 工会工会 4 1 简述工会的结构分类和职能分类 结构分类 1 职业工会 是将某种具有特殊技能 从事某种特殊职业的所有雇员组织起来的工会 而 不考虑这些雇员所处的行业 2 行业工会 是将在某一特定行业中从事工作的所有工人都组织起来的工会 而不考虑这 些雇员的技术 技能以及所从事的职业 3 总工会 组织原则是对会员招募不加任何限制 既不考虑职业因素 也不考虑行业因素 从而体现了对职业工会和行业工会分化现象的一种修正 职能分类 1 工联工会 这类工会的唯一目标是通过集体谈判为会员谋求经济利益 2 福

11、利工会 这类工会不仅关心会员的经济利益和劳动权益 而且关注更广泛的社会 经 济和政治问题 3 政治工会 这类工会认为工会差别是社会政治差别的一种体现 主张通过政治结盟或法 律规范来维护会员利益 2 分析组建工会的原因 基于工作和工作条件的解释 1 疏远理论 2 忧患意识理论 对工作安全的需要 基于雇员背景和需求的解释 雇员以前的工会经历 雇员特征背景等会决定对工会的态度 3 施坎隆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主要内容 利用员工和管理方在成本降低方面取得进展的劳资合作计划 包括工资总额与销售 总额的比例 与降低成本相联系的奖金 生产委员会和审查文员会四个方面 特点 有效的员工参与是该计划最突出的

12、特征 它强调参与性的管理哲学 让每个员工明白个 人薪酬的增加是建立在彼此坦诚合作的基础之上的 并将企业的薪酬激励与员工的建议系统结 合在一起 鼓励员工向企业提出提高生产力的建议 4 比较分析劳资合作的不同方式 斯坎隆计划 拉克计划 集体收益分享计划 第六章第六章 政府政府 1 说明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政府作为劳动关系中的第三方 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1 政府有权修改劳动关系的各项制度 2 政府可以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方式控制许多公共部门 3 政府针对不同经济或社会问题采取的方针 政策和行动为管理方和工会之间的集体谈判 创造了宏观环境 2 说明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五种角色 1

13、劳动基本权利的保护着 2 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 3 劳动争议的调停者 4 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 5 公共部门的雇用者 3 6 略 5 第九章第九章 工业民主 员工参与管理工业民主 员工参与管理 1 员工参与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1 可以激发员工个人潜能 提高工作效率 2 可将民主的生活方式延伸到产业领域及工作场所 3 可以保障劳动者权益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4 可以提高员工忠诚度 满意度和个人成就感 2 举例说明企业中员工参与的限制 略 3 员工参与管理从哪些角度进行分类 分为哪几类 根据员工参与管理的方式划分 1 被迫参与和自愿参与 2 正式参与和非正式参与 3 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14、根据员工参与度划分 1 无参与 2 共同磋商 3 联合或共同决策 4 员工完全控制 根据员工参与决策的内容划分 1 工作层面的参与 2 管理层面的参与 3 企业层面的参与 4 试分析员工参与管理中沟通的作用 有效的沟通可以发挥一下作用 1 沟通可以引发员工的意见 力量和奋发精神 改善管理方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减少冲突 2 沟通是体现和实现员工参与管理的重要形式 有助于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 沟通能够激励员工 提高士气 5 请分别描述员工参与管理的七种形式 1 员工持股计划 ESOP ESOP 在西方被看成是一项员工福利计划 员工获得的股票是福 利的一部分 从资本意义上说 ESOP 使员工成

15、为企业的所有者 实践证明 ESOP 能够激励员 工更努力 更主动地工作 2 质量圈 质量圈的理论基础是全面质量管理 一般是由共同生产某一特定部件或提供 某一特定服务的员工自愿组成的工作小组 一个质量圈通常由 8 10 人组成 他们定期会面 探讨问题成因 提出解决建议 实施纠正措施 共同承担解决问题的责任 3 共同协商 所谓共同协商 是指资方为协调与员工的关系而在制定决策之前 先征求 员工的意见或态度 但不需要征得员工或其他代表同意的决策程序 4 建议方案 建议方案为雇员提供了参与到提高企业效益的努力中的一个手段 成功的 建议方案的基础是 企业制定提交和评估各种点子并激励有贡献人员的正式程序 以

16、及有效地 向雇员解释任人唯贤而不使他们感到挫折的体系 5 职工代表大会 即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是我国国有企业实行企业民主的最基本形式 是员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 由民主选举的员工代表组成 6 工人董事 工人监事制度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发展的产物 是指由员工民主选举 一定数量的员工代表进入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 代表员工参与决策 监督的制度 7 厂务公开制度 是我国企业 特别是国有企业大力推行的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 6 第十章第十章 惩处与申诉惩处与申诉 1 如何对员工实施惩处 建立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 调查和取证 符合民主程序 书面记录 2 对员工实施惩处的事实包括哪些 通常可以从员工工作方面 考勤方面 品德方面以及其他方面 3 阐述热炉规则与渐进性惩处的运用 热炉原则形象地阐述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惩处 它强调惩处的及时性 预警性和一致性原则 渐进性惩处是指管理方对员工的处罚 应采取逐步加强严厉性的方式进行 处罚应与错误 的严重程度相当 并不是越严厉越好 4 试述申诉的程序 受理员工申述 查明事实 解决问题 申请仲裁 5 申诉制度包括哪些方面 1 申诉规则的制度化 2 申诉机构的正式化 3 申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