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性别刻板印象佐斌.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35814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性别刻板印象佐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反性别刻板印象佐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反性别刻板印象佐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反性别刻板印象佐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反性别刻板印象佐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性别刻板印象佐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性别刻板印象佐斌.ppt(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佐斌兰玉娟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中师大社会心理研究中心 反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与归因TheFeatures AttributionandEvaluationofCounter genderstereotypes 2020 6 11 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2020 6 1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2 1问题的提出 性别刻板印象 genderstereotypes 作为刻板印象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直是社会认知研究活跃的部分 刻板印象与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如 刻板印象威胁 stereotypethreat 刻板印象一致化等 反刻板印象 counter stereotype 反性别刻板印

2、象 counter genderstereotypes 的现实存在 个性化 认知偏差 眼球效应 虽然有很多针对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 但关于反性别刻板印象的中国的研究仍然不多 2020 6 1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3 反性别刻板印象的概念 性别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 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固定看法或信念 反性别刻板印象 counter genderstereotypes 是指人们不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期望 甚至表现出相反的性别刻板行为 与性别刻板化过程不一致的信息加工过程也属于反性别刻板印象 Wikipedia 违背性别刻板印象会引发人们对这种行为的归因和评价 也会对反性别刻板印象者做

3、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反性别刻板印象 抵制 表现 有条件的接受 行为 认知 影响因素 没做 应该 减少评价 归因 做了 不该 反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 2020 6 11 4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内隐或外显的方法 以往研究的不足 2020 6 11 5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2020 6 1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6 2研究设计 2 1研究目的探索反性别刻板印象的特征 实质 对反性别刻板印象的归因 人们对于不同性别反刻板者的评价与行为意向 研究一 研究二 研究三 研究四 搜集了典型的反性别刻板印象特征和行为 对这些特征进行评价 通过SEB方法间接测量人们对反性别刻板行为的归因特点

4、 在不同的归因类型下 人们对反性别刻板者的喜欢程度 能力评价和行为反应是否存在差异 双重身份对反性别刻板印象的评价与归因的影响 2 2研究构成 2020 6 11 7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3 1研究目的探索反性别刻板印象典型特征 调查人们对于反性别刻板印象者的 抵制 backlash 到底是出于 没有表现 应该 还是 表现了 不该 3研究 一 反性别刻板印象的特征 2020 6 11 8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3 2研究假设H11 不具有男性特征的男性比具有女性特征的男性遭到他人更多的拒绝 H12 不具有女性特征的女性比具有男性特征的女性遭到他人更多的拒绝 H13 不同性别的被试

5、对于不同类型的反性别刻板印象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 2020 6 11 9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自变量 被试性别2 男 女 组间变量 目标性别2 男 女 是否具有2 具有 不具有 组内变量 性别属性2 男性特质 女性特质 因变量 人们对这些特质的接受程度得分为1 5分 3 3实验设计 2020 6 11 10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方法 被试 大学生被试共314人 年龄18 34岁 材料筛选阶段108人 男52人 女56人 正式施测206人 男93人 女113人 2020 6 11 1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材料 搜集整理男女特质词40个 男女各20 三种编句方式 1 将某种

6、性别与其典型的性别特征词搭配 如 他是胆大的 她是文静的 2 将某种性别与不符合该性别的特征词搭配 如 他是文静的 她是胆大的 3 前面两种句子的否定形式 如 他 她不是胆大的 他 她不是文静的 最终8种类型的句式共构成160个句子 形成 反性别刻板印象评价问卷 被试对这些句子进行可接受性的5级评分 2020 6 11 12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他是胆大的 他不是胆大的 他不是文静的 他是文静的 她不是文静的 她不是胆大的 她是胆大的 她是文静的 材料 续 2020 6 11 13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3 4结果结果1 对刻板与反刻板的态度比较 2020 6 11 14 华中师

7、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结果2 对不同类型反刻板的态度比较 2020 6 11 15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2020 6 11 16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研究 一 小结 人们对于反刻板印象的拒绝主要是 由于特定性别的个体没有表现出性别刻板印象规定他们 应该 表现的特征 属性性别特征 而不是由于他们表现出了异性的印象特征 不该 这也与国外的研究结论一致 2020 6 11 17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研究目的 探究对反刻板者的归因数量和归因性质 研究假设 H21 人们对反性别刻板印象的归因数量多于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归因数量 H22 人们对反刻板男性多作外部归因 对反性别刻板印象女

8、性多作内部归因 H23 在对反刻板印象者的归因数量和性质上存在被试性别差异 4研究 二 对反性别刻板印象行为的归因 2020 6 11 18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研究设计 自变量 被试性别2 男 女 组间变量 目标性别2 男 女 是否具有2 具有 不具有 组内变量 是否积极2 积极 消极 因变量 刻板印象解释偏差SEB 对刻板者的行为归因数量 对反刻板者的行为归因数量 归因性质 即内 外部归因数量 2020 6 11 19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方法 被试 填写问卷者共126人 其中 参与初评的被试60人 男性28人 女性32人 参与正式施测的被试62人 有效问卷59人 男性34

9、人 女性25人 被试年龄均为20 30岁 2020 6 11 20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材料 搜集并筛选性别刻板 反刻板句子 共24句 8句积极涵义 8句消极涵义 8句填充句 句子举例 1 男性刻板 吴超从事软件开发的工作 是因为 2 男性反刻板 王海军帮邻居照顾小孩 是因为 3 女性反刻板 周文婷玩网络游戏成瘾 是因为 4 填充句 唐忠明去游泳 是因为 让被试尽可能多的写出每个行为的原因 问卷的句子有四种顺序排列 避免顺序效应 2020 6 11 2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计分方法 男性SEB 男性做出女性行为的归因数量 MF 男性做出男性行为的归因数量 MM 即 男性SEB

10、 MF MM女性SEB 女性做出男性行为的归因数量 FM 女性做出女性行为的归因数量 FF 即 女性SEB FM FF同理 男性归因SEB MF 内 外 MM 内 外 女性归因SEB FM 内 外 FF 内 外 2020 6 11 22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主要结果1 不同目标性别的SEB 2020 6 11 23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主要结果2 对反刻板行为的归因差异比较 2020 6 11 24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研究 二 结果人们对反刻板行为的解释多于刻板者 2 人们对女性反刻板行为多采取内部归因 3 人们对男性反刻板行为多采取外部归因 2020 6 11 25

1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研究目的 人们在实验情境中对反性别刻板印象者的喜好度和能力评价 在不同性质的归因下对他们的态度有何改变 以及最终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对待他们 5研究 三 对反性别刻板印象的归因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2020 6 11 26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研究假设 H31 人们对刻板印象者和反刻板印象者的能力评价无显著差异 并且不存在性别差异 H32 人们对刻板印象者和反刻板印象者的喜好度评价有显著差异 人们不喜欢反性别刻板印象者 并且喜好度评价存在性别差异 H33 人们对反性别刻板印象者的采取抵制行为 H34 人们对反性别刻板印象者的评价和行为在不同的归因类型下将呈现差异

12、 2020 6 11 27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实验设计 自变量 被试性别2 男 女 组间变量 目标性别2 男 女 归因方式5 外部 稳定 外部 不稳定 内部 稳定 内部 不稳定 无归因 因变量 喜好度 能力以及行为意向评分 1 7级评分 组内变量 2020 6 11 28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实验方法 被试 在大学校园中招募学生被试108人 其中男生33人 女生75人 年龄18 34岁 材料 男女性别常识测试 共40题 男女各20题 样例 男性常识题 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是在哪里办的 1 乌拉圭 2 巴西女性常识题 化妆品的步骤是先用隔离霜还是先用遮瑕液 1 先隔离霜 2 先遮

13、瑕液 2020 6 11 29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性别知识测试 选择优胜者进入决赛 选拔分数次高的挑战者 指导语 两阶段的知识竞赛 优胜者有奖 首先 被试进行40题的性别常识测试 随后 被试得到反馈 不能进下一环节 对四位优胜者进行喜好度 能力和投票 优胜者在男女测试上的得分反映了刻板 反刻板操作 如 男性反刻板 男性题得分低 女性题得分高 对10位挑战者者进行喜好度 能力和投票 挑战者信息包括得分和归因信息 实验设计将所有的挑战者都设为反刻板者 实验流程 2020 6 11 30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主要结果1 对反刻板者的态度 行为评价 1 能力评价 反刻板女 反刻板男

14、F 20 91 p反刻板者 M 35 14 F 17 69 p男性 M 36 35 F 12 49 p 0 01 3 投票决定 刻板男 30 6 反刻板女 30 6 刻板女性 27 8 反刻板男 11 1 2020 6 11 31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主要结果2 不同归因下评价差异 内部稳定归因 反刻板女能力 反刻板男能力 M女 18 732 M男 16 380 外部稳定归因 反刻板女能力 反刻板男能力 M女 19 787 M男 16 139 能力评价 受欢迎评价 内部稳定归因 反刻板女 反刻板男 M女 17 60 M男 16 23 外部稳定归因 反刻板女 反刻板男 M女 18 89

15、M男 16 20 无归因 反刻板女 反刻板男 M女 19 20 M男 17 19 2020 6 11 32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研究 三 结果与解释1 反刻板女能力 反刻板男 对反刻板女成绩的归因采用内部归因 与能力符合 所以认为她们的成绩是由能力导致的 对反刻板男采用外部归因 则认为他们的成绩不是由能力导致 故能力评价低 2 作稳定归因的反刻板女能力和喜好 反刻板男 稳定性归因有助于提升女性在人们心目中的能力 和内外部归因联系起来 由于人们倾向于对反刻板女性做内部归因 当反刻板女性自己做出稳定归因时 对于她的表现就变成内部稳定归因 比如能力 智力等等因素 在以任务为导向的实验条件下

16、这样的女性当然得到更高的能力评价 2020 6 11 33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研究目的 探究双重身份是否能够抵消 或部分抵消 人们对反刻板者的消极评价 6研究 四 反性别刻板印象的防御 职业女性的双重身份 2020 6 11 34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研究假设 H41 人们对具有双重身份者的能力评价显著高于没有双重身份者 并且存在被试性别差异 H42 人们对具有双重身份者的喜好评价显著高于没有双重身份者 并且存在被试性别差异 H43 人们对有双重身份的女性的能力和喜好度评价显著低于有双重身份的男性 并且存在被试性别差异 H44 人们对于是否有双重身份者的归因存在差异 2020 6 11 35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实验设计 自变量 被试性别2 男 女 组间变量 目标性别2 男 女 组间变量 双重身份2 具有 不具有 组间变量因变量 能力评价 受欢迎程度 行为意向 归因得分 2020 6 11 36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佐斌 实验方法 被试 通过海报招募大学生被试112人 其中男性21人 女性91人 年龄19 31岁 2020 6 11 37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