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送灶习俗.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35765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地送灶习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各地送灶习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各地送灶习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地送灶习俗.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各地送灶习俗 祭灶,亦称“送灶”, “谢灶”、“辞灶”,其主要活动是祭祀灶王爷,或称“灶君菩萨、”“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 祭灶之俗大约始于二千六百年前的周朝,周礼 中有“天子灶五祀”的记载,不过当时祭的并非灶王,而是祭祀第一个发明灶火,使人类从吃食生物进入吃食熟食的人。祭祀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盛着祭品的食具放进灶膛里。 相传,每年腊月二十四,灶神要回天宫,向玉皇大帝述职,面奏所管之户的一切事件,上天凭其所奏,以降祸福于其家。为了使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祈求玉帝降福,因此,不论贫富,都要供奉灶王爷。 祭灶的礼仪大体相同,这天傍晚,各家虔诚地将各种供品陈放厨房灶神牌位下,准备好灶马(纸印)

2、和灶神马料(即将麦秸剪成一寸长短),拌上“胡豆”(后为黄豆和赤豆加麸皮),好让灶神骑上吃饱草料的马上天述职。祭礼时,因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规定,故由男子沐手焚香点烛,行跪拜礼,祈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祭祀中,燃放爆竹,祭祀后,将旧灶神像,灶龛两侧的“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联语、“一家之主”或“吉”、“喜”字的横批及纸马和部分马料焚烧。有的地方有为灶王爷坐骑撒马料的习俗,从灶台直撒到厨房门外小路,恭送灶王爷上天。 祭灶的供品也因时代、地区而异。春秋时,祭品简单,仅盛食于盘,盛酒于甑。汉代用黄狗(古称黄羊)作祭品,亦有用红公鸡煮熟后上供,以代替黄羊做祭品的。明朝时以糖制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祭灶君。后世祭灶则多用酒、肉精、糕等作祭品。俗称为防灶神上天乱揭人间短处,供奉胶牙塘(麦芽糖或称饴糖)、年糕,这样可以将灶神的牙齿粘住,不能发声,或敬以酒(或用酒糟抹灶门),认为这样可以将灶神灌醉,使其不能言语,谓之“醉司令”。还有将饴糖涂抹在灶神嘴上的习俗。 现在,农村不少农户,仍沿袭旧时的祭灶之俗,祭仪上虽没有古时繁琐,但仍然烙糖饼作供品,祭时,供上两碗糖开水,使灶王爷嘴上吃得甜甜的,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多降福禄,多赐吉祥。灶王爷“吃人家的嘴软”,也只好多说好话了。 既有送灶,便有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比较简单,即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