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民俗文化.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32754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度民俗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平度民俗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平度民俗文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度民俗文化.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 食 平度人素以谷类为主食。民国时期,贫穷人家,一般年景,农忙时一日三餐,冬闲时两餐。以高粱、地瓜(或瓜干)为主食,兼食杂粮。多磨成粉,做成饼子,或熬稀饭。也有用瓜干面烙饼、包包子的。遇上荒年,贫穷人家多用杂粮面或瓜干面拌上野菜、树叶,做成菜团吃。也用野菜做渣(又名小豆腐)吃。至于细粮,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菜食主要是咸菜,富裕人家吃玉米饼子、馒头、面条、包子、饺子。日常蔬菜有白菜、韭菜、萝卜、胡萝卜、菠菜、大葱、黄瓜、茄子、芹菜、芫荽等;年节有鸡鱼肉。男人多嗜吸烟,官绅富商吸水烟,乡民一般吸旱烟。民国时期,官场上及富人开始吸纸烟。酒有本地或自家酿造的地瓜酒、高粱酒,分白酒和黄酒两类,一般人

2、家在节日或来客时才饮酒。自制大酱:面酱醮大葱,这是平度人喜爱的吃法。面酱有好多种,其中以豆面、玉米面和麦子面混合做成的酱为上品。平度面酱咸中带香,香中带鲜,口感绵长,回味无穷。春季,是农家人选择做面酱的最佳时机,他们能用最平常的东西,做出甜香无比的面酱来。小豆腐:平度人叫“馇渣”,就是用野菜或择下的菜叶子做成的半稀半稠的菜豆腐。野菜以苦菜、荠菜、芢青菜、麦蒿、扫帚菜、灰菜、七七菜、蚂蚱菜、洋槐花、榆树叶等为佳;家菜如萝卜叶子、芥菜叶子、大白菜帮子、小白菜、鲜地瓜叶等都行。如今馇渣手艺遍及平度城乡,就是星级饭店也能点到这道菜。 饺子:平度人称饺子为“箍渣”。在当地土语中,把形容穷日子“吃糠咽菜”

3、的话说成“吃渣咽菜”,这里的“渣”,就是“馇”小豆腐用的野菜或菜叶子之类的“渣”。做小豆腐叫“馇渣”,那么,穷人家吃不起肉饺子,以“渣”为馅,把“渣” 用面饼“箍”起来,这不是“箍渣”吗?这样,还要美其名曰“素饺子”。有道是“好吃不如饺子”,平度的“箍渣”,却留下了穷苦老百姓长年累月食不果腹的辛酸记忆。如今,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饺子也成了家常便饭了。 刀切面:在平度也叫“面汤”,是一种既常见又普通的饭食,可以说家家会做,人人常吃。但做好不容易。其一,讲究刀法,做工精细,刀切的面条细而均匀。其二,讲究配料,除了兑水、碱外,还要加掺加食盐、鸡蛋等其它配料,并且配料比例因季节而异,做出的面

4、条淡黄滑嫩,韧而不断。其三,煮时讲究火候,火候适中煮成的面条“清而不烂”。面条出水后浇上用不同材质做成的味道鲜美的卤汤,吃起来别具风味。 千层饼:平度叫瓤子饼,是本地常见的一种家庭面食。其特点是层多且薄,柔而不韧,香中带鲜,油而不腻,松软可口。平度年画平度宗家庄的木版年画脱胎于山东潍坊的杨家埠年画,其创始人是清朝道光年 2间平度西郊宗家庄村的宗有名。据平度县志记载,民国时期,全村已有三十多户开设年画作坊,在省内外享有声誉。年画的制作工艺颇为复杂,刻制木版年画的木版多采用棠梨木,其木料质地坚硬细腻。刻版前要先刻线板,即把年画的墨线稿反贴在棠梨木上,把轮廓线部分刻掉,然后再按照线板的样子和设计好的

5、色彩刻出数块色版,这样才能制成一整套的年画版。当然,年画的内容也很有讲究。宗家庄木版年画按用途可分为神供类和装饰类,其题材形式多样,大都和农村房屋建筑密切结合。包括“三裁”、“窗顶”、“窗旁”、“财神”、“门神”、“灶码”、“围桌”、“美人条”、“站童子”、“毛方子”等。就内容而言,主要表达劳动人民的意愿,多用寓意、夸张、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以鱼、鹿、鹤、喜鹊、梅花、石榴、莲花等吉祥图案与画面中故事情节巧妙结合,如喜庆有鱼、喜上梅梢,借以表达 4人们除病消灾、吉祥如意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有些是表现历史故事和历代英雄人物的,如空城计、穆桂英挂帅等。亦有神话传说天仙配、白蛇传等。还有以民间故事、

6、寓言故事为内容的,如老鼠娶亲等。 木版年画的宗家庄木版年画的特点是重用大红大绿艳紫明黄,色彩鲜艳,强烈沉着;构图完整、饱满、匀称;造型夸张、粗犷、朴实;尤其是“线版”,以线条的流畅、工细、刚劲、挺拔的特点和风格,在诸种木版年画中独树一帜。近几年,为保护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遗产,平度市文化馆、博物馆及宗家庄村委深入发动群众,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年画刻版上千件。还专门成立了宗家庄木版年画研究会,青岛市民俗博物馆还专门开设了“宗家庄木版年画陈列室”。宗家庄木版年画,这一植根于民间的艺术之花,正随着时代发展焕发着蓬勃生机。柳 腔“柳腔”,起源于平度与即墨、莱西交界的仁兆镇沙窝村一带,广泛流行于平度。它是当地

7、流行的民间小调,经叙述体的联曲说唱,逐渐发展成为板唱式的戏曲,它是土生土长在平度民间的一种地方剧种。柳腔多系是反映民间家庭故事、男女爱情等题材,生活气息浓厚,通俗易懂。悲剧、喜剧、闹剧皆有,很受群众欢迎,故有“拴老婆橛子”之称。它的主要传统剧目有“四大京”(东京、西经、南京、北京)“八大记”(罗衫记、火龙记、玉碑记、绣鞋记、金镯记、钥匙记、风筝记、絲兰记),以及杀狗劝夫、割肉孝母、沉香扇、王定保接当、张郎休妻等总计有一百多个。 扛 阁平度扛阁又称“张村扛阁”,是青岛平度郑家张村一带的一种民间广场舞蹈形式。光绪年间,当地群众吸收了杂技的成分和秧歌“扭”的特点,利用一套特制的锻铁道具,将两人上下连

8、为一体,采取真真假假相结合的手法,形成一种独特而又惊险玄妙的艺术表演形式。平度扛阁是在“抬阁”的基础上,将形式和道具加以演变而成的。据老艺人郑国太、吴振南(1913-1990)口述:1875年郑家张村人开始操办“抬阁队”。由于“抬阁”用人多、耗资大不适用当时农村的经济状况,也不便于在大街小巷演出,由郑文发起,开始研制“扛阁”的道具。他利用熟练的打铁技术,经过无数次反复的实验,终于在1881年冬天,成功的研制了一副“N”型铁架子,使8岁的儿子郑昆牢牢的“站”在自己的“手”上,“张村扛阁”这一新的民间舞蹈形式诞生了。村民们主动集资,购制作道具服装,排练了八仙过海。他们利用道具的巧妙和服饰的遮掩,看

9、上去真象八位仙人只手托一仙童在载歌载舞,令老百姓拍手叫绝。扛阁的适应性较强,除了节庆活动外,红、白喜事,祭祀活动均可演出,深受群众爱戴。1992年,经市文化馆挖掘整理创新后,由许家村秧歌队代表青岛地区参加全国第二届“沈阳国际秧歌节暨优秀秧歌大赛”,获优秀创作奖、优秀演出奖、优秀演员奖、组织奖,并获文化部第二届群星奖。烛竹马烛竹马是流传在平度田庄的一带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夜间表演时将“竹马”的前胸和后腚放上蜡烛,故名烛竹马。表演者骑烛竹马,主要表现“澶渊之盟”中萧太后引兵打仗的情景。烛竹马是在竹马的基础上逐渐改进演变而成。据毛江令(生于公元1896年,艺名二马)等艺人口述,烛竹马出现于清朝前期,

10、属人们讨饭谋生的一种手段,他们用高粱秸制作简单的竹马,到大街小巷演出乞讨。到了康熙年间,先后有多个村也办起了竹马队活跃在关东和山东一带,孟家村最为优秀。这样以来,多支竹马队展开了竞争。竹马从演出和道具都有所改进,在马中方上蜡烛,白天黑夜皆可演出,便形成了烛竹马。烛竹马一般由五男、五女表演,打击乐伴奏。常用的队形有“十字梅、”、“眼睛花、”“ 三军战吕布”、“结子花”、“弯弯过街”、“大姐见面”、“勾一勾”、“锅台角”等十几种。多年来,此种民间舞蹈时兴时衰,但在当地始终保留演出队伍和演出所需的服装道具。遇节庆和大型文化活动,经常自发的进行演出,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活跃城乡文化生

11、活,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平度草编平度草编在平度已有150年历史。据续平度县志卷十民社志载:(清)咸(丰)同(治)后,由掖(县)之沙河传来,逐以盛行。”至清光绪末年,草制工艺品出口不畅,平度草编业一度衰落。据光绪三十一年(1905)成书的平度州乡土志商务载:“草帽辫,每年出售四千包,售于本境者半,售于掖商者半。本境麦茎颇佳,中辫料,缘以无巨商,不能趸贩,所收者皆粗工,故无厚利。”民国二十三年(1934)至二十五年(1936),平度“西乡新河附近,又有设庄倡织台湾草帽者。草由海舶运来,分布各村,令妇女学织。“草帽辫”一经传入平度,很快与胶东民间传统草编、蒲编、麻编、柳编等手工技艺相融合,发展为独具特

12、色的平度草制工艺品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尽管此业曾一度低迷,但民间妇女仍操之不辍,“间有缉辫者,只供本地织草帽之用”。建国后,草制工艺品业得到恢复和发展。至80年代,草制工艺品生产普及全县当时的45处公社、1024个村庄,业者7.2万余人。现在平度新河、店子、云山已发展草制工艺品企业近20个厂家或公司,平度全市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草制工艺品产业群。目前,平度草编不仅形成了一种利民富民、出口创汇的民间手工艺产业,而其产品也成为一种深受国内外客商、用户青睐的精美工艺品。大泽山石头节1400多年前的东魏武定年间(543年550年)就有了山神爷生日的传说并流传至今,相传1400多年前的东魏武

13、定年间(543-550年),在大泽山区的天柱山下,住这一户姓姚的人家,只有老汉保显和儿子相依为命,靠开山采石为生。为了避风遮雨,父子俩在s山下一块巨石上,凿了一个能容纳十多人的石窟。为了祈求山神爷保佑,父子俩又在石窟内四壁上雕刻了许多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山神爷雕像。据说,这件事真的感动了山神爷。从此山神爷不但保佑爷儿俩岁岁平安,而且石头打得快,质量好,还能卖上好价钱。爷儿俩的雕刻技术也日益精湛,成了远近闻名的雕刻匠。凡有雕刻的活儿,方圆几百里的人都来找他父子俩,因而日子也越过越好,成为当地的富户。因完成石窟造像这天正是武定六年,(公元548年)农历三月十六,姚家父子为了感谢山神爷的恩德,每逢农历三月十六就到石窟前烧香烧纸,磕头拜佛。后来,周围各村靠采石为生的人们,每到这天,也都到山里烧香烧纸,祭祀山神。到了明代初年,人们便把三月十六这天称为“山神爷生日”也叫“石匠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泽山的文化底蕴逐渐丰厚起来,进入人类高度文明的新阶段。大泽山的石头节,随着一代又一代的承传,在人们的心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大泽山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秋天葡萄收获的时候,鸟语花香,风景宜人,正是旅游的的大好时机。伴着一个又一个的地名,一个又一个的大泽山故事,来体会领悟古今,不能说不是大泽山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