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及其思想.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5031882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4.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及其思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孟子及其思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孟子及其思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孟子及其思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孟子及其思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及其思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及其思想.ppt(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子及其思想 儒分为八孟子名言孟子生平孟子思想 儒分为八 自孔子之死也 有子張之儒 有子思之儒 有顏氏之儒 有孟氏之儒 有漆雕氏之儒 有仲良氏之儒 有孫氏之儒 有樂正氏之儒 韩非子 郭店楚简 根据 史记 和 韩非子 的说法 孔子死后 儒家确实有了分化 但由于文献的缺乏 不能对他们进行认识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战国楚墓出土的竹简中有一部分是儒家文献 填补了孔孟之间儒家的空白 孟子名言 1 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 2 心之官则思 思则得之 不思则不得也 3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4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5 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 兄

2、弟无敌 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 俯不怍于人 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乐也 6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及其思想 孟軻 騶人也 受業子思之門人 道既通 游事齊宣王 宣王不能用 適梁 梁惠王不果所言 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 當是之時 秦用商君 富國彊兵 楚 魏用吳起 戰勝弱敵 齊威王 宣王用孫子 田忌之徒 而諸侯東面朝齊 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 以攻伐為賢 而孟軻乃述唐 虞 三代之德 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 述仲尼之意 作孟子七篇 史記 孟子荀卿列傳 孟母教子 孟母三迁 子不学 断机杼 不敢去妇 孟子著述 孟子 是中国战国时代孟子的言论汇编 篇目有 梁惠王 上 下 公孙丑 上

3、下 滕文公 上 下 离娄 上 下 万章 上 下 告子 上 下 尽心 上 下 史记 孟荀列传 孟轲所如不合 退与万章之徒序 诗 书 述仲尼之意 作 孟子 七篇 谓 孟子 七篇由孟轲自作 赵岐 孟子题辞 曰 此书孟子之所作也 故总谓之 孟子 孟子著作 孟子地位升迁 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之前并不是很高 邻家焉有许多鸡 乞丐何曾有二妻 当时尚有周天子 何事纷纷说魏齐 中唐以后韩愈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 道统 的人物 出现了孟子的 升格运动 宋神宗熙宁四年 孟子 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 元丰六年 1083年 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 邹国公 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孟子地位升迁 南宋朱熹又把 孟子 与 论

4、语 大学 中庸 合为 四书 其实际地位更在 五经 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 1330 孟子被加封为 亚圣公 以后就称为 亚圣 地位仅次于孔子 明朝朱元璋辑有 孟子节文 删掉 孟子 里的章句 如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 次日钱唐上疏力争劝阻 加之天文官也上奏文星暗淡无光 于是朱元璋又下一道谕旨 孟子辩异端 辟邪说 发明孔子之道 配享如故 又恢复了孟子在文庙中的待遇 孟子思想 性善论修养学说仁政思想 性善论 一 孟子的性善论二 关于人性问题的几个讨论三 孟子与告子的争辩 孟子的性善论 一 人禽之辨二 性善论之要点 人禽之辨 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 庶民去之 君子存之 舜明于庶物

5、察于人伦 由仁义行 非行仁义也 孟子 离娄下 臣闻之胡龁 he 曰 王坐于堂上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 曰 牛何之 对曰 将以衅钟 王曰 舍之 吾不忍其觳觫 husu 苦无罪而就死地 君子之于禽兽也 见其生 不忍见其死 闻其声 不忍食其肉 梁惠王上 胡龁 h 人名 齐宣王的近臣 衅钟 指古代杀牲以血涂钟行祭 衅钟是周朝的一种礼仪 在古代 钟被视为一种神器 新铸成的钟要用牛羊的鲜血予以祭祀 觳觫 恐惧得发抖 恐惧颤抖的样子 1 道德情感 2 先验性 四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 治天下可运于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见孺子将

6、入于井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 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 无是非之心 非人也 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 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自贼者也 谓其君不能者 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 知皆扩而充之也 若火之始然 泉之始达 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 苟不能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 公孙丑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 无不知爱其亲者 及其长也 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 仁也 敬长 义也 尽心上 3 良知良能说 4 普遍性 口之于味也 有

7、同耆焉 耳之于声也 有同听焉 目之于色也 有同美焉 至于心 独无所同然乎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 谓理也 义也 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故理义之悦我心 犹刍豢之悦我口 告子上 刍豢 ch hu n 指牛羊猪狗等牲畜 泛指肉类食品 人皆可以为尧舜 乃若其情 则可以为善矣 乃所谓善也 若夫不善 非才之罪也 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故曰 一求则得之 合则失之 孟子 告子上 人性本善 为何有恶存在 牛山之木尝美矣 以其邻于大国也 斧斤伐之 可以为善乎 是其日夜之所息 雨露之所润 非无萌蘖之生焉 牛羊又从而牧之 是以若彼濯濯也 人见其濯濯也 以为未尝有材焉 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 岂

8、无仁义之心哉 其所以放其良心者 亦犹斧斤之于木也 旦旦而伐之 可以为美乎 孔子曰 操则存 舍则亡 出入无时 莫得其乡 孟子 告子上 萌蘖 m n ni 萌 生芽 发芽 蘖 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芽 喻指事物的开端 濯濯 形容山无草木 光秃秃的 二 关于人性问题的几种讨论 1 性相近 习相远 孔子2 孟子道性善 言必称尧舜 孟子3 性无善无不善 告子4 性可以为善 可以为不善 世硕5 有性善 有性不善 三 孟子与告子的争辩 1 告子曰 性犹杞柳也 义犹桮棬也 以人性为仁义 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 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 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 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 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

9、 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 必子之言夫 孟子与告子的争辩 2 告子曰 性犹湍水也 决诸东方则东流 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 犹水之无分于东西 孟子曰 水信无分东西 无分于上下乎 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今夫水 搏而跃之 可使过颡 激而行之 可使在山 是岂水之性哉 其势则然也 人之可使为不善 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 告子上 孟子与告子的争辩 3 告子曰 生之谓性 食色 性也 孟子曰 生之谓性也 犹白之谓白与 曰 然 白羽之白也 犹白雪之白 白雪之白 犹白玉之白与 曰 然 然则犬之性 犹牛之性 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孟子告子争辩要点总结 1 人性善还是人性无善无恶 2 仁义

10、内在与仁内义外 孟子认为仁义内在 而告子则认为仁内义外 孟子的修养学说 孟子修养学说的理想境界尽心 知性 知天我善养吾浩然正气孟子修养学说的方法反求诸己外界教化 尽心 知性 知天 孟子曰 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 则知天矣 存其心 养其性 所以事天也 殀寿不贰 修身以俟之 所以立命也 尽心 上 尽 扩充 心 指所谓天赋的恻隐 羞恶 辞让 是非之心 知性 指认识所谓天赋给人的本性 即仁义礼智 四端 孟子认为 人们要是能扩充和尽量发挥自己的 本心 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 四端 因为 本心 当中就包含着自己的本性 一旦 知性 进而就可以认识 天命 是为 尽心知性 尽性知天 译文 孟子说 尽自己的善心

11、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 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 就是懂得了天命 保存自己的善心 养护自己的本性 以此来对待天命 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 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 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 学会思考自己 思考人生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其为气也 至大至刚 以直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 配义与道 无是 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 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 则馁矣 公孙丑上 袭 一时 突然的 突发的 慊 qie 发四声 动 通 惬 快心 满意 译文 这难以说得明白 那浩然之气 最宏大最刚强 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 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 那浩然之气 与仁和义道德相配合辅助 不这样做

12、 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疲软衰竭 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 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它的 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不能心安理得的地方 则浩然之气就会衰竭 猜猜这是谁的作品 狱中题壁望门投宿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感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昊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 雅安地震 志愿者在行动 反求诸己 求放心 存夜气 存心求善养气 寡欲 深造自得 求放心 孟子曰 仁 人心也 义 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 放其心而不知求 哀哉 人有鸡犬放 则知求之 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 上 存夜气 其日夜之所息 平

13、旦之气 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 则其旦昼之所为 有梏亡之矣 梏之反覆 则其夜气不足以存 夜气不足以存 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人见其禽兽也 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 是岂人之情也哉 告子上 梏 通 搅 可参清焦循 孟子正义 存夜气 人的心灵日日夜夜都在产生 善 的东西 特别是在每天黎明时 由于接触到所谓 清明之气 往往会使良心发现 但是白天的所为 又违反 消除了每天黎明发现的良心 这样反复摧残自己的心灵 那善良的东西也就无法存在了 这样人也就和禽兽差不多了 为了爱护心灵的生机 保存因内省所发现的 良心 译文 尽管 他日夜有所滋生的善心 接触了天明时的晨气 而使他的好恶之心同一般人也有了少许的相近 可是 他

14、白天的所作所为 又将它搅乱 丧失了 反复地搅乱 那么他夜里滋生的那点善心就不足以保存下来 夜里滋生的善心不足以保存下来 那他离禽兽就不远了 人们见他像禽兽 就以为他不曾有过善良的天性 这难道是人的实情吗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养气之寡欲 孟子曰 养心莫善于寡欲 其为人也寡欲 虽有不存焉者 寡矣 其为人也多欲 虽有存焉者 寡矣 尽心下 译文 孟子说 修养品性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减少欲望 他为人很少有欲望 即便 善性 有所失 也很少 他为人欲望很多 即便 善性 有以保留 也很少 养心莫过于寡欲 外界教化 潜移默化启发引导 潜移默化 圣人 百世之师也 伯夷 柳下惠是也 故闻伯夷之风者 顽夫廉 懦夫有立

15、志 闻柳下惠之风者 薄夫敦 鄙夫宽 奋乎百世之上 百世之下 闻者莫不兴起也 非圣人而能若是乎 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孟子 尽心下 顽夫 贪得无厌的人 懦夫 懦弱的人薄夫 刻薄的人 鄙夫 胸襟狭隘的人 伯夷 伯夷 叔齐是辽西小国孤竹君的长子和三子 父亲欲立叔齐 父亲死后 叔齐不愿继位 要让给伯夷 伯夷也不愿继位 逃走了 叔齐步伯夷的后尘也逃走了 国人遂立二子 伯夷 叔齐听说西伯昌 周文王 善养老 就投奔他而去 到了周的都城岐下 周原 今陕西扶风 西伯刚死 周武王继位 把父亲的木制灵位载在战车上 正准备东进 讨伐以朝歌 今河南淇县 为都的纣王 伯夷 叔齐不顾安危 勒住武王的马缰劝谏说 父亲死了不葬 却

16、发动战争 能说是孝吗 以臣弑君 能说是仁吗 姜太公称许伯夷 叔齐是义人 派兵丁搀扶着他们离去了 伯夷 叔齐指责武王伐纣是不孝不仁 武王以正义战争胜利者的名义 荣登大朔 谥父亲周侯西伯为周文王 中国史上正统的谱系确立了 伯夷 叔齐耻之 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 采薇而食之 在伯夷 叔齐眼中 周王朝是不孝不仁得来的天下 因此他们以周王朝为耻 不食周粟 隐居首阳山 靠采薇维生 柳下惠 启发引导 君子引而不发 跃如也 中道而立 能者从之 孟子 尽心上 有如时雨化之者 有成德者 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 有私淑艾者 孟子 尽心上 引 拉弓 发 射箭 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 比喻善于启发引导 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 以待时机 私淑艾 谓取人之善以自治其身 译文 君子教导别人正如教人射术 张满弓而不发箭 只做出跃跃欲试的状态来加以引导 他能不难不易地在恰到好处的中道上站立指导别人 这样 学习的人就能紧紧追随 君子教育的方法有五种 有像及时雨滋润沾化的 有帮助养成品德的 有帮助发展才能的 有解答疑问的 有靠品德学问使人私下里受到教育的 孟子仁政学说 恒产与恒心尊王贱霸思想仁政思想民贵君轻思想 一 无恒产者无恒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