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一轮复习)ppt课件

上传人:尔*** 文档编号:135020017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长素(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植物生长素(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植物生长素(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植物生长素(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植物生长素(一轮复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生长素(一轮复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长素(一轮复习)ppt课件(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植物生长素 一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胚芽鞘尖端的下面对单侧光的刺激不发生反应 达尔文的实验 胚芽鞘的尖端必须存在 才会表现出向光性 胚芽鞘的尖端必须接受到单侧光的刺激 才会表现出向光性 结论 胚芽鞘尖端接受了单侧光照射 胚芽鞘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 一 二 詹森的实验 1910年 结论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 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结论 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于其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尖端的下面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拜尔的实验 1914年 结论 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温特将其命名为生长素 温特的实验 1928年 琼脂块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实验求证 得出结论 达尔文1880 詹森1913 温

2、特1928 拜尔1914 植物为什么具有向光性 向光弯曲与单侧光有关 这种刺激能否传递到尖端下部 这种刺激可以通过琼脂 这种刺激到底是什么 是化学物质吗 能否搜集 胚芽鞘为什么会弯曲生长 单侧光使幼苗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并传至下部 造成下部向光弯曲 幼苗尖端产生刺激的确可传递给下部 这种物质是由尖端产生的 能促进生长 所以命名为生长素 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一 二 三 四 尖端产生了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 名师点拨 温特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中不能出现 生长素 只能说 刺激 证明 刺激 是 化学物质 而非其他信号 并对该物质命名的科学家是温特 提

3、取该物质的是郭葛 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 由色氨酸合成 上述实验中都设置了对照 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 植物的向光性的解释 四周均匀光照或无光 尖端产生生长素 尖端以下部位生长素分布均匀 生长均匀 直立生长 单侧光 尖端 影响生长素运输 尖端以下部位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生长不均匀 背光侧快 向光弯曲 横向运输 向 背光侧 极性运输 上 下 背光侧多向光侧少 可见向光性产生的内部因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 外部因素是单侧光的照射 尖 端都是形态学的上端 如芽尖 茎尖 生长素的纵向运输 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 而不能倒转过来 称为极性运输 生长素可由形态学的上端运往形态学的下端 生长素

4、不能由形态学的下端运往形态学的上端 极性运输 下 上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 单侧光照射后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分布不均 背光侧多 向光侧少 运送到尖端下部后 引起尖端下部背光侧细胞生长快 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有人质疑 在单侧光刺激下 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确实发生了横向运输吗 请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材料 胚芽鞘 琼脂块 云母片若干 单侧光源 尺等 胚芽鞘的尖端 胚芽鞘的尖端 尖端的下部 尖端的下部 小结 四个 部位 生长素产生部位 生长素作用部位 感光部位 弯曲部位 主要合成部位 主要分布部位 运输方向 化学本质 吲哚乙酸 生长素 极性运输 横向运输 2 下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 下

5、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长素由 移动B 生长素由 移动C 生长素由 移动D 处生长比 处快 答案 B 三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 生理作用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即促进细胞的 伸长 2 作用特点 1 特点 低浓度 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低促进高抑制 浓度过高时会 甚至杀死植物 纵向 两重性 促进生长 根 芽 茎 抑制生长 2 体现实例 顶端优势 现象 优先生长 受到抑制 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 积累到侧芽 侧芽附近生长素 发育受到抑制 3 应用 1 防止 的脱落 2 促进果实发育 获得 3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顶芽 侧芽 浓度高 果实和叶片 无子果实 二 植物向性运动的原因分析

6、1 植物的向光性 1 原因分析 2 植物茎的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 1 原因分析 生长素浓度a b c d 二 作用特点 两重性 1 图形解读 1 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 表现为两重性 a点 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a c段 不含a点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 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c点 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 促进效果最好 c e段 不含e点 仍为 促进 浓度 只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 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e点 促进生长的浓度 阈值 低于此值时均为促进生长的 低浓度 超过此值时 将由 促进 转向 抑制 从而进入抑制生长的 高浓度 处于此值时 对植物生长的效应与a点相同 既不促进生长

7、也不抑制生长 b d两点 生长素浓度虽然不同 但促进效果相同 2 图2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依次为根 芽 茎 3 图3表示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 1 2011 广东三校联考 下面是有关燕麦实验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燕麦胚芽鞘的某些部位纵向插入了云母片 请分析图中a与f的琼脂块中 生长素含量正确的一组 A a b c d e fB a b c d e fC a b c d e fD a b c d e f 解析 分析图可以看出 第1个图中b a 第2个图中 由于尖端插入云母片 生长素的分布不受光照影响 所以c d 第3个图虽然切除了尖端 却放上了含生

8、长素的琼脂块不能感受光刺激 故e f 答案 A 相关实验的图解分析 感光 说明 锡纸 遮蔽光线 云母片 生长素无法透过 阻挡生长素的运输 盖玻片 作用同云母片 琼脂块 允许水分和生长素的通过 也可贮存生长素 3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而促进植物的生长B 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C 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 自然状态下西瓜的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是由邻近的芽和幼叶产生的 解析 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西瓜的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是由发育的种子产生的 答案 C 2 2011 淄博模

9、拟 如果茎的a侧生长素在曲线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 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较为准确的一项是 A 在OA段范围内B 在BC段范围内C 在BD段范围内D 在BA段范围内 解析 茎对生长素较不敏感 在一定范围内 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越快 a侧比b侧生长的慢 据图可知b侧的生长素浓度应在BD段范围内 答案 C 1 对胚芽鞘进行如图 所示的实验 其中旋转均为匀速旋转 一段时间后停止旋转时 实验 装置仍停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则四个胚芽鞘的生长方向依次是 A B C D 一 五种植物激素的比较 二 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 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受单一激素控制的 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0、 这些激素之间 有的是相互促进的 有的是相互拮抗的 举例分析如下 1 相互促进方面的有 1 促进果实成熟 乙烯 脱落酸 2 促进种子发芽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3 促进植物生长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4 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5 延缓叶片衰老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6 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2 相互拮抗方面的有 1 顶端优势 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 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促进侧芽生长 2 防止器官脱落 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 脱落酸促进叶 花 果的脱落 3 种子发芽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促进 脱落酸抑制 4 叶子衰老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抑制 脱落酸促进 3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刚收获的种子不易萌发 可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B 顶端优势说明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 成熟的植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幼嫩的植物细胞强D 乙烯利是人工合成的 具有与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相似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