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北师大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5017753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北师大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单县希望初级中学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古诗文(30分)1、经典诗文积累(12分)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2、依据课文填空刬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 , 。女娲炼石补天处, , ,老鱼跳波瘦蛟舞。3、根据提示默写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作者不愿隐居,想要做官又无人引荐的两句是 , 。琵琶行中 , 。两句表达了琵琶女出场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4分)(一)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注释】酒旆(p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4.全

2、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 是近景。 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2分)5.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6-9题(14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

3、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选自纲鉴易知录)注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帝:宋太宗。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是进亦忧( )(3)微斯人,吾谁与归( )(4)尝于邸中为假山( ) 7翻译句子。(4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 (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_8如何理解“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_9、“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哪两种心情?(2分) 10.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2分)(二) 有一个星期天,她到极乐公

4、园去走走,舒散一星期来的疲劳。这时候,她忽然看见一个妇人领着一个孩子在散步。原来就是佛来思节夫人,她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动人。路瓦栽夫人无限感慨。她要上前去跟佛来思节夫人说话吗?当然,一定得去。而且现在她把债都还清,她可以完全告诉她了。为什么不呢?她走上前去。“你好,珍妮。”那一个竟一点也不认识她了。一个平民妇人这样亲昵地叫她,她非常惊讶,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没有错。我是玛蒂尔德路瓦栽。”她的朋友叫了一声:“啊!我可怜的玛蒂尔德,你怎么变成这样了!”座号:“是的,多年不见面了,这些年来我忍受着许多苦楚,而且都是因为你!” “因为我?这是怎么讲的?”“你一定记得你

5、借给我的那挂项链吧,我戴了去参加教育部夜会的那挂。”“记得。怎么样呢?”“怎么样?我把它丢了。”“哪儿的话!你已经还给我了。”“我还给你的是另一挂,跟你那挂完全相同。你瞧,我们花了十年工夫,才付清它的代价。你知道,对于我们这样什么也没有的人,这可不是容易的啊!不过事情到底了结了,我倒很高兴了。”佛来思节夫人停下脚步,说:“你是说你买了一挂钻石项链赔我吗?”“对呀。你当时没有看出来?简直是一模一样的啊。”于是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佛来思节夫人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11作者为什么要写“她依旧年轻,依旧美丽动人”?(2分)12

6、文中“而且都是因为你!”表现了路瓦栽夫人怎样的心情?此处删节号有什么作用?(4分)13“于是她带着天真的得意的神情笑了”一句中,“天真”的含义是。(2分)14.路瓦载夫人为什么要上去和佛来思节夫人讲话?试分析人物的这一行为。(3分)15、小说结尾才道出项链是赝品,这样写的作用是()(2分)A、深化了主题,既嘲讽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又对玛蒂尔德寄予了深切的同情。B、充分证明了一件偶然的小事使玛蒂尔德吃尽了苦头。C、揭露了佛来思节夫人一伙资产阶级的虚伪,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统治的罪恶。D、掀起波澜,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种种丑恶的行径以及他们的虚伪,教育人们要谨防上当。(三) 两角钱 肖复兴有

7、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

8、我似笑未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这更让我感到奇怪。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就才两角钱还没有呀。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地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原来刚才他一直是在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

9、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子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

10、样的开心。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到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16、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4分)17、结合具体语境,

11、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2分)18、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2分)单县希望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素质测评(初三语文)19、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3分)(四) 听 泉 韩静霆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锯开了一个小缝儿,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还,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

12、。说来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他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别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就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二泉映月。“二泉”从前只是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

13、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杨荫浏和阿炳(华彦钧)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换句话说,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在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刻说,就叫做二泉映月吧。可以想象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他,把他的琴声录下,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戳动了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