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中考地理报刊美文荟萃(下册)极地地区导学案等10篇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5014373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3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与学中考地理报刊美文荟萃(下册)极地地区导学案等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教与学中考地理报刊美文荟萃(下册)极地地区导学案等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教与学中考地理报刊美文荟萃(下册)极地地区导学案等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教与学中考地理报刊美文荟萃(下册)极地地区导学案等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教与学中考地理报刊美文荟萃(下册)极地地区导学案等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与学中考地理报刊美文荟萃(下册)极地地区导学案等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与学中考地理报刊美文荟萃(下册)极地地区导学案等10篇(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极地地区导学案等10篇 利用学案导学是建构优质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也是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具体体现,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和肯定,并积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大胆尝试。这部分是本人近几年在一些专业杂志上发表的导学案、教学案例。【学习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极地地区【学习目标】 1.能在地图上指出两极地区的范围,环绕北冰洋的大洲和环绕南极地区周围的大洋。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根据气温图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3.了解人类对极地地区从自然探险到科学考察的历程,认识极地科学考察和人类和平利用南极的意义。【学习重点】 1.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气

2、候等自然环境特点。2.能够根据气温图,比较两极自然环境的差异。3.两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科考价值。【学习难点】1.判断两极地区的方向,辨别周围环境。2.南极洲气候严寒的成因。【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一)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完成下列问题(或练习)。1.阅读 “北极地区图”(教材第100页图10.1),找出下列事物:北冰洋北美洲欧洲亚洲北极圈格陵兰岛(用序号填注在图上)。2.阅读“南极地区图”(教材第101页图10.2),找出下列事物:南极洲南极半岛中山站长城站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极圈(用序号填注在图上)。3.阅读教材,完成下面表格,

3、比较两个地区地理特征的差异。(二)组内交流,发现问题,展开讨论。二、合作探究、难点突破【探究一】南极和北极的含义1.读一读有关地球知识的教材中,对极点的定义是“地球不停地绕人们假想的地轴自传,地轴和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极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的一点叫北极,与之相反的一点叫南极。”由此可见,北极和南极只是地球上一个点,即90N 和90S。而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南极和北极演变为一个地区。因此,“南极和北极”一词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狭义上的南极和北极,即南极点和北极点,也叫南极极点和北极极点。二是广义上的南极和北极,泛指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2.想一想 (1)你是怎样理解“极点”、“南极点和北

4、极点”的? (2)请同学们说说你对“南极和北极”含义的理解?3.做一做 地图上相差1个纬度,而实地距离相差约为111千米。南极圈(北极圈)到南(北)极点的距离约为( )A2608千米 B1400千米 C1300千米 D3000千米【探究二】极地地区方向的判定1.读一读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极地地区”俯视图的判读方法:(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传;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传。(2)特殊的经纬线。俯视图的中心是南极(或北极)点,其他纬线都是以南极点(或北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图中的经线是以极点起点向外辐射的直线。离开南极点(或北极点)沿任何一条经线前进,都是向北(或向南)前进

5、。除南极点和北极点以外,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任何地方都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无论在哪个方位看,都是上北上方指向北方;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无论在哪个方位看,都是下南下方指向南方。(3)东西经范围。从0经线出发,沿着地球自转方向至180度经线是东经度的范围;从0经线出发,逆着地球自转方向至180度经线是西经度的范围。(4)东西方向的判断。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确定,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方,逆着地球自转方向为西方。2.想一想(1)说说在“极地地区俯视图”中如何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2)在“极地地区俯视图”中经线和纬线各有什么特点?如何确定南北极点的方向?(3)在“极地地区俯视图

6、”中如何确定东经、西经范围?如何判别东西方向?3.做一做北极地区周围的大洲按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依次是( )A欧洲、亚洲、北美洲 B亚洲、北美洲、大洋州C. 欧洲、北美洲、亚洲 D北美洲、亚洲、欧洲【探究三】极地科考站1.读一读图1我国南极第三个科考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区(8025S ,7706E)胜利建成。如果说,我国1985年2月建立的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6213S,5858W),实现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从无到有”的突破,1989年2月建立的第二个南极考察站中山站(6922S,东经7623E),实现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从小到大”的发展,昆仑站的

7、成功建立,将实现了我国极地考察事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考察站建成后,我国将有计划地在南极内陆开展冰川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空间物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实施冰川冰芯科学钻探计划、冰下山脉钻探、天文和地磁观测、卫生遥感数据接受、人体医学研究和医疗保障研究等科学考察和研究。2.想一想(1)我国先后建立的三个南极科考站,位于北极圈之内的有哪几个?(2)请同学们说说昆仑科考站的建立,对我国极地考察事业有什么特殊意义?3.做一做(1)一天,一位太原的中学生琳琳接到了正在南极考察站工作的爸爸的电话,父亲告诉她现在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一连数天全是黑夜。据此推测,琳琳爸爸工作的科考站不可能

8、的是 (填“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这时的日期可能是 (填“12月”或“6月”)20日。(2)南极地区及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南极科考站是中山站 B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北方 C三个南极科考站都建在南极圈以内 D气候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3)与长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是( )A.大洋洲 B南美洲 C非洲 D亚洲四、达标测评、能力提升 班级 姓名 日期 成绩 【必做基础题】(一)我会填(每空4分,共计40分)1.北极地区,是指北纬_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_、_、_三洲的部分陆地和岛屿。2.南极大陆的气候特点是_、_和_。3.我国在南极先后

9、建立的三个科考站分别是_、_、_。(二)我会选(每小题10分,共计60分)1.南极地区是指( )A南极洲所在的地区 B80S以南的地区C南极点附近的地区 D66.5S以南的地区2.贝贝是红星中学七年级的学生,他爸爸是一名南极科考队员。地理课上很多同学都想让贝贝介绍一下南极地区的情况,下面贝贝的介绍中有错误的是( )A南极地区并非都是指南极洲 B南极大陆上也存在环境问题 C南极洲几乎都在南极圈内 D南极地区酷寒的主要原因是冰雪覆盖3.在南极矿产资源中,最为丰富的是( )A煤和铁B铀和锰 C金和镍 D铅锌4.素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 )A非洲B亚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5.为了保护南极洲的自然

10、环境,对南极的考察只限于( )A经济目的B旅游目的 C科学目的 D和平目的6北冰洋沿岸的居民主要是( )A印第安人 B因纽特人 C俄罗斯人D鄂温克人【选做拔高题】 (一)单项选择题1.环绕南极洲的大洋,按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A.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B.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C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D太平洋 北冰洋 印度洋 2.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好日期是( ) A.3月21日左右 B.6月22日左右 C.9月23日左右 D12月22日左右3.下列关于黄河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南极圈内 B.有太阳直射现象 C.夏季是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 D.附近

11、的海域能看见企鹅(二)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中新社南极中山站2012年3月5日电 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工作,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主要度夏任务基本完成,队员于5日全部撤离南极中山站,返回雪龙船,并将于近日启程回国。材料二:南极地区略图(图2)图2(1) 在图中左上角弧线上,画出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2)图中,表示“中国南极昆仑站”的是 。(3)考察队在登上南极内陆最高点时,太原的白昼比黑夜 。(4)南极大陆煤炭丰富的事实为地壳运动的“ ”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5)简要说明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五、总结梳理、呈现体系1.知识框架2. 图解南极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关系【温馨结语】同

12、学们,南极这是人类最后一片净土,保护南极、和平利用南极,这是全人类的共同心声。人类的足迹早已留在了南极,南极科考已经掀开了她神秘的“盖头”。然而,人类探索南极的历程还相当遥远、 在这里,真正践行“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诺言,任重道远。大家要对极地地区做进一步地了解,课后可以到互联网上继续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 备注:稿件中的“阅读资料”全部来自本人(苏延清)2010年第3期发表在地理教育(重庆大学主办)上的“极地地区”一节教学重难点突破一文。2012年第5期 新课程地理教学案【学习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教材见附带光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阅读有关地图,熟悉我国主要河

13、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2.在地图上能描述出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界线,以及内流、外流河的水文特征。3.能在地图上指出并识记黄河源头、注入的海、长度、主要支流、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上中下游的界限。【能力目标】1.借助计算机,反复阅读地图信息,在读图的过程中,掌握我国河流、湖泊的基本状况,建立河流、湖泊空间分布观念。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探究活动,掌握河湖的空间分布、水文特征的形成与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我国河湖众多、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等知识,产生民族自豪感。 2.通过河流水文特征的探究,初步建立起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习重点】 1.外流河和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2.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及综合治理。【学习难点】1内流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2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成因。【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学习过程】(播放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多媒体展示多幅有关黄河壶口瀑布、长江三峡风光、鄱阳湖等景象。)同学们,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既有许多奔流不息的巨江大河,也有许多悠悠流淌的小溪小河,大大小小的湖泊更是星罗棋布,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你可知道,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提供哪些便利?又给我们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