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七校联考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苏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5004602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七校联考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七校联考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七校联考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七校联考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七校联考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七校联考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七校联考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苏教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学区七校联考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请将下列文字抄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正确、工整、美观。(2分)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答案】符合要求的得2分,基本符合要求的得1分。【解析】试题分析:要求学生在课下,在平时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练习硬笔书法。做到书写认真,字体美观大方。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恬静(tin) 人声鼎沸(dng) B秩事(y) 面面相觑(q)C遴选(lng) 矫健(jio) D摒弃(bng) 深邃(su)【答案】C【解析

2、】试题分析:C遴选(ln)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学习“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B这场比赛的胜利,将决定我们能否顺利进入决赛阶段。C凭借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虽然与世长辞了,但其作品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D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胜利”与“能否”不对应,应把“胜利”改为“胜负”;D句式杂糅,

3、去掉“是可想而知的”,句末加问号。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祭堂里孙中山先生的白色大理石像端坐平视,神态安详,栩栩如生。B约翰肯尼迪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技术高超引起了美国建筑界的轩然大波,被公认式美国建筑史上的最佳杰作之一。C凡尔赛宫和富盖府第无论构造还是风格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D这一摞书代表着三叔的第二个理想,就是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轩然大波: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不符合语境。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

4、一项是(3分)( )A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B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金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C西游记的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D“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中孙悟空第一次上门借扇碰壁后,孙悟空使出一贯手段钻到铁扇公主肚中要挟她,但被她用假扇骗过。【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打伤太白星”是后话,应是“打出南天门”;玉帝派去擒拿孙悟空

5、的是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二郎神出场是孙悟空蟠桃宴上二次大闹天宫之后的事情;考点:识记文学名著内容。能力层级为识记A。6选出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A船载以入(用船) 蔽林间窥之(偷看) B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稍出近之(渐渐)C以为神(认为) 以为且噬己也(把当作) D稍近益狎(更加) 计之曰(盘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以为神(把当作)以为且噬己也(认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7根据课文默写。(6分)荷叶罗裙一色裁,_ 。吴楚东南坼,_。万籁此俱寂,_。 居高身自远,_。_,花落黄陵庙里啼。 谁怜一片影,_ ? 【答案】(1)芙蓉向脸两边开

6、(2)乾坤日夜浮(3)但余钟磬音(4)非是藉秋风(5)雨昏青草湖边过(6)相失万重云【解析】试题分析:要正确填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记清诗文的原句,避免张冠李戴;理解诗句的意思,以便能按要求写出诗句;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理解题干材料及用意,弄清楚具体的题型要求。16小题根据上句或下句的提示回答即可。小题1注意“芙蓉”的写法,小题3注意“钟磬”的写法。小题4注意“藉”的写法。古诗文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二、阅读与欣赏(36分)(一)(4分)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

7、涧中。【注】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的家附近。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1分)请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9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8(2分)以动(声)衬静。(1分)月亮爬上山头,清光遍照涧谷,惊醒了树上夜宿的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喳喳地鸣叫几声。(1分)9(2分)抒发了作者闲适、愉悦的心情(1分)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1分)。【解析】8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该句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了山里的幽静与闲适。用语言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时要注意题干中的

8、提示语: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如:月亮爬上山头,清光遍照涧谷,惊醒了树上夜宿的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喳喳地鸣叫几声。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情,一要了解诗的内容,是写自然景物的,还是写社会生活的,二要了解诗的情调,诗人写景状物表现的情调是愉悦的还是沉郁的,三要了解诗人的写作方法,有没有借景抒情,借物讽喻,透析诗外之意,也可联系作者的身份、身世、处境去理解诗歌的情感。诗中诗人写“桂花”,写“春山”,写“月夜”,写“鸟”写“涧”,笔法丰富,意境美妙,不难理解诗人的情感。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闲适、愉悦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

9、的热爱。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8分)(一)宋濂,字景濂。性诚谨,官内延久,未尝讦人过。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高丽、安南、日本至出兼金购文集。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不以姓氏。 (二)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

10、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注】讦(ji):攻击。10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未尝讦人过:_ 悉召廷臣诘责:_普少习吏事:_ 发箧视之:_ 11与“忠于陛下”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C于土墙凹凸处 D何有于我哉12翻译句子(2分)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2分)【答案】10(4分)曾经 全,都 熟悉 打开 11(2分)D12(2分)有的人指着茹太素的上书说:“ 这是不敬, 是诽谤,是违法。” (“或”、“非”、判断句、句意通顺各05分,共2分)【解析】10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

11、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从未曾攻击他人过失。尝:曾经;便将廷臣全部召来责问。悉:全,都;如果没有景濂。微:(如果)没有;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发:打开。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实词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词的含义,“用法”指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或相似都可以例句:效忠皇上于:引出对象,对。A:曾经骑着黄鹤

12、返回到这里休息。于:在这是状语后置;B:他的剑从船中掉到了水里。于:介词 引出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C: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于:在,介词;D: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于:引出对象,对。与例句相同。故选:D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句中重点词有:“或”,有的人;“非”,违背。句意为:有的人

13、指着茹太素的上书说:“这是不敬,是诽谤,是违法。”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三)(8分)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年建成一座的建筑群体。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

14、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湛,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