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一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5004140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一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一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一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一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一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一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中化学专题一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演变历史及1-18号等常见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情况2知道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常通过电子的得失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新课引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日常生活中你经常接触到一些化学物质,如饮用水、食盐、铜导线等。试指出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各是什么?【交流探讨】古希腊哲学家曾提出:物质是由不可分割的微粒(即原子)构成的。原子到底是什么?科学家眼里的原子是怎样的?科学家是怎样探索原子结构的?有哪些科学家为探索原子结构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原了

2、结构模型的演变1阅读教材P27-28,并填写下列空格德谟克利特的古代原子学说。古希腊哲学家认为 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道尔顿的近代原子学说。英国科学家 是 的创始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 ,同种原子的质量和性质都 。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原子结构模型。英国科学家 发现了电子,他认为 ,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中性原子。 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卢瑟福的带核原子结构模型。物理学家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现象,指出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 带正电荷,位于 ,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带负电荷,在原子核周围空间作高速运动,就像行

3、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玻尔的轨道原子结构模型。丹麦物理学家指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内一定 上绕核作高速运动。电子云模型(现代原子结构学说)。现代科学家根据微观世界的 ,提出用量子力学的方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典型例题】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 ( )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有【交流探讨】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中我们得到哪些启迪?自道尔顿提出原子论后,人们相继发现了电子。对于多电子原子中的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运动【概念形成】

4、1.核外电子排布的简单规律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问题解决】1.核电荷数1-18的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2.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 【问题探究】学生阅读教材P29思考、交流下列三个问题:1.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有什么关系? 金属钠、金属镁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还原性,而氧气、氯气在化学反应中常表现出氧化性,你能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对这一事实进行解释吗?2.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是多少?3.元素的化合价的数值,与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关系?【归纳总结】原子核外电子是 _ _排布金

5、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一般有少于_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 _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从而达到“_ _结构”,生成较稳定的 离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一般有多于_ 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 电子,使最外层达到 “_ _ 结构”,生成较稳定的 离子。在化学反应中, _ 不发生变化,但原子的_ 可能发生变化,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结构中的 元素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活泼金属元素化合价=_ 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价=_ 作业纸班级 姓名 1.首次将量子化概念应用到原子结构,并解释了原子稳定性的科学家是 ( ) A. 道尔顿 B. 爱因斯坦 C. 玻尔 D. 普朗克2.下列原子结构

6、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 A.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B.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C.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D.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化合物5.某原子的核外M层上有3个电子,那么其L层上的电子数是 ( ) A.2 B.8 C.18 D.326.下列微粒中,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的是 ( ) AS2- 、Cl- 、K+ BCl- 、Na+ 、Al3+ CNa+ 、Mg2+ 、F- DO2-

7、、Mg2+ 、Cl-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两原子,若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8.下列微粒中,最外层是8个电子,并与Li+ 相差两个电子层的是 ( ) AF- BMg2+ CS2- DNa +9.下列各原子构成的单质中,能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有 ( ) A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BL电子层上有4个电子C没有N层,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 DM电子层和K层上的电子数相等10.有A、B两种原子,A原

8、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好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 ) A硅原子和钠原 B硼原子和氦原子 C氯原子和碳原子 D. 碳原子和铝原子11.以下是一些科学家为探索原子结构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请你找出它们的对应关系。道尔顿 汤姆生 卢瑟福 玻尔 a.提出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b.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c.提出原子核外电子在一系列稳定的轨道上运动d.提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和 和 和 和 12.画出下列各微粒的结构示意图:(1)与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2价阴离子: 。(2)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 。(3)L层电子数为K层、M层电子数之和的原子:

9、。13.写出有关元素符号(118号元素):(1)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两倍的元素是 ;(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的元素是 ;(3)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两倍的元素是 ;(4)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两倍的元素是 。14.A元素原子M电子层有6个电子,B元素与A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数,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只有1个电子。(1)画出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 ,该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 色。15.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x表示 , y表示 当y = 8时,若该微粒为中性原子,则x = 。当y = 8时,若该微粒带有两个单位负电荷,则该微粒的表示符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