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992953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每小题1分)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中。(每小题1分,共20分)1.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A中国共产党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新中国成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2.如图是小明制作的一张卡片,请你帮他完成,其空缺 部分应是 A南京解放 B北平

2、和平解放 C天津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3.李晓明同学搜集到下面三幅历史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百万雄师过大江 B. 抗美援朝 C. 解放西藏 D. 大炼钢铁运动4.“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大庆油田建成 A. B. C. D.5.右图所示为原汇昌花边线漂染厂的收据。这一历史遗存印证的是 A“一五”工业化建设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6.右图反映了某时期

3、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 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6年7.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体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主改革制度 C土地改革制度 D改革开放制度8. 某次大会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 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大会指 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9.“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

4、这首歌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国有企业改革 C.“大跃进”运动 D.“一五”计划的完成10.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 神的活生生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选项中关于 “两弹一星”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表明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胜利地掌握了核技术 B.两弹的研制成功,集中代表了我国当时科学技术达到的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国际地位 C.“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表明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D.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科技成就的集中体现1

5、1.习近平总书记说,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被誉为 A.“节约标兵” B.“两弹元勋” C.“铁人” D.“党的好干部”12.2017年是中美联合公报签署45周年。关于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报的签署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B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公报的签署标志着中美正式建交 D公报的签署表明中美关系的改善13. 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要我们永远铭记。“这 里”打开的第一扇窗是指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上海浦东新区14.1984年,有国际

6、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 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 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15.“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 A.白炽电灯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杂交水稻 D.第一批解放牌汽车16.人民日报的一位老编辑动情地说:“39年(现为2017年)前我参与编辑

7、的这张报纸,把改革开 放的春雷送到了共和国希望的田野上。”这张报纸应是 A B C D17.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 展采取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发展高等教育 颁布义务教育法 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A. B. C. D.18.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在中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这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冬季奥运会。在哪届奥运会上,中国人实现了奥运历史上零的突破? A.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 B.第27届悉尼奥运会 C.第29届北京奥运会 D.第30届伦敦奥运会19.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

8、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 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A计划经济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0.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对这两幅图解读 正确的是 A.图一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图二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B.图一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图二对外开放始于东南沿海地区 C.图一所示各项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图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图一和图二所示的成就的取得其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改革开放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2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领

9、域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1)材料一中“华丽的转身”的标志是什么?(1分)材料二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2)材料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2分) 材料三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

10、京隆重开幕。到会代表1210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主持了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他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3)这次大会颁布的规定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法律文献是什么?该法律文献通过之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2分)材料四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4) 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样的重要决策?(2分)(5) 综上所述,你认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1分)22

11、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靠外交智慧,更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材料一 1953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两国在我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 材料一中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什么?(1分)材料二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中的作用说:“他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2) 材料二中的会议是指什么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2分)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

12、军事上包围的政策,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领导人都认为有必要改善两国关系,实现双方关系的正常化。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哪位美国总统?(2分)材料四 第26届联大上乔冠华开怀大笑 历史性的握手(4)哪一事件让乔冠华开怀大笑?“历史性的握手”之后,中美两国哪一年正式建交?(2分)(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一系列外交成就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1分)2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13、题 。(6分)农民高举“人民公社好”标语牌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小岗村“分田到户”字据 图 图 图(1) 请你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将上面三幅图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清楚: (只填 数字序号)(1分)(2)图反映的事件标志着什么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1分)(3) 图“人民公社好”是当年响彻大江南北的一句口号。你认为人民公社好吗?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单说明理由。(1分)(4) 图“分田到户”字据上的血红手印宣告了哪一项农村政策的诞生?这一政策 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5) 你认为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时一定要注意什么?(1分) 24.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