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991439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山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我国温度带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 B边界是实际存在的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D相互间差异大2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且热量充足 B乙区域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大C丙区域河流长且流量变化小 D丁区域土层厚且土壤肥力高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

2、一。读表,完成第3、4题。3、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4.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青海大力发展高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下图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下图为根据1973 、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5上左图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A山谷 B山脊 C冲

3、积扇 D盆地6上右图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A减少了1800平方米 B增加了1800平方米 C增加了2700平方米 D减少了2700平方米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7题7有关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B当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含硫量高C气候大陆性显著,降水的季节变化大D地形起伏大、气候干旱、土质疏松读右图回答89题。 8图中A地区农业发 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

4、的侵蚀微弱 A B C D.9图中B处在汉朝时 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的结果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10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工业地带属于()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2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

5、题。1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减少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1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1314题。13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14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

6、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4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1516题。15.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16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增强城市排污能力增加城市空气湿度美化城市环境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 B C D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

7、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7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18.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B.C.D.下左图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下右图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读图回答

8、下列问题。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 B美、日、德三国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同步增长 C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德国 D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20. 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 碳排放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B加快发展新能源 C关闭重工业 D缩减生产规模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2122 2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 B蒸腾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2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分别对

9、应的是A、 B、 C、 D、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2324题:130E23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24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图1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2526题25最适宜该模式的是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26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城镇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促进民居集中A B C

10、 D读下图2“珠江三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2729题:图22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28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 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 D技术水平高29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

11、气温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图5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完成3031题。30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31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完成3234题。32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33哥伦比亚向美国运送鲜切玫瑰花宜采用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34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

12、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A运费低 B热量足C技术高 D品种全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1988年的12亿澳元增加到2012年的170多亿澳元,2013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图8为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读图回答35-36题。35与马来西亚相比,澳大利亚具有势的产业是A石油开采B家用电器制造C金属矿开采D交通设备制造36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空间位置邻近航空运输发达经济水平相当经济互补性强ABCD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后的4个选项中有2个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其余情况不得分。共24分)京沪高铁于2011年6月30日正式投入运营。图14为京沪高铁线路分布图。读图回答3738题。37为掌握列车具体位置和设计合理的营运时刻表,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数字地球38京沪高铁建设有利于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