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论精简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991429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教学论精简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学物理教学论精简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学物理教学论精简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学物理教学论精简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学物理教学论精简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教学论精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教学论精简(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物理教学论精简 课堂笔记整理第一章 物理教学论的作用和发展一、物理教学论引例1、 组块原理2、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前者效率高。3、 罗森塔尔效应,从小范围谨慎使用。二、物理教学艺术八因子1、 语言生动,情态辉映2、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3、 启发引导,巧于点拨4、 突出思想,贯穿方法5、 讲练结合,思维互动6、 加强实验,讲清物义7、 激发兴趣,强化动机8、 设疑解惑,探究讨论引例:防紧张的小技巧1、 事前做好充分准备2、 自信3、 调整生理心理状态4、 尽可能地提前进入场地5、 刚开始不要紧张、慌张6、 第一句很重要7、 教态稳重8、 开头音量尽可能得大9、 如果出错,不要紧张10、多练

2、二、物理教学论的发展1、物理教学经验介绍2、物理教学法3、物理教学论4、 物理教育学三、物理教学论的结构1、教(学)的基本理论2、为什么要教(学)3、教(学)什么4、 怎样教(学)5、 教(学)得如何四、物理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1、初中物理课程基本理念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2、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结构:注重基础,体现选择性。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课程实施: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第二章 中学物理学习与教学心理分析2.1中学物理学习论一

3、、物理学习的分类与模式1、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分类认知:a识记:一个概念或物理过程,通过实验等方法演示给学生观察,并有所记忆。b了解:理解概况。c分析:复杂的多因素问题分解成简单的单因素小问题。d综合:分析的逆过程,将分解的单因素问题再组合起来看整体效果。情感:a接受:情通才能理达,首先让学生接受你,才能克服逆反心理,接受老师所给的教育。 b反映: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相互反应是情感上的一种互动。 c欣赏:在国外通常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教师应该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生的闪光点。 d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同时还包括教师、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教师与学生不能把自我反思当成一种贬义

4、的检讨,应该认为这是一种学习的需要,以此养成良好的习惯。技能:a观察:体现一个人的洞察能力与反应能力。对于教师,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状态、精神状态,推测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帮助学生,此外课堂提问中,观察学生的情态反应可以掌握学生对此知识的掌握与否。注意,紧张往往让人更迟钝、呆滞,降低洞察能力,作为以后的教师应多加练习。 b模仿:根据教师的解题思路、方法与形式,套模式来解题。 c创造:当成为技术员时需要研发能力,这是高水平的体现,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向更高水平发展。2、田俊恒的分类物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有将基础知识掌握好,才能谈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规律。物理基

5、本技能的学习:解题技能、实验方案设计技能、仪器操作技能。物理能力发展的学习: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实验能力。物理科学方法的学习:观察法、实验法、模型法、试探法、类比法以及等效法。物理科学态度的学习:以物理学研究的态度浇柏油,踏实、刻苦的学习态度最重要,不能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举例:做早操如何简单准确地考勤?空穴法:班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坐标”,如有人缺席则会空出穴位来,一目了然。3、物理学习的模式1、孔子模式 思 (思维加工)认 (积累感性材料) 识(理解、识记) 习 行 (复习深化) (运用和操作)2、布鲁纳的学习模式 提假说 明课题 思假说 归纳总结 验假说优点:有利于培养素质教

6、育人才。缺点:耗时,耗经费,操作困难。二、物理学习的记忆规律1、 保持公式:S=S0e-t S0:t=0时刻短时记忆的信息量,:遗忘率2、 最佳复习时间间隔T1=1天,T2=2天,T3=3 天,Tn=22n-1天,n=1,2,33、 组块原理一次性把短时记忆转为长期记忆的组块平均为5个。因此,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板书最好不要超过5个,易于记忆,太多会显得凌乱。记忆特点:先快后慢。有意义、相联系、有趣的不易遗忘。材料首尾遗忘较慢。有联系的材料太多也容易遗忘。对动作性信息遗忘较慢。二、中学物理教学的心理分析物理有实验物理有用物理考试有用学生抽象思维基础不够以数学理解物理前概念的干扰学生思维灵活

7、性不够教学的创新性不够怕学物理,厌学物理加强物理实验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解题研究降低抽象讲清物理意义强调概念的科学性重在启发和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创新多鼓励,多帮助三、物理学习中的高原现象下图中:BC段称为学习中的高原现象;OA段要求刚开始要放慢速度上课;AB段尽量加快速度。高原现象发生后要加大习题课、辅导课、经常到班级,要尽量让学生走上升的线即为CD段。X学习效率T0ABCD时间四、物理学习方法1、预习方法2、听课放法第三章 中学物理课程论一、物理教学计划二、教学大纲和物理课程标准三、物理教科书3.1 物理课程教学计划一、物理课程总体安排二、物理课程学期教学计划三、每周

8、教学安排3.2 物理教学大纲和物理课程标准一、初中物理教学大纲1、教学目的 引导学习初步物理知识及应用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教学内容的确定选择最长用、最基础的学生能接受的知识所学的内容要联系实际所教学的内容要难易适中3、教育当中的注意点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开展物理课外活动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科学态度培养刻苦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4、关于教学要求的说明知道:对知识的初步认识,能说出大概

9、意思,在问题当中能辨别。理解:对知识的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含义、说出要点;并用其分析解决问题、计算。掌握:应能灵活的分析解决问题。5、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要求6、课时安排二、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的发展和变化1952年,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学苏联,加强基础知识教学。1956年,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修订草案):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963年,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强调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三种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与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1983年,高中物理教学纲要(草案):甲乙两种1986年,全日制中

10、学物理教学大纲:三个面向(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0年,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修订):分必修与选修,提出素质教育。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提出“提高全民素质”。现在,“一纲多本”,鼓励个人与团体出教材。三、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观 记 激发学习 意志 兴趣 思 兴趣动机 强化学习 动机注 想 性格 情感 对初中以下的学生:以兴趣为主,以动机为辅。对高中以上的学生:以动机为主,以兴趣为辅。学习的动力来源主要来自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第四章 中学物理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教学规律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教学实施 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4.1 教学规律一、教学规律

11、1、教学共振律2、直观与抽象结合律3、 知识与技能相互作用律4、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律5、 学习竞争激励律6、 教学及时反馈律4.2中学物理教学原则一、阎金铎教学原则体系:1、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相结合2、激发学习兴趣3、创设物理情境(突出观察、实验能力)4、启发思考,教给方法5、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二、许国梁教学原则体系1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相统一的原则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3、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原则4、直观与抽象相统一的原则5、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6、严谨与通俗相统一的原则 教 导 动 学 原 知 能 则 的 直 抽 动 偏 理 实 离 通 严第五章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5.1基本的物理教学方法一、现代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1、 教学目标追求综合性2、 教学活动方式的多边性3、 互动交流的情感性4、 运作过程的探究性5、 选择运用的科学性二、物理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述法:次要内容,容量大,信息多。 讲读法:概念定义,书上黑体字等,读并加上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