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工艺学复习题答案(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991208 上传时间:2020-06-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酒工艺学复习题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酒工艺学复习题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酒工艺学复习题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酒工艺学复习题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酒工艺学复习题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酒工艺学复习题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酒工艺学复习题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酿造酒:又称原液发酵酒,是以富含糖质、淀粉质的果类、谷类等为主的原料,添加酵母菌或催化剂,经糖化、发酵而产生的含酒精的饮料。它的乙醇含量一般不超过15%(V/V)。2蒸馏酒:是指酿酒原料被微生物糖化发酵或直接发酵后,利用蒸馏的方式获取酒液,经储存勾兑后所制得的饮料酒 3白酒: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白酒。如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等。 4黄酒:黄酒是以稻米、黍米等为主要原料,加曲、酒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发酵酒。5发酵型果酒:果酒(发酵型)是指以新鲜水果或果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发酵酒。6露酒、:以蒸

2、馏酒、发酵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以食用动植物、食品添加剂作为呈香、呈味、呈色物质,按一定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改变了原酒基风格的饮料酒7小曲酒(大曲酒):以小曲(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白酒9固态法白酒:以高粱等粮谷类为原料,大曲、小曲、麸曲为糖化发酵剂,原料在固态条件下同时糖化和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白酒,包括各种传统的大曲酒、高粱小曲酒、麸曲酒等10液态法白酒:以谷类、薯类 、糖蜜等为主要原料经液态发酵蒸馏而得的使用酒精为酒基。再经串香勾兑而成的白酒。11洋酒:指从外国输入中国的酒。外国的酒一般多为蒸馏酒,所以也被称为洋烧酒或国

3、际蒸馏酒,主要有白兰地、威士忌、俄得克、老姆酒和金酒等。12大曲:小麦、大麦、豌豆等生料和水制成砖型,室内堆积,自然发酵培养1个月左右所得的曲。13小曲:米粉、糠、麦粉、中药材等熟料以及生料和水制成球形或饼型,28-31发酵培养4-5日左右所得的曲。 14酿造用水: 凡进入最终成品酒中的水,均称为工艺用水或酿造用水,如投料水、洗槽水、浸米水、淋米水、调整酒度用水、培养酒母用水等。15糖化发酵剂:由天然菌培养而成的大曲或小曲,以及由根霉和酵母共同培养而成的麸曲或将根霉、酵母分别用熟麸皮培养后,再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麸曲,均因其兼具糖化和发酵的双重功能,故称糖化发酵剂。也有将活性干酵母及各种酶制剂

4、等混合而成的复合型糖化发酵剂。16原窖法工艺:即原窖分层堆糟法。指本窖的发酵糟醅经过加原辅料后,再经蒸煮糊化、量水,摊晾下曲后仍然放回到原来的窖池内密封发酵。17跑窖法工艺:即跑窖分层蒸馏法工艺。指在生产时先有一个空着的窖池,然后把另一个窖内已经发酵完后的糟醅取出,通过加原料、辅料、蒸馏取酒、糊化、打量水,摊晾冷却、下曲粉后装入预先准备好的空窖中,而不再将发酵糟醅装回原窖。全部发酵糟蒸馏完毕后,这个窖池就成了一个空窖,而原来的空窖则盛满了入窖糟醅,再密封发酵18,混蒸混烧:指将原料与出池糟醅按比例拌合,上甑,蒸酒,取酒与蒸料同时进行的工艺方式。酒度酒度的表示:有容积百分比、质量百分比、标准酒度

5、三种方式,中国酒一般用容积百分比表示酒度,即100ml酒中含有纯酒精的毫升数为该酒的度数。 19啤酒度、啤酒的度数则用麦芽汁中可溶性固型物(以麦芽糖为主)的浓度来表示,一般为10-12%w/w(10-12 oP)。20酒龄及标注酒龄:1)酒龄指发酵后的黄酒成品原酒在酒坛、酒罐等容器中贮存的年限。2)标注酒龄:指销售包装标签上标注的酒龄,以勾兑酒的酒龄加权平均计算,且其中所标注酒龄的基酒不低于50%。1.中国酒的基本含义:一般是指那些由中国人自己发明创造,或在技术上兼收并蓄,经过长期改进发展,且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独特酿造工艺酿制而成,同时含一定酒精浓度的一大类饮料酒,包括黄酒、曲酒以及果酒等其它

6、酒类。凡含酒精0.5-65%v/v的饮料酒均可称酒类,而中国酒的酒度即中国酒的酒精含量。 2.中国酒曲的本质:酒曲是用谷物制成的发酵剂、糖化剂或者糖化发酵剂,含有大量微生物,其中有能起糖化作用的黄曲霉菌、黑曲霉菌,也有既能起糖化作用又能起酒化作用的根霉菌、红曲霉菌等,而且一般都含有能进行酒化作用的酵母菌。3.白酒中的主要有害成分及排除方法:A甲醇:一种麻醉性较强的无色液体,可导致中毒,严重者可致失明。可采取以下措施:选择质量高的原料;控制蒸煮压力不要过高;增大酒精浓度,提高甲醇分离量;选用天然沸石或人造分子筛等;以有效排除甲醇。B杂醇油:酿酒原料的蛋白质含量越高,产生的杂醇油含量也越高。可从工

7、艺和蒸馏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杂醇中主要成分异戊醇的挥发系数,也可适当加大酵母接种量。C氰化物:有剧毒,主要来自原料,以木薯、野生植物酿制酒中氰化物含量较高。氰化物易挥发,蒸煮时尽量多排气,使它随挥发气排出也可用水充分浸泡原料,使氰化物大部分溶出。 D铅:酒中的铅主要来自蒸馏器、冷凝器、导管和贮酒容器,可尽量采用不锈钢或铝制品4.大曲酒的化学组成:大曲酒的成份非常复杂,已发现有321种成分,结构上除含有酸、酯、醛、醇等几大类外,还有一些微量的芳香性化合物,以及更微量的多元醇、含硫化合物等 。A醇类:除乙醇占30-60%外,包括微量其它高级醇,如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异戊醇等,与脂

8、肪酸反应可生成芳香性酯类,虽然含量极微,赋予大曲酒特有芳香。B酯类:浓香型大曲酒的主要香味成分,以己酸乙酯为代表成为大曲酒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志, C酸类:有机酸是主要的呈味物质,由发酵过程中的相关微生物生成,如来自于乳酸菌群的D乳酸、来源于己酸菌的己酸和丁酸等。 E醛类:微量,形成大曲酒特殊的香味 6.浓香型大曲制备的工艺特点中温培养大曲。以小麦为制曲原料;高温润料,生料磨碎,加水拌料,人工踩制或者机械压制成块状曲坯;稻壳或者竹板作为支撑透气物,稻草或者编织布作为保湿覆盖物安曲培菌,翻曲逐层堆积转化生香;入库储存备用,粉碎投入酿酒生产。10.小曲酒的工艺特点:(1)原料来源广 小曲酒生产的适用原

9、料品种范围广,如大米、高粱、玉米、稻谷、小麦、荞麦等都可以作为小曲酒生产的原料,并大多以整粒原料用于酿酒,有利于当地粮食资源的深度加工,以及农副产品加工,非粮食淀粉质原料等的综合利用。(2)发酵用曲量小 采用根霉为主的小曲作糖化发酵剂,用曲量少,酒化力强,发酵期不长,出酒率高,规模因地制宜,可大可小。目前已有形成专业分工,分散生产,集中贮存、勾兑、销售的集团化企业。(3)工艺控制严格 小曲酒的生产工艺采取“匀、透、适”的泡、闷蒸粮法,“低温、定温、定时”的嫩箱培菌法,“紧桶、快装、定时、定温”发酵法。 12.麸曲的制作工艺原菌试管-斜面试管菌种三角瓶菌种帘子菌种机械通风制曲(1)配料 曲料中加

10、稻壳量为麸皮量的10%15%,还可加入少量酒糟,控制堆积料水分含量为50%左右。(2)蒸料 常压蒸料时,要求边投料边进汽,加热要均匀,圆汽后再蒸料40min。(3)接种 接种时料温不要超过40,接种量为原料量的0.25%0.35%。(4)培养管理 曲料接种后堆积50cm高度,使料温维持在3334;入池后56h内,应保持室温3233,品温接近34时开始通风,降到30时停风,控制前期品温在34左右;进入后期,此时应提高室温,利用室内循环风将品温控制在3739,排除曲料中的水分,将水分含量控制在25%以下。 13.黄酒生产中的常用酒曲麦曲 麦曲是指在破碎的小麦粒上培养繁殖糖化菌而制成的黄酒生产糖化剂

11、。麦曲分为块曲和散曲,块曲主要是踏曲、挂曲、包草曲等,一般经自然培养而成;散曲主要有纯种生麦曲、爆麦曲、熟麦曲等,常采用纯种培养制成。酒药 酒药又称小曲、酒饼、白药等,主要用于生产淋饭酒母或以淋饭法酿制甜黄酒。酒药具有制作简单,贮存使用方便,糖化发酵力强而用量少的优点。目前,酒药的制造有传统的白药(蓼曲)或药曲及纯粹培养的根霉曲等几种。 14.黄酒香气的组成及来源正常的香气有酒香、曲香、焦香三个方面组成。a酒香主要由发酵的代谢产物所构成;b曲香主要由麦子的多酚类物质,香草醛、香革酸、阿魏酸及高温培养曲子时的羰基氨基反应的生成物构成;c焦香主要是焦米、焦糖色素所形成,或类黑精产生。 15.黄酒的

12、色泽形成原因 原料本身的色素 、人为添加 、美拉德反应、金属离子呈色、麦曲中霉菌分泌的焦糖色素16.黄酒的滋味(1)甜味主要是糖分(2)酸味 黄酒中的酸类主要是有机酸,大部分由酵母生成。(3)苦味 主要是某些氨基酸、肽、酪醇、5/-甲硫基腺苷和胺类等物质。(4)辣味 由酒精、高级醇及乙醛等成分构成,尤以酒精为主。(5)鲜味 黄酒中的氨基酸有约18种,其中谷氨酸具有鲜昧。(6)涩味 主要由乳酸和酪氨酸等成分构成。17.黄酒发酵用酵母菌的特性发酵力 要求酵母菌所含酒化酶强,发酵迅速并有持续性。繁殖力 要求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繁殖速度快。 抗逆性 要求抗酒精能力强,耐酸、耐温、耐高浓度和渗透压,并有

13、一定的抗杂菌能力。酒质好 要求发酵过程中形成尿素的能力弱,使成品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尽量减少。典型性 要求发酵后的黄酒应具有传统的特殊风味。 19.葡萄酒的主要分类方法1、根据原材料的分类 2、根据糖分含量的分类 3、根据二氧化碳压力的分类 4、根据生产工艺的分类 5、其它分类(如根据颜色(红色、白色、橙色)、饮用方式(开胃、佐餐、待散)、标注方式(年份80%、品种75%、产地80%)等的分类)。三、论述归纳题1.中国酒的主要生产要素及构成内容1、原材料:凡含淀粉或糖分的植物粮谷类均可作为白酒酿造发酵的原料;凡能调节淀粉浓度和酸度、保持一定水分和酒精分,并对酒醅起疏松作用的填充物可作辅料主要原

14、料:以高粱为主,或搭配适量的玉米、大米、小麦、豆类、糯米、青稞、荞麦;甘薯、木薯;甘蔗糖蜜、甜菜糖蜜主要辅料:常用填充剂有谷糠、麸皮、稻壳、高粱壳、高梁糠等2、水源:1)酿造用水水源:酒类生产用水中,凡进入最终成品酒中的水,均称为酿造用水2)工业用水类别3)白酒生产用水3、地理环境:1)原材料主要产地与酒的类别2)微生物类群形成及分布与酒的类别3)气候条件、生态区系与酒的类别 4、酒曲及发酵剂:酒曲有大曲、小曲、红曲、麦曲、麸曲。2.中国酒的类别划分及代表性产品1发酵酒: 发酵酒的主要类别包括黄酒类、啤酒类、葡萄酒类、果酒类2蒸馏酒: 蒸馏酒包括中国白酒的全部类别,如大曲酒类、小曲酒类、麸曲酒

15、类、新型白酒类,以及中国洋酒,如白兰地类、威士忌类、伏特加类等。3配制酒: 配制酒包括中国露酒的全部,如营养保健酒类、饮用药酒类,以及各种调配酒,如鸡尾酒类等。4.各种香型大曲酒主要酿造工艺及产品特点1酱香型大曲酒的制备 酱香型大曲酒以高梁为主要酿酒原料,纯小麦为制曲原料。制曲采用高温培养,发酵采用高温堆积糖化,条石窖作发酵容器。酿造工艺极为复杂,其特点是:多轮次高温发酵,高温流酒。按酱香、醇甜、窖底香三种典型体分别长期储存、勾兑而成。产品特点 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2浓香大曲酒的制备以泥窖固态发酵,采用续糟配料,混蒸混烧工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十分重视“匀、透

16、、适、稳、准、细、净、低”八字方针。产品特点 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酒味全面。3清香型大曲酒的制备清蒸清渣、清蒸二次清。高粱和辅料经过清蒸处理,将蒸煮后的高粱拌曲放入陶瓷缸,埋于土中,发酵28d,取出蒸馏,收获大渣酒。蒸馏后的醅不再配入新料,仅加曲。第二次发酵仍进行28d,糟不打回而直接作为丢糟,蒸得的酒被称为二渣酒。二次蒸馏的酒经勾兑而成清香型大曲酒。产品特点 酒液晶莹透明,口味绵甜,爽净,回味悠长。略似苹果样清香。4 其他香型 凤香型:以优质高粱为主要原料,以大麦、豌豆制曲和采用接近浓香型大曲的高温培养工艺,采用浓香型大曲酒续糟配料泥窖发酵工艺。产品特点:兼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